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突发交通事件后高速道路局部交通状态的演变过程的分解,分析了事发点各阶段的通行能力,定义了突发交通事件后高速公路有效通行能力系数。针对引起局部车道临时关闭的不同类型的突发交通事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微观交通仿真,分析仿真评价文件得出了不同类型突发交通事件后高速公路有效通行能力修正表。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标准有影响的既有道路适应性、项目功能定位、公路等级与拟定设计速度、车道数测算、交通运行状况、连接路段情况等6个方面展开讨论,以云南省昭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项目依托,全面分析各不同影响因素对技术标准的影响。分析研究得出:现有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已接近五级,交通流属拥堵状态;改扩建后的通行能力满足现有及未来通行需求;同时结合项目前后路段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并考虑沿线地形条件,道路技术标准采用值也不宜过高;最后经综合分析得到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3.
邓慧鹏 《上海公路》2022,(3):133-138+168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的事故数量和严重程度往往高于一般路段。现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归纳出车流紊乱、标志标线设置不当、视距不足、车道平衡、短间距交叉、夜间行车等安全风险问题,并提出基于小规模土建的针对性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单向交通组织区域边界的道路节点为OD点,把交叉口转向流线虚拟成路段,转向车道的通行能力作为虚拟路段的容量,转向车道的行程延误作为虚拟路段的交通阻抗,与实际的路段一起组成单向交通组织区域节点OD之间的路径,采用集合运算合成节点OD之间的通道容量。利用交通均衡方法,经交通分配得到单向交通组织区域的路段和虚拟路段的交通量。通过计算饱和度判断路段和交叉口的拥挤程度,诊断出交通瓶颈,为单向交通组织方案的完善提供可靠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养护作业工作区路段车辆车道保持及其安全性问题,首先进行了单幅双通路段实车试验和现场交通观测,采集了驾驶员眼动数据和车辆行驶轨迹参数。然后分析了驾驶员注视角度、注视时间对车道保持的影响特征,并建立了车道保持模型。最后提出了工作区路段安全性分析指标和标准,并证明了所建立模型和标准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施工区信号汇入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高速公路施工区由于车道封闭而形成的局部瓶颈路段,使得行驶车辆安全平稳通过施工区,在国内外高速公路施工区汇入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流理论对信号汇入控制进行分析和优化,并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对比分析常规汇入控制和信号汇入控制效果,研究发现信号汇入控制可以显著提高施工区单位时间的交通通过量,降低每辆车的平均延误和平...  相似文献   

7.
陈园明 《中外公路》2013,33(1):298-299
为了改善长下坡路段车辆的交通安全状况,在连续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是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被动应急措施,也是为长下坡路段失控车辆提供强制减速的最为有效的安全防护工程措施.该文通过对中国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事故特征的分析,对避险车道入口设计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避险车道入口设计速度的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危险性弯道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主动评估短时交通流状态下的交通事故风险,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弯道路段交通流运行状态,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提取高精度的车辆轨迹和交通流数据,结合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危险驾驶行为特征表征交通冲突,以距离碰撞时间为交通冲突量化指标,提出山区车道公...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分析了高速公路上常用的几种速度限制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忻阜高速公路的实际道路、交通特性,提出了适合忻阜高速公路特点的分路段、分车型、分车道统一限速+特殊路段局部限速的速度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时准确地检测交通事件,利用交通事件中上、下游路段速度变化幅度不同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余弦变换,将相邻路段之间的速度差值进行缩放,突显事件路段、事件发生时间和恢复时间的数据特征.实例分析表明:事件路段及其下游路段的速度差时变轨迹曲线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当不受事件影响时,速度差比率的余弦变换结果与y=1轴接近;当交通受事件影响时,影响越严重,速度差比率的余弦变换时变轨迹偏离y=1轴越远.该结论能有效确定事件路段、事件发生时间、清理完毕时间和交通流恢复时间.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能为交通事件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6车道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交通量的相关关系,文章收集珠三角地区某6车道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行与事故数据,对交通量、交通组成、天气、月份、沿线设施等因素与事故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交通量变化对6车道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交通量增加到三级服务水平后,高速公路出入口路段易形成事故多发点。百万车公里事故率在三级服务水平后,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邵长桥  郭杰  罗凯  秦阳  张兴宇 《公路》2023,(2):204-211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与交通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从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保障两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选择要求,基于触发点机制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选择模型;以高速公路交通需求为触发变量,给出了改扩建工程启动交通量标准计算模型;以施工交通组织保障为条件,考虑施工区通行能力、分流条件,对改扩建启动交通量标准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四车道和六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量标准。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量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改扩建启动时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和SSAM交通冲突分析模型,结合某一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建立了交通事件下的高速公路仿真模型。分析了事件下的交通冲突特性,采用交通冲突数、交通冲突时间、平均排队长度等指标,研究了事件下不同限速方案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得到了事件下的优化限速值。  相似文献   

14.
轻型高速公路基本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实测数据验证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轻型高速公路的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轻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在不同车道宽度、不同设计速度条件下单车道、双车道和三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达章  石雪飞 《公路》2021,(6):176-183
基于茂湛高速公路等4个典型路段车辆数据,研究了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车辆荷载特性及多车道荷载模型。利用典型路段计重收费数据,研究其交通分布规律、车辆荷载分布特性;基于佛开高速公路实测动态称重数据,根据其交通流分布规律模拟了多车道随机车流;建立了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多车道荷载效应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广东省典型高速公路车辆荷载具有明显时变特性且各车型占比不同,外侧车道货车流量显著大于内侧车道;提出了广东省改扩建中小跨径桥梁(l<50m)多车道荷载模型的统一形式:基于影响线同号区域加载"均布线荷载qk=13.0kN/m+集中荷载Pk=360kN"的荷载形式,且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宜取为1.00(单车道)、0.87(双车道)、0.80(三车道)、0.75(四车道)。  相似文献   

16.
从静态相关性和动态传播性2个角度,以相邻路段服务水平等级相关系数及拥挤传播的范围、持续时间的长度为判断指标定义关键路段。从北京市环路的基本交通流数据着手,寻找影响环路交通运行状态的重要路段。关键路段的识别为交通诱导、交通控制、交通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山区高速公路设置避险车道能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依托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粤境连州三水至怀集怀城长大下坡路段的避险车道设计实例,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文献,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避险车道设置的三个安全性原则,根据车辆行驶特点、事故发生机理,利用交通工程学理论,分析了长大下坡路段车辆刹车失灵的位置,提出了避险车道设置的判别标准,研究了避险车道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依托江西九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分析大雾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建立高速公路路况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理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针对恶劣天气,实时监测其气象和高速公路上的交通状态,自动检测道路大雾、结冰信息,并对交通运行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和预警,优化事故易发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形成应急交通管理预案和相应的交通诱导控制方案,从而减少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可变车道技术是潮汐式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解决手段之一,杭州西湖区潮汐走廊是连接城西居民区和市区的主干道。为了解决潮汐车道在早高峰通勤时过饱和状态下的拥堵问题,深入分析了潮汐走廊的实际交通数据并判断出潮汐车道的瓶颈路段。提出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交叉口群协同控制算法,建立了双交叉口协同控制模型,并研究了潮汐走廊过饱和状态下瓶颈路段两端双交叉口的信号实时协同配时方案。利用VISSIM+MATLAB的自适应仿真控制技术对双交叉口配时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了交通流量的前提下,协同配时方案使得瓶颈路段的流速由22.7 km/h提高至28.2 km/h,提速24.23%,由中度拥堵改善为轻度拥堵,行车时间、平均延误时间等参数也均达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然而,在双交叉口的协同配时控制达到一定效果的同时,下一路段的车辆流速却降低了12.35%,平均延误时间增加了8.96%。这说明:基于群体动力学算法的多交叉口协同配时方案设计,必须强调上下游交通流的关联关系,从全局角度进行全路段的交叉口群的协同控制。上述成果为城市潮汐车道的定量分析和实时智能交通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