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体趋好,走势平稳。”5月28日,在交通运输部办公楼,记者一行采访了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副司长翁垒,针对当前交通运输领域的安全局势,他做出如此评价。  相似文献   

2.
高铁开通运营以来,围绕高铁安全文化建设和管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安全文化建设是进行有效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基于亚当斯理论分析了事故发生机理,深入剖析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和注意事项,结合风险管理流程提出改进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并将改进的模式运用到高铁安全文化建设中,提高高铁安全风险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部分危运企业管理者认识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押运员是"摆设",安全运输主要靠驾驶员。道路危货运输配备押运人员,是保证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重要制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专用车辆上应当另外配备押运人员。押运人员应当对运输全过程进行监管。"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重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忽视押运员的安全教育。驾驶员参加安全教育率要达到100%,押运员没有严格的要求,参加可有可无,有的企业甚至对押运员没有进  相似文献   

4.
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树立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以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作为道路客运企业尤其要加强安伞文化建设。基础:以人为本众所周知,思想麻痹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安全知识的匮乏是对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安全防范必须首先防范对事故隐患的麻木无知。因此,客运企业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攻心为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江门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鹤山汽车总站现有营运车辆345辆,其中客运班车240辆,出租的士105辆,日行程10.1万车公里,全站共有员工1000多人,其中营运驾驶员600多名、安全管理专职人员11名。近年来,该站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一永恒主题,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与企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开创了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文  相似文献   

6.
2011年4月,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航局")作为全国首批的85家单位之一,被国家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这是中交集团和天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应该说,获得这样的肯定,与中交一航局2009年始率行业之先,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工地"活动,四年以来扎扎实实认真推动,追求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密不可分的。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要点就在三大"锦囊"和每个锦囊中的十六字"真言"。  相似文献   

7.
成长靠文化,发展靠品牌。行业文化品牌建设是引领行业科学发展的长远之举、是提升行业整体素质的有效之途、是满足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多年来,安徽省道路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公众满意度,全面提升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软实力,树立道路运输行业更好形象,开展道路运输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取决于作业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程度。利用工效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高铁作业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过程。结果表明:高铁作业人员对安全文化认知过程的最前端是感知、心理—行为特征,中间层是理论储备,然后是安全理念与实践。高铁作业人员对安全文化认知过程中存在渐进适应、立体辩识、层次掩蔽现象,对安全文化的践行是高铁作业人员对安全文化心理认知活动的外移表现,并通过调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正一年的时间内,"车盈网"以"润物细无声"之势顺利接入广东省三分之一的客运包车。除了为车辆提供需求匹配和管理调度服务等,"车盈网"还可以通过提供SAAS内部管理服务等增值形式协助客运企业进行转型升级。2015年底,"车盈网"参加首届"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并荣获优胜奖;2016年,车盈网平台2.0版本正式上线,同年还被广东省交通厅认定成为"互联网+"交通运输服务试点示  相似文献   

10.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交通意外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为了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步行行为,提高公众对道路安全的重视度,10月30日,联邦快递携手国际非赢利性组织——全球儿童安全网络(Safe Kids Worldwide)在北京海淀区青少年管理活动中心开展了以看"影像之声"为主题,旨在反映道路安全的摄影作品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分析1.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交通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如何有效疏导交通,降低交通事故率是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城市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可发现约80%~85%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在制度不可谓不全、管理不可谓不严、惩罚不可谓不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交通违法行为还是频繁发生?归根结底还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理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下,没有严格遵守道路安全的规章制度,导致了他们在交通安全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
成长靠文化,发展靠品牌。行业文化品牌建设是引领行业科学发展的长远之举、是提升行业整体素质的有效之途、是满足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多年来,安徽省道路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公众满意度,全面提升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软实力,树立道路运输行业更好形象,开展道路运输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把服务做成品牌让品牌创造价值道路运输文化品牌建设,是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文化落地、实现服务上水平的有效抓手与载体,是将文化力转化为经  相似文献   

13.
曾凡喜 《人民交通》2020,(5):63-63,65
机车的质量是确保运输安全的基础,是铁路生产秩序得以正常维护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强机车质量安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机车质量安全,导致质量安全一度陷入低谷。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深刻反思,必须找准问题关键所在,按照"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要求,以机车"五项安全重点"为抓手,通过机制建立、职教培训、流程再造、专检创新和标化创建等方面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机车质量安全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道路客运企业的经营结构,决定着运输组织的发展程度和管理水平,事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否牢固。"5月16日的2012中国交通发展论坛之城乡交通运输新技术应用分论坛上,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孔卫国分享了他的独特见解。"事事承包,一包就灵"时代已过去"现在动不动就说‘挂靠’、‘清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受到诸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海事文化的内容也持续经历着多轮蜕变。大海总是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魄让人赞赏,令人陶醉。她孕育了人类的生命,同时催生着水上交通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海事,这个特珠的群体,与大海为伍,以江河为伴,诠释着"维护水上安全,保障国家主权,实现卓  相似文献   

16.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一条恒久不变的定律。但是怎样才能抓出实效、力降事故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有人说"汽车如同和平时代的炸弹,交通事故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科学运用安全管理"七要",力降事故保效益,这是我们每一个客运人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要有观念上的创新当今世界,一切经济价值和战略实力均来源于创新。一个企业,只有勇于变革、锐意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相似文献   

17.
在道路行车中,常见一些驾驶人因互不相让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或驾驶人因险情、刮碰争论不休,堵塞交通。如果在行车中有一方能够宽宏大量,"安全理让",不与他人争论高低,很多道路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人为道路交通堵塞也会大大减少。所以,驾驶人必须树立"安全理让"的理念,保证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客车行业最为火热的话题莫过于"车联网","车联网"由于其自身的一系列特质,为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与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在道路燃料消耗上升、道路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全国道路客运‘海格智慧’科技助力行动"应运而生,旨在将科技的手段推广至传统的道路客运行业,运用科技的力量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松散管理为集约管理,推动道路客运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建设“平安交通”是党和国家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是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殷切期盼,也是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运用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实施有效管控,进一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传统建设项目的过程控制及检查是基于"手工管理"模式,该模式工作强度大且质量难以保证,成为当下工程主管部门、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面临的管理瓶颈。尤其在青海高海拔、冻土、严寒地区,施工环境对参建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人身体素质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手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破解传统"手工管理"的瓶颈问题,通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有效防范突发事故的发生。旨在探讨分析在青海项目建设中引入"互联网+安全"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建立适合青海省交通建设安全管理实际的管理机制,切实构建数字"平安工地",促进青海省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