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介绍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的基本理论,详细阐述了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原理和优化过程.通过编制基于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ANSYS拓扑优化程序,求解了二维平面的拓扑优化问题.研究表明,通过渐进结构优化算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选出结构合理且富启发性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概念设计阶段的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车身多材料结构设计的分层迭代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的设计变量中,除常见的板厚、材料外,还包括装配设计中的拓扑连接,以实现“将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部位”的要求。分层迭代优化的第1层以拓扑连接为设计变量,采用图分解和NSGA-II对车身装配拓扑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大化车身弯扭刚度和1阶固有频率;第2层对板厚和材料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小化车身质量和材料成本。最终采用基于模糊集合的评分公式选定综合最优解,实现了考虑成本的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拓扑处理的Logit型网络加载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均衡交通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处理来改进DIAL算法中合理路径的定义并求解Logit型网络加载模型的新算法。当道路网络存在环路时,算法根据从节点到讫点的阻抗的降序来删除节点上游没有遍历的路段,从而将有环网络变为无环网络并根据拓扑排序确定的节点计算顺序来计算路段权重和流量。对于无环网络,新算法可以得到与理论值完全一致的结果;对有环网络,可以减少DIAL算法中非合理路径的数目。计算实例表明:新算法可降低DIAL算法中合理路径定义过于严格所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在发动机缸盖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丝堵对缸盖水道进行密封装配,以保证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丝堵的装配工艺中,行业内多采用人工预装或通过排序机排序后再自动装配的方式,人工预装存在自动化率低的问题,而通过排序机排序则有导致丝堵碰伤、附着的螺纹胶损伤等质量风险。本文介绍的缸盖丝堵自动拧紧设备通过视觉系统定位,配合真空吸附柔性抓取机构,再通过中转装置进行丝堵方向转化,最终使用薄壁弹性夹爪夹紧丝堵拧紧的方案,从根本上提升丝堵装配工艺的自动化率并降低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机械系统中构件的边界条件难以确定,导致结构优化结果并非最优的问题,本文中基于子结构方法,研究了在结构拓扑优化过程中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提出了通过逐步逼近,使结构拓扑形态逐步趋优的算法。以某型汽车前排座椅骨架的右侧板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可准确确定构件在结构拓扑优化过程中变化的边界条件,拓扑优化后的汽车座椅骨架侧板质量减轻,整椅应变能和最大应力均降低。  相似文献   

6.
张家全 《汽车紧固件》2001,(1):32-34,40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五种装配扭矩的控制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还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对装配扭矩的在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快速构建算法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系统地研究了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TIN构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动态创建和维护三角形拓扑关系的方法,建立了快速确定点在三角形中的算法原理及空外接圆判断法则的简易表达式,所设计的逐点插入算法有关较高的执行效率,算法复杂度与点数几乎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密度惩罚法提出了一种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优化准则算法.以结构的柔度最小化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论述并建立线弹性结构的静力学拓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设计变量显示的迭代格式.通过在桥梁概念设计中进行应用,得到了满意的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路网由树状结构逐步转化为网状结构。车辆在网状结构的路网上同一个起讫点间存在多条可行的路径,由于不同路段公路资产管理单位的不同,以及在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普及的条件下,因此,如何对车辆行驶的路径进行精准识别,来实现公平收费和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精确开具,是目前收费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首先对现有路径计费方法进行了总结,研究了目前基于5. 8G DSRC技术、视频车牌识别技术、433 M射频技术和基于运营商基站的标识技术在多义性路径识别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图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贝叶斯识别方法,首先将高速公路路网模型化为有向图结构,将5. 8G标识点或视频图像标识点映射到有向图上,对每个出口建立路径生成树,然后采用一个贝叶斯识别算法建立标识串的概率模型,确定车辆的实际路径。算法采用两级结构,包括中心预处理和车道出口处理两级,可以实现车道出口处的快速计算。该方法已经在江西省高速公路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识别精度达到99. 8%,处理时间也能完全满足高速公路出口快速通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发动机制造过程中,装配环节工序流程复杂、零件种类繁多、装配参数要求严格,且存在一些暂不适合使用自动化设备的工位。人工执行作业会带来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装配过程的错、漏等执行问题,影响发动机品质。对此提出了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发动机装配过程防错的技术应用方案,根据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的动作特征,通过目标特征提取和识别检测算法,实现对人工作业轨迹的实时跟踪、判断、规范和引导,在避免不同装配环节中出现错误的同时,对操作人员的作业时长和作业姿态进行规范,实现整线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交通枢纽仿真领域中行人最短路径搜索环境建模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视图的连续拓扑模型最短路径搜索策略,通过在连续模型下建立可视图并使用A*算法搜索出一条适合行人通行的最短路径,将改进的可视图算法和A*算法结合,降低连续模型中自动选择路径复杂度和扩展结点数目.将该算法应用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功能与结构数值实验系统对行人对象进行路径搜索导航,实验结果证明此算法可行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关联图的车身零件装配序列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车身零件装配优先关系应用装配关联图及矩阵建模,分析了装配不同构形下的分总成数学模型,根据识别出的分总成采取不同的选择方案以自动生成车身装配序列,该方法应用某车身前围进行了装配顺序规划的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3.
优化设计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建立了某车型驻车手柄组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该组件横向刚度校核和静强度校核,结果表明其横向刚度和静强度均满足标准要求.为实现该驻车手柄组件轻量化,分别对其支架和手柄进行拓扑优化和形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新结构驻车手柄组件在满足横向刚度和静强度标准要求的同时使新结构支架质量减轻了3.5%.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混线装配的需求,结合IE知识提出了应用于装配规划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优化算法,实现了高效而合理的规划,解决了混线生产中工位间和工位内产品间工时不平衡的问题。以具体案例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施毅  黄卫  路小波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3):27-29,33
针对目前城市中交叉口智能化管理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车辆跟踪系统。选用Labview非配套的图像采集卡,使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开发了驱动程序,实现了视频采集。在此基础上,使用动态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二维运动估计技术,结合背景更新模型提出了一种车辆跟踪算法。对采集的交通视频图像进行了多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辆跟踪算法的跟踪成功率可达90%~95%。  相似文献   

16.
汽车车身装配偏差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借助图论的有向关联图对车身装配偏差流向与误差传递关系式进行分析的方法,构建关联矩阵、综合偏差矩阵、测量误差矩阵、约束矩阵、突变系数矩阵,建立偏差传递数学模型.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图的趋势定性分析,依据误差传递数学模型,经模糊判据权重确定偏差根源,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车身装配偏差控制.以某汽车后地板装配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薄壁杆件六面体网格剖分的组装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箱梁等薄壁杆件的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以下算法:在内外壳表面上,根据其拓扑关系和几何位置,采用映射和插值的方法布设节点;根据各个壳节点三维位置和拓扑关系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根据壳之间的拓扑几何关系组装内外壳,统一节点编号,生成单元。应用以该方法编制的相应计算软件对一座三跨连续箱形梁桥进行网格剖分。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效率高,生成的单元质量好。  相似文献   

18.
电推杆在大客车构架体系中拥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既能在满足大客车正常运行的同时,又能为乘客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但由于电推杆在设计、制造等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部分机械性能不足,继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此,为梳理电推杆总成相关要素,提升其使用效能,文章立足电推杆基本概念和构成,以其检测价值和意义为切入点,探究电推杆总成检测技术。望对相关人员该领域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整车总装车间设备的柔性自动化.从零件柔性自动化装配实现思路、零件柔性自动化装配在总装的应用2方面阐述广汽总装零件的柔性自动化装配应用,并从方案概要、设备构成、关键部件以及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将来需要导入该柔性自动化设备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