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附录A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相关标准目录 GB/T 131-1993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GB/T 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相似文献   

2.
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修改采用IEC 61373: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同时引用了IEC 61373:1999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中的加速度比例系数,即GB/T 21563—2018中有2种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量级,执行标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裁剪使用加速度比例系数。通过梳理动车组、机车、客车、货车及地铁车辆等相关标准中引用冲击和振动试验标准的情况,分析试验频率、加速度有效值等易引起争议的参数,为用户、制造商及试验机构编制冲击和振动试验大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GB/T 21413.1—201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是轨道交通领域机车车辆电气设备方面的基础标准。主要介绍标准修订背景,分析新旧标准的技术差异,重点分析特性值符号、温度限值、电磁兼容、介电强度、湿热试验等内容,为标准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开展国内外铁路环境条件标准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铁路设备与国外铁路运营条件的差异及适应性,是实施铁路"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础。国际上铁路通信信号环境条件主要采用IEC/TC 9制定的IEC 60571、IEC 61373、IEC62498及IEC 62236等标准,我国SAC/TC 278在IEC标准基础上,组织制定GB/T 25119、GB/T 21563、GB/T32347及GB/T 24338等相应标准。这些标准分别适用于车载设备气候环境、车载设备振动冲击、地面设备气候环境及振动,以及车载和地面设备的电磁兼容。通过对上述国际国内标准规定的环境气候条件、振动冲击参数以及电磁发射和抗扰度限值的对比分析可知:由于SAC/TC 278以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进行标准转化,因此国内标准的环境条件及振动冲击等级划分、电磁辐射限值设置,以及各项试验的要求和方法等与相应的IEC标准基本相当,可以满足国际标准要求。另外,我国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采用的高原环境条件标准以及地面设备振动冲击标准要求严于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GB/T 36284-2018《轨道交通站台门电气系统》的制订背景、制订过程及其与其他标准的关系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解读了其适用范围、术语与定义、系统组成、系统技术要求、部件技术要求和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要求等内容.指出了该标准制订的初衷与依据,为理解标准条款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企业产品技术标准编制水平,在介绍制定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必要性和编制流程的基础上,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总结在编制和审核企业产品技术标准时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标准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外交通运输工具应急窗概况及列车应急窗相关标准现状。重点解读GB/T 32056—2015《高速动车组应急窗用玻璃逃生试验方法》中有关应急锤、试验人员、试验支架、试验程序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8.
介绍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修订的背景、修订基本原则和主要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主要包括:范围、试验顺序、被试设备的安装和取向、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条件、冲击试验条件等5个部分。重点阐述标准修订的核心内容——提出2种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严酷等级,以便制造商和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裁剪使用;同时将"采用实测振动环境数据制定试验剖面替代标准试验剖面""采用冲击响应谱替代经典冲击""采用多轴振动替代单轴振动"等新的冲击振动试验技术和思想引入标准之中,以顺应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9):45-45
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电机电器试验室目前拥有高低温交变湿热箱、高温试验箱、低温试验箱、盐雾试验箱等试验设备。可进行高温、低温、恒定湿热、交变湿热、温度/湿度组合循环、恒定盐雾、交变盐雾试验,能够满足按以下标准的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试验。试验设备型号、名称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从电子产品的通常使用条件、绝缘性能试验中的一些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及可维修性、软件设计方法和电磁兼容试验5个方面阐述机车车辆电子装置国标上的技术发展,对以往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于理解和执行GB/T25119-2010标准.  相似文献   

11.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是标准编写的基础标准。介绍这2项标准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和实施关键要点,并结合制修订铁道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出现的问题予以说明,以便指导标准化工作人员和起草标准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上述标准的理解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是标准编写的基础标准。介绍这2项标准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和实施关键要点,并结合制修订铁道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出现的问题予以说明,以便指导标准化工作人员和起草标准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上述标准的理解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从标准的制定、试验原理、适用范围、试样及设备的要求、试验过程、试验结果的表示及评定等方面,对比EN 10045-1:1990《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1部分: 试验方法》和GB/T 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说明2个标准在试样形状尺寸、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表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此导致试验结果评定会产生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数据与按照IEC以及国标提出的海拔校正方法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对电力机车车顶高压电气外绝缘的试验电压进行了海拔修正。  相似文献   

15.
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电磁兼容标准主要以EN 50121和IEC 62236系列为代表,其制定和使用已有二十余年,是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兼容设计和验证的重要依据,GB/T 24338也是基于该系列标准制定。总体看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晚,因此有必要对标准制定的历史进行深入探析,增强对标准的理解。从标准横向和纵向演变角度,介绍EN 50121制定的法规背景,分析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欧洲标准、IEC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间的演进关系,考证条款确立的背景和依据。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演进大体可分为初制定、应用发展和优化调整等3个阶段,按此对标准版本更新中的主要技术变化进行梳理,包括应用范围的逐步澄清、限值曲线的优化调整以及测试频段的拓展等。对标准的历史研究有助于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建造和验证中更准确地应用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铁能量吸收装置所采取的电磁兼容设计措施,并通过试验检验了其电磁兼容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地铁能量吸收装置完全达到GB/T 24338.6-2009等标准的电磁兼容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建立和电能需求的大量增加,电能质量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电力部门对电能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用电设备的更新,用户对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电力专家展开大规模的电力谐波研究,相关谐波国家标准已于1994年实行。本文介绍谐波国标在电气化铁路的应用经验,讨论电力用户谐波测量、评估方法,以及用户谐波指标分配公式的计算条件和参数含义。根据我国部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谐波实测数据,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谐波国家标准GB/T 14549-1993用于电气化铁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贯彻执行谐波国家标准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铁路架桥机的主要设计难点,就如何解决铁路架桥机研制前期遇到的主机机臂"静态刚性"值不符合GB/T 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这一技术和管理难题进行研究,提出的建议在制修订相关标准时得到采纳。制修订后的现行标准中均对铁路架桥机这类特殊起重机的关键技术指标"静态刚性"作出新的合理规定,包括TSG Q 7002—2007《桥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等。最后,提出铁路架桥机设计中合理确定机臂高度尺寸及其"静态刚性"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电压波动和闪变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对应国标曾先后两次被修订,但其中关于电压变动限值的规定仍存在歧义和不足。文章主要依据GB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对电压变动限值规定展开讨论,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电压变动评估方法,通过电弧炉的实际测试数据研究了两种评估方法的差异,得出了科学合理的电压变动限值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