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利用美国飓风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提供的资料,统计分析了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数最多的源头位于10°N~20°N、95°W~110°W的区域,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发生频率及移动路径具有明显的经纬度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对正确预测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保障安全航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球热带气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是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为远洋驾驶员,掌握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活动等情况,对保障航行安全意义重大。根据最新的全新热带气旋资料,结合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分类标准和名称、命名规划、发生季节和移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利用1970—2000年间发生在东北大平洋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年月频数、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规律,对船舶驾驶人员熟悉该海域的飓风活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避离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近年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利用2006—2015年热带气旋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5°N~20°N的纬度带内,南海中部海面、菲律宾以东海面和关岛附近海面是主要发生源地;平均每年发生热带风暴(Tropical Strom,TS)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23.5个,较常年平均偏少;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以西行、西北行和转向路径为主,占所有路径出现频数的80%以上,其中转向路径频数最多;热带气旋的移速与纬度关系密切,在东风带中移速较慢,进入西风带中移速加快;平均每年约有8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少于常年平均;热带气旋10级和7级以上大风圈半径平均值分别约为100 n mile和200 n mile;热带气旋最大波高与其强度关系密切,中心气压低于950 hPa的强热带气旋,平均最大波高在8 m以上,出现狂浪和狂涛的概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台风的概述     
台风(热带气旋)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的经纬度变化特征,也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源地和发生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西北太平洋有三个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洋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49~2011年共63年影响连云港的热带气旋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连云港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主要有3种类型,副热带高压与其生成源地、与移动路径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使船舶驾驶人员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的生成和活动规律有所了解,利用2010年中国、日本发布的该海域热带气旋实况资料和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该海域热带气旋具有个数少,源地集中,位置偏西;登陆个数少,登陆比例大;登陆时间集中,登陆位置偏南等特点.2010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西伸脊点异...  相似文献   

8.
刘大刚  何欣  李志华 《中国航海》2007,(2):34-38,78
介绍了目前对热带气旋发生及发展研究的最新理论及预报业务,指出目前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水平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距离。推荐了美国为弥补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预报的不足而采取的对热带气旋的胚胎——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进行监测的编号情况和方法。同时,根据几年来对上述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提供了几个较为实用的,可以及时了解全球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最新发展动态的网站。所提供的理论动态和信息,可使船舶驾驶员和船舶安全管理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外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研究和预报现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热带气旋初生和发展的动态,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热带气旋对在热带气旋活动海区航行船舶的威胁,以达到保障航运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暖性气旋性涡旋,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会伴有狂风、暴雨。海面上会出现大到巨浪以及风暴潮,而且其活动范围很大,可以侵入中高纬度海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着船舶安全,对沿途所经海岸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热带气旋会对历经区域的海洋大气光学环境带来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海军光电装备的应用。我们从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和运动特征出发,分析由此带来的气溶胶尺度谱和水汽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经典M ie散射理论对热带气旋环境下海洋型气溶胶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热带气旋经历前后的海军光电装备性能进行研究。在强降雨环境下,光传输的透过率为0.5373,由于台风的影响造成海洋型气溶胶消光效应变化所导致单位距离上(1 km)光传输透过率提升了约1.056倍。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军光电装备的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与光散射有关的红外大气辐射特性的影响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此文在论述东亚和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船舶遭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时的避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锋面气旋,是产生海上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它具有完整的冷、暖锋结构,和台风一样,也是一种低压式的涡旋。不过锋面气旋是发生在温带地区,而台风则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  相似文献   

13.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热带气旋发展到极端就成为台风。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海上,船舶一旦坠入台风大风圈内,会产生剧烈摇摆和颠簸,船上的设备和物品会发生危及安全的位移,货物会发生损坏和灭失,更进一步,船舶在大风浪中稳性失却导致船舶倾覆。所以,海船防抗台操作成为船舶驾驶人员必须掌握的操纵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航海气象书上普遍采用的扇形避离热带气旋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避离热带气旋的方法——作概率预报圆避离热带气旋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船舶防避热带气旋的可靠性。同时,利用日本传真天气图上提供的2010和2011年36个热带气旋中心位置的实时资料和预报资料,统计了不同概率下不同强度等级热带气旋24h位置预报误差,为作概率预报圆避离热带气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对我国会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的基本知识,包括台风概述,热带气旋的形成与消亡,热带气旋的移动规律,我国热带气旋的产生季节,南海热带气旋的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对船舶的威胁极大,如何能做到既保证船舶安全,同时又顾及经济效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文通过查阅现有航海技术文献和调查航运公司实际绕避热带气旋方法的基础上,对当前应用的几种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对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的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台风年年有,广东特别多。
  广东是我国被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据气象资料统计,1949-2012年共有170个热带气旋(热带低压除外)登陆广东,年平均2.7个。
  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海岸线比较长,濒临南海,无论是南海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还是从西北太平洋西行而来的热带气旋,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容易登陆广东。  相似文献   

18.
开海警舰艇每年都会遭受到热带气旋侵袭,其带来的狂风巨浪通常会导致舰艇走锚、搁浅、碰撞和财产损失等,严重时甚至导致舰船沉没和人员伤亡,海警舰艇防范热带气旋是海警部队每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研究了海警舰艇热带气旋防范措施,分析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适合当前海警舰艇防范热带气旋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夏剑东 《中国水运》2014,(10):87-89
热带气旋等重大天气系统对海上航行船舶的危害很大,传统的避让方法无法定量的给出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的遭遇相关参数,通过相对运动法的的研究,计算出遭遇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数学模型表达式,让驾驶员在接受了气象报告后直接将热带气旋相关的参数与本船运动参数输入表达式,直观的得到与热带气旋等遭遇的最近距离、遭遇所剩的时间、是否需要避让、避让的幅度是多少等数值,对船舶避台等问题安全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卫星气象学知识和方法,结合海上实际应用经验,探讨了卫星云图在中国沿海船舶防台中的应用方法,并以0801"浣熊"台风为例进行了说明。卫星云图在船舶防台中的应用包括:①判断热带气旋生成的可能性;②确定热带气旋的中心位置;③确定热带气旋的强度;④判断热带气旋的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