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如果说我国车市有一道亮丽风景线的话,那就是“降价”。2005年第一天车市便猛刮“降价风”,丰田、马白达、东南、奇瑞等7个品牌、21款车型一起“高台跳水”,使2005年车市一开局就显得很不平静。然而临近春节,沉寂了大半年的车市似乎缓过神来,终于迎来了艳阳天。与此同时,“冰火两重天”是当前车市一个显著的特点,2005年元旦以来涨价消息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2.
《汽车导购》2005,(6):54-69
车市脚步曾在去年一度放缓,2005年的汽车价格战似乎也远没有想象中的激烈,但这些绝不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越过兴盛的顶峰,本届上海车展就显示出了中国车市今后1—2年闻的强大后劲。上海车展中,生产商们向众人展示了一支庞大的车市“后备军“,中国车市也将依仗着这支“后备军”来保持发展,而一些格局变化也在车展中悄悄地显露了出来。合资品牌们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出新”时不忘“改陈”;自主品牌们则在车展中显示出了惊人的活力,他们正在用奔跑的方式来追赶着合资品牌的步伐,但两个阵营正面竞争的局面还没有在车展中真正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3.
眨眼2005年已接近尾声,2005年在经历了2004年车市的“寒冬”之后,有了平稳的回升。以车为中心辐射出来的效应正在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然而,2005年与往年一样,车市机遇与挑战并存,留给人们的思考与忧虑依然很多。回眸2005年,车市有着十二大看点。  相似文献   

4.
在还没有走完2005年的时候,业内人士就已经开始关注2006年的汽车市场发展。2006年车市究竟会怎样?业内人士各抒己见,对新一年车市产生了两种略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2005年已经过去,总结一下这一年来的汽车市场,虽然没有2003年及2004年的大起大落,表面看似平淡,却也依然精彩着。2005年汽车价格的下降幅度是从1999年到现在,历年中最低的一年。然而销售情况却好于2004年很多,可以说,2005年车市没有像2004年那样混乱,而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局面。在经历了2004年的低迷、2005年的调整之后, 许多人都在期待2006年车市能有一个新崛起,因为  相似文献   

6.
2005年度已光阴过半,中国车市让沉闷和压抑憋得满头是汗。悲与喜似乎都难以名状,这多少有点像当年摇滚崔健的一句歌词: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快快让我到雪地上撒点野!  相似文献   

7.
《汽车导购》2004,(8):46-48
从5月份开始,没有一个关心汽车市场的人不惊呼,“车市怎么了?为什么车突然卖不动了?”“五一”黄金周和北京国际车展都没能让车市火起来: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叫苦不迭:厂家也联合起来,大规模地调低全系列车型的价格.试图一起来拯救不断下滑的车市。但是,这些行动都没能改变什么,车市依然冷清,消费者仍然持币待购。从2002年的“井喷”到2004年的“持币待购”,刚刚红火了两年多的车市一下子就消沉起来,这似乎让正在不断扩大产量的各大厂家还没有准备好,也令正在加大投资中国这块最广阔市场的国外汽车巨头们感到突然。  相似文献   

8.
中国车市装载着2003年的累累硕果,轰隆隆地驶入了2004年。种种迹象表明,2004,年对于中国车市,似乎蕴涵着比往年更深的含义,存在着更多的未知数:  相似文献   

9.
2004年可谓中国车市的“降价”年,大面积,大幅度和长时间的降价令车市原有的价格体系不堪一击。不过,各大汽车厂家并没有因此而放慢推出新车的步伐,从以下这些令人期待的车型就不难看出他们对于2005年的车市还是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0.
礼文 《汽车情报》2005,(12):1-1
对于2005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车市应该如何看,业内人士各抒己见。一种认为,开局不利、疲中有升、有喜有忧、大势向好,尤其是从3月下半月起有了回暖迹象,吹起了暖风;另一种则认为,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对2005年一季度的车市表现,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不过笔者还是坚持原来观点,对“车市暖风吹”论投上赞成的一票。  相似文献   

11.
暖春     
2009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比以往早,刚刚过完春节,就有一种春回大地的感觉。 车市如同天气一样.2008年底还冷得让人缩手缩脚.2009年1月却突然红火起来.这虽然与中国的传统消费习惯有关系.但是2009年车市的开门红还是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生机。彼消此长的情况下.中国汽车月销量历史上首次与美国相当,许多人乐观认为中国或可成为2009年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2.
森林 《汽车情报》2005,(36):13-17
临近年关岁尾,200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全然没有了悬念——不温不火,平稳发展已成定局。从2005年车市特点已不难看出,在2003年开始显露苗头的汽车买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市场变数进一步增大,各种相关因素都将影响中国车市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国内车市的汽车销售在平淡中结束,没有期望中的大降价,也没有太耀眼的“黑马”。虽然2005年的车市表面上是“按兵不动”,但实际上却是“暗藏汹涌”。经销商的优胜劣汰更为激烈,厂家的促销手段更为新鲜,市场上的销售模式也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迷”,令众多厂家大跌眼镜、手忙脚乱。由于先前对市场判断的不准确,所以令几乎所有厂家由于产能过剩而出现严重库存。而2005年刚刚跨入新年,还没有从猴年车市的失意中缓过神来,鸡年车市一股降价寒流扑面而来,来势之快、来势之猛,叫人始料不及。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车市究竟会如何?大家所关心的200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5.
平和的心态     
最近,汽车圈子里的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来抵御车市“严寒”。跌宕的2004年让各方人士在预测今年车市的时候叉多了几分慎重。部分专家对2005年的市场表示出谨慎的乐观。预测增长幅度可能在15%左右;当然也有人士大胆预测,今年下半年车市会有一次大规模报夏性反弹,但愿如此。总之众说纷纭,但谁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汽车导购》2005,(3):21-23
2004年从第二季度开始,汽车市场开始出现逆转,由一季度41%的增长率不断下跌直至负增长。车价也由年初的加价购买到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尽管新车不断出现.降价声不绝于耳,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现象。而到了2005年,从各厂家的销售数字来看,又是形势一派大好。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有人把车市比作股市,车价涨涨跌跌,消费者到底该如何跟进呢?《汽车导购》编辑部就2004年.2005年汽车市场的分析.预测采访了几位汽车厂家的相关负责人。从对他们的采访中,读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状况及2005年将会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6,(1):66-67
2005年欧洲车市的最显著特点是,这里没有赢家。几乎没有任何汽车厂能够拥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市场进步分散的同时,竞争更趋激烈。  相似文献   

18.
隋一 《汽车导购》2004,(8):70-71
近几个月来,全国的轿车产销量增幅持续下降,汽车库存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4万辆。北京车展的火爆也没有让一冷再冷的车市回暖。随着一个名叫“降价”的2004年第一号台风席卷中国车市,中国几大主力企业联手行动,上海通用、南北大众、东风雪铁龙,就连被认为是最后防线的广州本田,似乎都无法在此次地震中全身而退。3000、5000、10000,  相似文献   

19.
刀叉和筷子     
近来,油价高企、通胀严重、股市低迷……种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火爆了多年的中国车市颇显疲态,连以前的"新车效应"似乎也不灵了,而价格在一降再降之后,也实在没有了多少调整的空间,于是厂家不约而同地祭出了"零利息"或者"零首付"之类的按揭法宝。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即将成为记忆,2007年又给人留下了猜想的空间,纷繁热闹的中国车市亦是如此。 2006年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高增长,2007年中国车市还会喷薄释放吗?2006年的车市降价风席卷了整个车市,明年降价风潮还会继续发飙吗?今年是自主品牌从“配角”变为“主角”的蜕变之年,明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又如何呢?系列问号成了2007年车市猜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