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缸本姓杨,是本市80年代初最有名的摩托车手之一,在当时,大多数人还在靠人力驱动自行车的时候,八缸就开约玩公路赛车了。这个古怪的绰号是缘于他一直都梦想能开上八缸摩托车(不可否认,八缸的设想相当具有预见性,如今搭载雪佛兰V8发动机的BOSS HOSS是美国卖得最火的摩托车之一),久而久之,他的真名倒很少有人提起,朋友们都干脆叫他八缸了。八缸的父亲是文革时受迫害致死的老干部,文革后落实政策补给他们家一笔钱,八缸的摩托车就是用这笔钱买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总是对于能够冠以"最"的事物很感兴趣,这点在摩托车领域同样如此。比如,世界上最大型的摩托车究竟是何方神圣,大家众说纷纭,有说川崎的最新力作"火神2000"够大够威猛;有说是本田Valkyrie Rune的水平六缸发动机特别大气,也有说是英国老牌公司新近推出的"火箭"宝刀未老。当然,一些见多识广的车迷朋友则说,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是美国BOSS HOSS公司推出的502,它采用Chevy牌V型8缸发动机,排气量高达8200ml,最大功率367.5kW、最大扭矩为567N·m,足以自立山头、称王称霸。这都不假,至少以前是,但时间会改变一切。现在,世界之最的称号已经不属于BOSS HOSS公司了,一位以前在摩托车界闻所未闻的怪客将这项殊荣横刀夺走!这就是道奇推出的最新概念靡托车"战斧"(Tomahawk)。道奇?它不是从来不生产摩托车吗?它的强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格林·柯蒂斯(1878~1929)一生中先后从事过四种职业,对于每一份所从事的工作他都投入了饱满的热情。说起他,摩托车骑士就会联想到1906年~1907年间他亲手制作的一辆令人震惊的摩托车,该车采用排量为4340ml的V型八缸航空发动机,所创下的速度纪录为219km/h(见本刊今年第3期)。直到1911年才有赛车打破这个纪录;直到1917年,才有飞机打破这个纪录;直到1930年,才有摩托车打破这个纪录。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17日是汽车发明人之一戈特利布·戴姆勒诞辰170周年的日子.戴姆勒不但与卡尔·本茨同时发明了汽车,他也是最先发明摩托车的人.当年戴姆勒制造的发动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内燃机,被许多国家引进,而他与迈巴赫共同创建的品牌"梅赛德斯"更是闻名全球.  相似文献   

5.
阿波罗——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他主管光明、青春、音乐、诗歌等,并代表宙斯宣告神旨。可见用阿波罗为摩托车命名的创造者们,心中盛满了怎样的美好愿望。 1963年杜卡迪公司的"阿波罗"还仅仅是设想中的特殊摩托车,它装有1260ml的V型四缸发动机。应美国的要求由意大利一家连250ml排量以上的摩托车都没有生产过的公司设计制造,这是多么的惊人。"阿波罗"如此之大,以至在40年后的今天它的尺寸和参数仍然是很了不起的,它可以和当今的"巡洋舰"  相似文献   

6.
单缸、多缸、孰优孰劣? 到目前为止,国人见识得最多的是单缸摩托车,至多也只有V型双缸,这已很了不起了。事实是,发动机随摩托车的早期开发至今,除了典型的单缸外,还有双缸、3缸、4缸、5缸甚至6缸,以及V型、直立、并列、水平对置、四角布置、星型等多种型式。作为摩托车跳动有力的心脏,发动机都曾经、正在或将继续成为科技工作者研发的主流。单缸——这是摩托车最基本、最适用的发动机型式,以本田"超级幼狐"为典型代表,大多为50ml~90ml的小排量。单缸机(图1)的最大优点就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即使是多阀结构的单缸也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09,(6):9-9
中国三大摩托车厂商隆鑫、宗申和嘉陵都已独立开发出了4缸发动机,并不约而同地在欧洲市场推出600mL运动型街车,此举表明中国摩托车厂商大规模进军欧洲600mL4缸摩托车街车市场。  相似文献   

8.
就算阿兰·德隆这样的铁汉子在发动起这辆摩托车之前也得三思,因为它的马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引擎1500ml,最高时速超过360公里! 这款名为“复仇女神”的超级摩托车将于今年年底在英国投入批量生产。“复仇女神”是英国“诺顿”摩托车制造厂的杰作。根据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没计方案,英国的工程师们为超级摩托车设计了“主动式悬挂系统”,从而将摩托车的车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上来。“复仇女神”八缸摩托车的车身由一整块的铝材制成,引擎也同样是用铝材制成的,这使整辆摩托车的重量只有217kg,但它却可以产生280驱动马力。这意味着它比目前世界摩托车市场上最强劲的摩托车还要强两倍!  相似文献   

9.
去年驾驶150mL摩托车穿越进藏"死亡公路"的王坚又创造了一个惊人纪录:他历时122天,驾驶摩托车行驶2.9019万公里,穿越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于2008年7月25日骑本田"战鹰"摩托车凯旋归来.此次环游中国他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骑摩托车通过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苏通大桥的第一人;第一个骑150mL民用摩托车环游中国的人;第一个一次性穿越中国东、西、南、北标志点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聊起现代摩托车,可能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高转速、大功率的多缸摩托车,其中最让摩托车爱好者们痴迷的就是四缸摩托车,特别是搭载横置并列四缸发动机和纵置V4发动机的车型。搭载这两种型式四缸发动机的车型也是丰富多彩:川崎"忍者"ZX-10R、宝马S 1000 RR等采用横置并列四缸发动机;杜卡迪Panigale V4、本田RC213 V-S等采用纵置V4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这一天,对于1000多名摩托车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日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付军 《驾驶园》2004,(10):10-11
我和崔浩是在一个酒店打工时认识的.崔浩有一辆五洋本田125的摩托车,他特别喜欢晚上带着我兜风,他骑摩托车时样子很帅,还敢双手离把向前中好远,常把我吓得大叫而他却得意地哈哈大笑.我坐他摩托车最惊险的一次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是他朋友买了一台高赛还没上牌照,他借来骑着玩,他带着我在一条新建的马路上狂飙,我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做响,我吓得要死,让他慢点,他却说这么好的摩托车就是为了勇敢的男人设计的,我们正在飞车,身后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我回头一看,见两个警察骑着摩托车闪着警灯追了过来,边追边用喇叭喊话:"前面的摩托车停下来!前面的摩托车停下来!"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一直以来都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大玩具,喜爱摩托车并且要拥有它源自于我儿时的一个梦想.30年前的我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喜欢摩托是因为邻居是一名邮递员,经常能够骑着摩托车回家,他威风的形象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这让我一直憧憬着有一天一定要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17,(8)
正在摩托车发展的百年历史中,近三十年的变化是最多元、最迅猛的。从性能到造型再到全车的风格化,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变得如此张扬个性,这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代替的……20世纪90年代至新千年:0~400米的争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在日本DOHC并列四缸发动机强劲崛起之后,高转速、大功率就成为现代主流摩托车的标准特征。按照这一指  相似文献   

15.
相信大多数摩迷们,对于四缸、六缸车不太陌生,可对于V型八汽缸仿公路赛车,我想知道的一定不是太多,也不是太详细,在这里我就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Ian Drysdale这位澳洲老兄相信大家并不是太了解,可谈起他的V8车(如图1所示),在全澳洲只要是车迷,可说是全知道。这台2000年八缸恶魔,它不但符合现代超级摩托车的重量和轮距标准,还有极为前卫的24mm前倾角和108mm拖曳距的转向机构,前后重量分布也是接近50/50,再加上配用了YZF750引以为豪的前悬挂和制动系统及“软硬兼施”的Ohlins渐调式后避震,使它的操控性能达到  相似文献   

16.
董林 《摩托车》2012,(10):78-79
作为英国的老牌摩托车品牌之一,凯旋(Triumph)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路——"三缸之路"。凯旋的电喷系统基本延用了日系摩托车的设计,其整套电喷系统均委托日本厂家开发。虽然采用了三缸发动机,但其电路却沿用了四缸车的,有个多余的电喷嘴插头,而这也是厂方节约生产成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徐瑾 《摩托车信息》2007,(24):11-11
据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我国摩托车产销均突破2000万辆,发展状况是近年来最喜人的.进入2007年,国内摩托车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步表现出国内摩托车市场的总销量下降和国家销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维修行业常常说到的“气缸拉毛了”,“抱缸了”或“活塞卡死了”等等,都是拉缸故障的不同表现形式。而摩托车正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未点刹车却有猛然间制动的感觉,紧接着便是车速的自行降低,甚至出现发动机骤停、熄火,且再启动困难,乃至曲轴无法转动,这些也都是拉缸故障的初期表象。另外如动力不足、提速慢、油耗高、火花塞易积炭、排气管冒烟等,往往也都与已形成的拉缸故障有关。由此可见,拉缸是一种常见而又损害较大的故障。  相似文献   

19.
董林 《摩托车》2012,(19):78-79
作为英国的老牌摩托车品牌之一,凯旋(Triumph)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路——"三缸之路"。凯旋的电喷系统基本延用了日系摩托车的设计,其整套电喷系统均委托日本厂家开发。虽然采用了三缸发动机,但其电路却沿用了四缸车的,有个多余的电喷嘴插头,而这也是厂方节约生产成本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正让我们回溯到1983年。当时,摩托车业界大多数厂家都认为,以日本厂家为代表的并列四缸发动机代表着当时摩托车的最高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未来摩托车的发展趋势。但是,宝马没有一窝蜂地涌向并列四缸发动机这条"阳关道",而是另辟蹊径,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