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台冲刷机理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流体力学和河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桥周围的水流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和冲刷深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模型试验对桥台冲刷的跟踪测量,按照冲刷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桥台周围局部冲刷坑的形成过程,以及上游滞水区随水深和桥台路堤长度的变化趋势。根据试验,用量纲分析原理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提出桥台冲刷浓度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以某桥台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回填为工程实例,采用"m法"及沉降系数法计算分析桥台桩基的受力情况和桥台路基的固结沉降量,并与采用普通碎石回填该桥桥台的工况进行对比,得到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回填该桥台背,能缩小对桥台的危害和减少桥台路基的固结沉降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台后路基收敛沉降值的大小与桥台变位密切相关,是引起桥台变位的关键因素,该文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基条件下,不同桥台基础形式的台后路基收敛沉降值和桥台变位的关系,并对台后路基收敛沉降限值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带桩基重力式U型桥台由于桩基沉降导致台身开裂的研究成果目前未见有报道。由于地质条件及桥台构造复杂、运营影响因素多,重力式U型桥台往往在运营期间出现开裂,其裂纹特征、走向、形态破坏状态等与普通桥台有较大差异。本文依托某大桥带桩基重力式U型桥台,由于沉降带来的桥台开裂进行了ANSYS有限元计算模拟,针对各个桩基沉降对桥台开裂的影响进行了逐一分析,找出了对桥台开裂影响最大的桩基。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果具有较大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流冲刷段路堤的路基处理、桥台冲刷及桥头跳车等问题,依托具体工程项目对河流冲刷段路堤施工进行了技术创新,采用生态护岸解决桥台冲刷脱空问题,利用泡沫混凝土固化后的自立性、低弹减震性、强度可调节性、耐久性等特点解决桥头跳车等问题,并通过对各技术工艺原理、操作要点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论述,证实该技术创新可行且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桥台的冲刷机理和冲刷深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水工模型试验观测和大量试验数据及图象资料,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对桥台及丁绕流的流场和旋涡体系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桥台及丁坝冲刷的旋涡机理,发现并论证了决定冲刷的关键因素是天然河槽水力因素(弗汝德数Fr)和路堤及丁坝阻水因素(阻水面积Az或阻水长度LD)。根据本文和近年来国外发表的长历时平衡冲刷数据,应用图解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桥台及丁坝平衡冲刷深度公式。公式简明易用,并得到汛后工程实测资料验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桥台后软基路堤实际受力特性进行适当简化处理,提出了有限元分析的简化计算模型。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来模拟路堤填筑与工后变形的实际工况,就桥台后分别填筑固化粉煤灰、粉质粘土桥台后路面工后沉降及搭板与引道路面差异沉降进行了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论表明:采用轻质材料固化粉煤灰可减少桥台后路面的工后沉降量及桥台搭板与引道交界处路面的差异沉降,有效降低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固化粉煤灰在桥台回填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软弱地基桥台台背填筑EPS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利用EPS填筑软基上桥台台背的结构进行分析,探求解决软土地基上桥台台背填筑的技术问题。首先,对EPS块体以及混凝土和EPS结合体进行应力与应变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实现减少路面沉降的可行性;然后,进行软基上桥台台背填筑EPS的结构分析,说明采用EPS填筑路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桥路的差异沉降与路堤的残余沉降,达到防止桥头跳车以及台后填土与地基住移时桥台的侧向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萝岗互通匝道桥在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完毕 ,桥台及下穿匝道路基填土后 ,桥台及桥墩桩基产生了较大沉降。对桩基沉降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 ,并介绍了加固方案及加固施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填土桥台的沉降原因以及高填土对桥台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般处理办法。并结合工程实例,以通顺路跨京承铁路桥的高填土桥台设计施工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工程中是如何通过桥台加筋土挡墙和台后CFG桩的地基处理等手段,解决高填土桥台的台后路基土沉降和台后土压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在软土地基上桥台习惯上采用桩基础框架式桥台。桩基础的工后沉降一般很小,可以看作无沉降。软土路基的沉降很大,有时多达1m多,工后沉降也有50cm~60cm,若采用长500cm搭板进行过渡时,则运营过程中,搭板的坡度变化很大,搭板末端容易产生跳车,影响乘车的舒适并对车辆造成损害。如果把桥梁的边跨梁(板)看作搭板,把桥台看作搭板的枕梁而设计成可产生一定沉降的箱式桥台,沉降差在较长的范围内进行过渡,可以减少跳车大大改善行车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笔架河大桥位于清远市旧城松岗,桥梁上部结构采用7?6m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明挖基础U型桥台,全桥长128.38m.通过笔架河大桥在施工中出现桥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设计、施工等角度出发,介绍处理桥台沉降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路桥过渡段三维弹塑性计算模型,模拟循环车辆动荷载,分析了在循环车辆荷载作用下,回填轻质固化粉煤灰与回填粉质粘土的路面在桥台处的差异沉降,结果表明,回填轻质固化粉煤灰的路面能有效降低桥台后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4.
桥台背回填土的工后沉降是产生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保证台背填土的填筑质量,避免沉降差异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一大难题。永宁高路公路采用液压夯实机对全线桥台背回填土进行夯实补强,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施工时,不可避免对邻近桥梁产生不利影响,过大的沉降变形或沉降差将对既有桥梁产生较大的安全使用风险。深圳地铁5号线深民区间隧道下穿梅龙立交桥,区间右线从桥台外下穿梅龙路,左线从桥台和平南铁路之间穿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结合工程实际,给出隧道施工穿越既有桥梁的变形控制方案,介绍了富水软弱地层隧道开挖支护技术以及对桥台的加固措施,总结了控制地表变形和桥台沉降的主要对策,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桥梁安全和梅龙路正常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桥台工后沉降的原因分析,结合广东某高速公路跨铁路高架桥桥台地基预加固处理实例,讲述了桥台地基预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预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伍峻 《公路与汽运》2020,(2):133-135,146
南坪快速路高架桥桥台基坑邻近既有平南铁路,基坑开挖可能对邻近铁路、管线及周边建筑产生影响。文中主要以37#桥台基坑为例,制订基坑开挖施工监测方案,对基坑开挖施工中围护桩顶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及周边建筑、管线和邻近铁路的沉降进行测量,分析基坑自身稳定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桥台基坑开挖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对桥台绕流的场和旋涡体系进行了分析,根据水工模型试验资料,运用水力学连续性原理,结合粘性土的特点,建立了粘土河床桥台冲刷计算公式,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旧桥加宽设计中主要问题就是新老桥不均匀沉降问题,对于低等级的农村公路而言,这里提供了一种上下部接的设计方案,桥台借鉴外包混凝土加固,采用锚杆连接,在加宽桥台上搭设梁板,减少下部不均匀沉降问题,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蒋向军 《路基工程》2023,(1):159-164
基于某沿海高速铁路采用管桩+桩帽加固路桥过渡段深厚软土路基,建立土-路基-桥台-桩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高铁路基加固后的桥台及台后过渡段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管桩和桩帽组成的新型结构对路基进行加固,可较好地控制桥台和路基的沉降,缩短沉降稳定时间,可用于无砟轨道路基软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