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简介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作为一种金属连接的方式,结构粘合剂的应用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结构粘合剂可增强粘接结构的刚性、耐久性和抗冲撞性。此外.该粘合剂的使用使得相容性差的金属之间的粘接变得容易,因此从成本高低和车体质量大小方面加大了车体结构优化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行车途中急救修理是汽车在途中发生故障后使其能继续运行的一种临时性措施。有的急救措施对汽车的技术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为了能够摆脱困境,实现自救,只要不会涉及驾乘人员的安全以及不会给车辆造成比较大的总成破坏,一旦车辆抛锚后,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急救措施。俗话说有备而无患。笔者在这里就介绍一种驾驶员师傅应该常备的胶粘剂——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该胶粘剂无论是在日常维修时还是在行车途中应急自救都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车辆的需求趋向于安全性更强、质量更轻且燃料利用效率更高等方面,一种采用了先进高强度钢材、工程塑料及轻质金属的轻型车车体结构也随之打入市场。如果将上述材料单独使用,就会给最大限度减轻车体质量的潜能带来限制。一种以化学基材为基础的结构粘合剂和结构泡沫塑料的应用,巧妙地将上述3种减轻车体质量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克服了安全性差.质量难以减轻和加工成本高等难题。  相似文献   

4.
一系列采用新结构的胶粘剂适用于各种最极端条件,不但可以使汽车更安全、质量更轻而且更加环保。 几十年来,汽车制造商一直利用胶粘剂来加强车体的焊接强度。传统胶粘剂可以承受日常驾驶的机械应力.但有一个严重的缺陷:由于其本身的脆性,无法承受严重的撞击。  相似文献   

5.
文彤 《汽车与配件》2007,(38):38-40
国际车体专家社团(IRE:Internationales Rohbau-Expertenkreis)最近一次专业会议上一个充满兴趣的重点议题,就是钢活动顶盖新型轿车。目前,这种车身样式再次流行,各汽车制造商就此类车的准行数量和车身结构型式展开攻势,竞相比搏。该结构有什么特点?车身制造商必须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研究中,通过能量管理来分析汽车碰撞的过程和指导后期优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文章以某车型为例,通过能量管理的方法对车体结构部件进行优化,验证了优化后的模型满足吸能要求,同时也能有效满足结构耐撞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评规程",其中小偏置碰撞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工况的等级评定降低保费是主机厂当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小偏置碰撞工况的评分原则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研究得出车体结构对小偏置碰撞整体等级评定起决定作用,驾驶员在此工况下下肢受伤残风险最高。为研究应对小偏置碰撞的车体结构,以某款SUV车型仿真结果为基础,详细介绍小偏置碰撞工况下车体变形特点,同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三类优化方案,并对其进行优缺点说明,这三类优化方案为车身设计提供导向作用。针对该车型选择第二类优化方案,车体结构等级评定由"较差"提升为"优秀"。  相似文献   

8.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极大的挑战,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氢电混合动力车是一种新能源车,其动力系统的性能对汽车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性能,对其结构布置进行研究很有必要。通过与传统汽车、油电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燃料电池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对比,研究了氢电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的组成与特点;并详细研究了动力系统的结构布置及其特点和各自适合的工况条件。通过以上的研究,为后续动力系统结构布置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25%小偏置碰工况,提出建立两道防线来应对,即前机舱设计的主动防线和乘员舱设计的被动防线,其中前机舱设计是应对小偏置碰的关键。利用建立的小偏置碰数学模型,推导出前机舱设计的两种思路:车体与壁障的重叠量最小、前机舱结构吸能最大,并且给出这两种思路的参考结构(shotgun环型结构)。利用这个设计思路对某非承载式车身越野车的前机舱和乘员舱进行设计优化,使小偏置碰性能的车体结构评价结果由POOR提升为GOOD,证明设计思路的有效性;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承载式车身的结构特点,对承载式车身的汽车结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碰撞过程中,汽车前纵梁是主要的吸能装置.通过对方管薄壁结构和蜂窝型多胞结构的耐撞性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蜂窝型多胞结构杆件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将蜂窝型杆件应用于汽车前纵梁上进行碰撞分析.结果显示,蜂窝型多胞结构具有更优越的耐撞性能,且碰撞过程的材料利用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门饰板总成为目标进行分解研究,对总成及其子级件的VOC含量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材料和工艺对总成VOC的权重表现依次是PP类、表皮包覆类零件、表面处理类零件。其中PP作为用量最大的材料,直接关系到整个总成的VOC表现;TPO表皮、针织面料是目前相对环保的表皮类型;在一些非外观的骨架材料方面,本体法ABS相比于乳液法ABS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溶剂胶和热熔胶,水性胶是成本和性能综合优势明显的胶粘剂类型。  相似文献   

12.
对一种新型研发的环氧沥青混合料(N -EA)和粘结剂进行了性能试验评价,对该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车辙、小梁弯曲、疲劳试验,以及环氧树脂粘结层拉拔试验,并与当前应用较多的日本 TAF环氧沥青和美国 ChemCo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种新型研发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和粘结剂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抗拉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为指标,研究不同种类固化剂对弹性环氧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并选取3组固化剂复配的环氧体系进行综合性能测试,对环氧胶黏剂配方进行优化;同时,以洛杉矶磨耗值、磨光值为指标,对骨料进行选择,并从环氧胶黏剂固化产物性能、骨料级配及性能、环氧覆层路用性能方面,对桥面环氧覆层性能进行综合测试。最后,结合工程实际,针对环氧覆层铺装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研究表明,不同固化剂组合在性能方面会有区别,将自制的改性胺类与韧性酚醛胺复合后,其固化性能较好;同时,作为环氧覆层铺装集料,金刚砂、玄武岩、花岗岩碎石较为适合,而河砂的耐磨性能差。研究可为桥面环氧覆层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传统拓扑优化技术主要集中在单个零部件的减重孔位置以及大小进行优化设计,而忽略整体车身结构的空间优化。本研究针对某微车,在概念设计阶段,通过采用整体拓扑优化技术,着眼整体空间结构,以车身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作为优化目标,对整体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优的车身承载骨架,实现整体车身结构的空间布局优化,从而为车身详细设计阶段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汽车灯具中灯体嵌件后压入工艺中冷、热2种压入方式的工艺过程及特点,给出了灯体后压入嵌件和底孔的尺寸及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嵌件直接注塑嵌入成型相比,嵌件后压入工艺具有模具结构简单、灯体报废少、嵌件定位精度准确等优点,可保证灯体加工和装配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柔性托台对承载式车身汽车底盘拼合的影响研究。包括传统汽车底盘拼合工艺和柔性托台汽车底盘拼合工艺。结果表明柔性托台相较于传统汽车底盘拼合工艺,有着一次性投资高;但托台设计简单,拼合精度高,台面支撑少,便于实现自动拼合及紧固的优点;解决不同车型共线难题,使总装车间生产制造更加高效,智能。  相似文献   

17.
A knowledge-based flow process is presented for large injection-molded body technology (LIMBT). Injection molding of a large body is a difficult technique because of the many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molding process. The proposed flow process can support LIMBT through integration of CAE(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CAI (Computer-Aided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s. CAE and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 are used to construct an optimal mold design in terms of gates and runners and to identify working conditions for the molding process. CAI and monitoring systems with temperature sensors and pressure sensors can be used to inspect the physical molding process and the molded parts. The flow process of a large body is systematically planned and constructed using a knowledge-based flow process with DOE and computer-aided technologies. The proposed flow process is implemented for the molding process of an automobile front bumper fascia.  相似文献   

18.
车身制造工艺是车身开发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客户价值的关键环节。在产品开发中,早期体现车身制造工艺的要求是实现质量提升和成本降低的有效手段。文章概述了车身制造工艺的主要特征和车身开发流程,阐述了如何在技术和流程上早期体现车身制造工艺的要求,最后对技术开发与制造工艺相结合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闭环可再利用的概念,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可溯源性和解构性,并对就地冷再生工艺作了探讨,认为粒径控制、称重控制和拌和控制是再生设备的关键,应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选择粘结剂和混合料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车身零件的功能评估方法,描述了轿车零件功能评估与整车开发流程的关系,并对影响评估进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零件匹配结构和方式设计了匹配参数,且利用前向BP神经网络对拼装时间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零件拼装过程特点,获得了一个具有优先约束关系和不同准备时间的可中断多平行机排序模型。以某车右侧围为例,对拼装时间的计算方法和拼装过程的排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