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多发地点问题的日益严重化,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的增加,对高速公路交通服务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鉴别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成为我国交通领域面临的紧迫任务。首先提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的新思路,分析了交通安全系统中各影响因素,确定了事故多发点的评价指标,用于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从而起到辅助道路交通宏观管理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事故多发点的分析方法, 建立了事故多发点判别模型, 并给出了其算法, 根据中国交通流的特点, 开发了事故多发点数据库, 使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工作能够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宁连公路为例,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及基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采用累计频率曲线法找出了宁连公路的事故多发点,同时找出了事故黑点,找出了该段2000~2004年交通事故多发段数量及总里程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常用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了DENCLUE聚类算法用于事故多发点鉴别。对DENCLUE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定义及计算步骤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该算法用于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可行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事故多发点鉴别法方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的避免对排查位置进行事先划分,实现任意长度聚类;同时,在事故数据小样本的情况下,能充分凸显道路沿线的危险性,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事故多发点鉴别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矩阵模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有效鉴别。针对矩阵模型中不能有效鉴别的模糊路段,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确定的不良路段进行分析,以确定模糊路段是否为事故多发段。结合实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采用矩阵模型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6.
公路交通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新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对国内外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中国道路交通特点的分级鉴别的步骤和用于微观评价的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新方法——累计频率曲线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理统计原理的交通事故多发点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发生的交通事故数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交通事故多发点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3种识别方法的基本特点,并以事故数法为例说明识别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承德市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点段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承德市境内国道、省道、高速公路辅线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事故多发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交通环境、道路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选取济青高速公路七个路段作为典型事故多发地段,用量化理论原理建立了断面事故率分析模型,用以鉴别出事故多发点发生事故的原因,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静态交通需求与城市停车供应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秩序和拥挤程度,以往的各种停车预测模型多以建筑规模来求得静态交通需求,笔者在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静态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区位以及周边机动车交通流量密切相关,提出了基于区位分析和诱增流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热区基本模型,研究了道路热区的鉴别方法。该方法对道路网依据一定优先权进行合并以获取道路基本单元,模拟了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并采用Monte Carlo法定义各道路基本单元交通事故数阈值,通过检验道路基本单元的空间邻近性得到热区,并对上海世博园周边道路热区进行了鉴别。分析结果表明:道路网经合并后,不规则道路基本单元的百分比由41.5%下降到14.8%;世博园周边共有84个仅涉及车辆、33个涉及行人的热区,与实际相符。可见,该方法能有效鉴别道路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相关分析和安全车距的跟驰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精确模拟动力性能各异的车辆之间的跟驰行为,分析了跟驰实验数据和车辆动力性能,采用回归分析法筛选变量,建立新的跟驰模型。根据车辆动力性能与车距修正模型,使模型模拟结果更符合车辆的动力性能,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模型模拟加速度、速度和位置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0%、0.1%和1.0%,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998和1.000。由此表明模型可精确模拟车辆性能各异与车速和车间距离散性较大的跟驰车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交通事故起数与时间、道路空间结构及交通运行环境等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选择9个自变量, 分别从路段长度一致和路段坡度一致2个角度, 构建交通事故起数时段、周日和月分布模型。以某典型交通事故多发段为例, 分别运用泊松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零堆积泊松回归模型和零堆积负二项回归模型拟合交通事故起数时段、周日和月分布模型, 根据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分别确定3个模型的最佳形式, 从而构建交通事故起数时空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从AIC准则和BIC准则来看, 基于路段长度一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时段、月分布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其他模型选择泊松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基于路段长度一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时段、周日、月分布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基于路段坡度一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时段、周日、月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5.
考虑路径阻抗的动态变化, 定义了网络初始荷载; 以事故持续时间为变量, 采用前景理论确定了网络负载重分配的方式; 根据交通流密度熵构建了耗散结构模型, 并与负载分配过程相结合确定了各路段的交通流密度熵变化率; 构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交通事故影响范围分区模型, 通过仿真试验探讨了不同初始荷载和事故持续时间对分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 在交通量基数为800 pcu·h-1时, 事故持续时间从20 min增加到30 min, 直接影响区有向路段由3个增加到6个, 间接影响区有向路段由5个增加到18个, 说明受事故影响路段的熵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路网的级联失效不明显; 随着交通量基数增加到1 000 pcu·h-1, 事故持续时间从20 min增加到30 min, 直接影响区有向路段由8个增加到19个, 间接影响区有向路段由16个增加到21个, 说明交通量对路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直接影响区。可见, 不同交通情况下, 各有向路段受到事故路段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 随着事故持续时间与初始流量的加剧, 路网中有向路段的受影响程度均增大, 因此, 采用交通事故影响范围分区能够精细地描述道路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交叉口进口饱和度和路段平均行程速度作为路网状态检测的基本参数, 采用小波包变换的时频高分辨率特性, 以能量分析方法识别进口饱和度和路段平均行程速度的突变与异常状况, 并定义了交通状态系数来定量描述交通状态变化, 设计了基于小波分析的交通状态检测算法, 并采用贝叶斯算法对交通状态进行预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小波包变换可有效识别节点能量分布的突变区间, 据此可准确判别交通状态发生变化的时段; 当采样数据的模极大值点为200~243时, 此段节点能量变化比较剧烈, 信号在此出现突变, 由较平稳向非平稳状态变化, 对应的路段交通状态系数大于0.300h.km-1, 为拥挤状态。该方法原理简单, 检测响应时间短, 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对中国未来的交通安全形势做出科学预测, 分析了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 建立了以机动车保有量、人口、公路里程、客货运输周转量和国家控制力度为参数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模型, 并对1991~2004年各年的死亡人数进行了计算和未来年份死亡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精度高, 平均预测误差为3.9%;得出2010年和2020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预测值分别为14万人和17万人, 死亡人数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转折点出现时间约在2010年到2015年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同交通方式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问题,研究了综合交通体系融合发展中缺乏一体化交通分析技术的瓶颈,提出了以交通枢纽为关键,覆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以及城市道路的“多网合一”的物理网络与虚拟网络拓扑结构模型; 构建了服务各交通运输方式、结果量化可比的交通阻抗函数模型与优势运输距离模型; 研发了异质交通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模型与算法,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组合出行与货运多式联运的交通量分析方法,形成了服务于综合交通系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交通分析模型与技术体系; 通过完全自主的“交运之星——TranStar”综合交通版交通仿真分析软件,搭建了综合交通系统虚拟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大规模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快速响应,并验证了分析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分析方法,提出的交通分析模型与算法可满足“多网合一”条件下综合交通系统的各类分析需求; 利用提出的交通分析模型与算法对综合交通网络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析,相对误差不超过3%,平均误差不超过2%,分析结果精度高,满足工程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