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军  贺少云 《商用汽车》2006,(10):88-89
针对专用汽车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结构特点,探讨如何提高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效率,以适应专用汽车市场的变化。这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国家鼓励并逐步推行汽车整车(底盘)生产企业对采用本企业产品进行后续制造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用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管理,首先在自卸车试行。  相似文献   

3.
谁是主体?     
最近,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围绕"谁是主体"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争论的起因是6月18日工信部出台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规则>,<规则>第四条指出:国家鼓励并逐步推行汽车整车(含底盘)生产企业对采用本企业产品进行后续制造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用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4.
第6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博览会零部件展馆吸引了许多半挂车零部件企业参展,其中不乏中高端产品与亮点产品。零部件参展企业中,车桥企业占了大多数,生产设备制造企业、钢材企业、检测维修设备企业等也均有参展。  相似文献   

5.
肖雄建 《运输车辆》2010,(10):I0048-I0049
第6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博览会零部件展馆吸引了许多半挂车零部件企业参展,其中不乏中高端产品与亮点产品。零部件参展企业中,车桥企业占了大多数,生产设备制造企业、钢材企业。检测维修设备企业等也均有参展。  相似文献   

6.
2009年,工信部颁布《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其中提出:国家鼓励并逐步推行汽车整车(含底盘)生产企业对采用本企业产品进行后续制造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用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管理。如今该政策已颁布实施近一年,借此论坛召开之机,我代表中集车辆再次与各位代表共同探讨主机厂和专用车企业的关系,并将中集车辆在这一年来的思考与业内人士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型汽车改装企业的发展之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众多中小型汽车改装企业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生产了品种繁多的专用汽车产品,成为汽车工业整体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这些企业的规模较小,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匮乏和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困难重重.针对专用汽车改装企业的现状,结合产品的特点,分析了中小型汽车改装企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1.《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出台新闻回放:6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7月1日开始执行。这是工信部接管汽车行业以来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管理规则,《准入规则》提高了专用汽车企业的准入门槛,放开了特种汽车底盘的生产资质,简化了专业生产特种作业车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专用汽车行业管理模式专用汽车企业准入制度专用汽车生产商只要其产品满足相关法规就可自由进入专用汽车生产领域,不会受到日本政府的限制,但地方自治体会对工厂设备等出台环境规定,没有像我国的企业资质和产品《公告》等相关限制。专用汽车产品注册底盘企业如五十铃、日野、丰田等汽车厂家要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申请产品“型号”,即相当于我国的汽车公告,这些车型多为普通载货汽车。这些车辆必须通过各种耐久、排放等测试后才能注册。专用汽车注册与日本的底盘销售体制有着密切关系。日本的底盘为专厂专卖、地区销售制,如销售日野汽车的代理公司不得经销其它公司的产品。专用车辆一般由专用汽车生产商制造完成后由底盘销售公司来销售。专用车辆注册方式如:注册“XX型号”的日野卡车底盘与日本福禄好富的冷冻厢体组装成的冷藏车,须按照法规程序向地方陆运局再次申请获许取得行车牌照。这样日本专用车企业就算仅生产一台专用车也可轻易获取注册。专用汽车法规日本专用汽车行业相关法规主要有如下三个(括号内为主管部门,其中的运输省和建设省在几年前合并为国土交通省):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提到襄阳市的专用汽车产业,我们不得不提湖北东润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东润),它是襄阳市最大的专用汽车企业,在专用汽车领域,他们不断研发创新,为的是推出更好的产品。湖北东润并不满足只生产普通专用汽车,他们一直都在尝试更进一步,比如说成为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专用汽车生产,致力于专用汽车的研究,扩大专用汽车使用范围,以利于各种货物的运输及特殊作业.国外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专用汽车社会保有量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比率都在50%以上甚至70%. 在欧洲,专用车企业与底盘生产企业是纯粹的客户关系,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由选择各底盘企业的专用汽车底盘,发展自己的系列化专用汽车.欧洲专用车企业的产品线一股都很窄,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以一种产品打天下,成为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比比皆是,专业化、规模化是欧洲专用车产业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韩林 《汽车情报》2005,(32):11-16
一、专用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加快了一些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提升了专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地方生产的专用汽车被列为当地政府重点监管产品,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专用汽车一直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历史机遇之中。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全国生产专用汽车的企业约800多家,占汽车企业总数的85%,其中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21%,专用汽车市场稳中有升,产销几乎占领整个载货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3.
梁山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闻名全国,35家有公告资质的专用汽车生产厂家云集在梁山县,另有上百家为其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供应着专用汽车所需的各种配件。在以梁山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为依托的背景下,各大专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紧紧围绕着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近几年来,梁山的专用汽车产业品牌形象每况愈下,不少人认为,梁山的专用汽车产品包括零部件产品良莠不齐,总体水平处于中低端,绝大部分企业走的是低端路线,以低价跑量而取胜市场。事实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专用汽车深层次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林 《专用汽车》2005,(2):10-12
针对我国专用汽车发展的需要,分析了专业化生产和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等深层次发展的问题.这是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专用汽车》2007,(10):29-29
最近,宁夏万兴集团投资6254万元建成的年产3000辆专用汽车改装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万风”牌汽车产品公告。万兴集团成为宁夏首家经国家批准的专用汽车改装企业。目前万兴集团生产的专用汽车产品有两大系列、八个品牌,从8N初第一辆“万风”牌专用汽车下线至今,企业已生产半挂车、自卸车28辆。近日,吴忠市和东风汽车集团达成“以万兴公司为平台建立东风车西北地区专用汽车改装基地”协议。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认为专用汽车产业是"朝阳产业",这一点由国外载货车的高专用化率可见一斑;也有人认为,中国的专用汽车受国家政策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太大,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波动太大企业难以掌控,市场好时则以,不好时企业面临的是生存的大问题;还有人认为,专用汽车产品多达五千个品种,产品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单一产品市场风险过大,多元化产品又难以选择,这不仅考验着企业的眼光还考验着企业的实力。专用汽车企业如何掌控自己并实现最初的愿景,尤其是在当前整个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山东省专用汽车产业规模及新增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各省,其专用汽车产销量也高居全国首位。目前,山东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重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和农用车等车型重要生产基地。但是,山东省专用汽车的品种过于集中,数量和品质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数专用汽车企业还存在开发能力弱、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一般化产品多,特色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2016年以来,山东省专用汽车行业受经济环境与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接了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职能。2009年1月5日,该部起草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2009年1月19日,该部起草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1个《规定》1个《规则》。《规定》适用于汽车、专用汽车及挂车、低速货车及三轮汽车(原农用运输车)、摩托车4类企业,《规则》适用于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9.
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原青岛专用汽车制造厂,简称:青专)是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较为知名的重型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也是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传承历史、机制转换、产品创新、标准制定、品牌塑造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在行业都具有标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近10多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了随州、梁山、十堰、襄阳等多个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产品从生产大陆货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从原来大量非法改装到今天的规范化生产,我国专用汽车产业逐渐转型升级,一批优秀的专用汽车企业脱颖而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该如何发展,这是企业、行业和政府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在2015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十三五我国专用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