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货物运输行业供给侧改革现有政策和资料的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从原因、目的、做法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货物运输产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态势与具体要求,提出了基础设施改革、服务品质改革、科技创新改革、多模式协同改革等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思路和具体任务,结合海口市"十二五"期间公共交通发展现状,探究"十三五"时期海口市货物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领导人在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工匠精神",在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之时提出"工匠之师"概念,这是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风向标和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针。大国工匠和工匠之师精神是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弘扬工匠精神是形成我国现实生产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改善产品供给质量和结构,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是经济改革的基础组成部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各行各业的重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按照"五位一体"的理念,围绕保质保量提供有效供给深入展开,在确保和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交通运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物流行业"人、车、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需求,高端物流行业亟需提高物流运输装备的供给质量。在全面优化运输服务供给,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号召下,以福田戴姆勒汽车为代表的中国高端重卡制造企业,以产品技术创新升级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了高端物流行业提质增效的升级大幕。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社会总要求的同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不断提升社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我国正处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供需结构的质量与效率。而被列入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挂车市场整体环境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下,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可期。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轨迹表现平稳。2016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7%,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势头,经济增速略有回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经济步入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关键期的大背景下,品牌无疑成为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早在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打造中国知名自主品牌。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开局年的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专用车行业绝大多数企业的产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形势并不乐观。对此,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开局年各项政策走势不明朗或者有待确认,这让专用汽车行业在第一季度处于低谷。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2011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政策的影响力在第一季度已经得到印证,银根紧缩使用户贷款困难,市场需求也因此大大降低:2010年专用汽车的需求过旺,部分车型在2010年被提前购买;今年年初国家开始大力调控房地产行业,相关行业受到波及,房地产行业的萧条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放大,专用汽车是受其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尽管上述因素让今年的专用汽车市场不乐观,但是综合业内权威人士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今年专用汽车的整体走势仍将是平稳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将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7,(12)
正11月23日,本刊记者从交通运输部第十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下一步将"以降本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日,交通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春耕不仅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进展,还就多式联运发展、渤海湾"碧海行动"、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新能源车辆推广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十三五"伊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为产品认证带来了新的政策需求和发展空间。已历经十年的交通产品认证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需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向社会购买服务,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汽车越来越向专业化、重型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使得对于专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专用汽车也存在着如产品过于单一,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专用汽车面临的困境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专用车辆的类型以及基于供给侧改革下的专用车辆的发展态势;最后介绍了专用车辆发展在当下所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中国专用汽车(挂车)市场的整体表现让企盼"阳光雨露"的企业再次失望,整个行业(不限于纯粹的专用汽车(挂车)生产企业,下同)的大多数企业可以说是"熬"过来的.但是,整个市场的"萎缩"并没有令行业失去生机;相反,其中的不少企业将主要精力投向了新品开发、内部整合或对外合作上,使自己获得了新的竞争力,并为整个行业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正>供给侧改革近期,国家领导人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及APEC会议上,多次提及"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经济领域最热的词汇。中国制造业就规模和总量而言,已居世界第一,但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表现在中高端购买力持续外流。这一方面折射出我国民众消费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说明我  相似文献   

14.
<正>"双中高"的概念是2015年年初由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即中国经济持续实现中高速发展,中国制造转型中高端市场。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的行业,专用汽车的转型升级走向中高端市场的过程已在"十二五"初现端倪,并会持续贯穿"十三五"。"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市场结构的变化,即工程类专用汽车需求快速下降,物流类专用汽车需求快速上升,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与小而专特色的专用汽车企业齐头并进;全新企业运营模式、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层出不穷;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龙骧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与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了新时期道路客运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加快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意义,探讨了推进和深化龙骧交通发展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交》2016,(7):50-51
近几年,泉州公交贯彻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在提升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整体效能、减低综合成本等方面积极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在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里面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对此也给予了鲜明的表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可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推动汽车产业“十四五”期间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2年,在我国商用车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专用汽车及其细分市场如何?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是不是都如"大盘"一样低迷?每个企业给出的答案或不相同.2012年10月,记者来到位于大兴区旧宫工业园的知名的北京天坛海乔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对该公司进行了探访,主要围绕该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以及整个专用汽车企业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汽车维修行业市场程度高、信息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汽车维修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互联网与汽车维修行业深度融合,是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2016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江苏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国家法规的不断加严,铝合金罐式车,这个曾经的新兴产品如今在国内已经越来越流行了,并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碳钢以及不锈钢罐车产品。铝合金罐车市场的上扬让很多专用汽车企业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研发并生产这类产品。根据合格证上传的数据,2016年全国共有48家专用汽车企业生产了铝合金罐式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曾经的蓝海如今的红海在多年前,碳钢罐车和不锈钢罐车还是液体运输车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