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眼国内环境,2019年中国整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经济下行压力大。供给侧方面,中国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回落,工业整体稳中有进,受到国家消费刺激政策鼓励下,汽车制造业供给端波动回暖。从需求侧来看,消费方面,中国整体消费增速波动下滑,汽车消费及销量均出现负增长;投资方面,中国整体投资增速平稳,制造业增速下滑明显,国内汽车投资增速下滑,产能规模增长有所抑制;出口方面,中国汽车出口量明显有所下滑,但电动汽车出口量增长较快,汽车出口调结构、$专动力,成效初显。  相似文献   

2.
《汽车科技》2013,(4):46-49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基础建设投资有所加大的带动下,商用车市场改变了大幅下滑的灰暗局面,出现了持续回暖的发展态势。预计,下半年将会在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形下,维持平稳徽增长态势,难有较大起色。  相似文献   

3.
<正>上半年车市快速下滑幅度超预期,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6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双双下降,其中乘用车更是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双降。在外需疲软、内需持续不振的经济背景下,国内车市深受其影响,陷入低迷势态。提振内需固然是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但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是促进经济健康增长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2011年全年,我国共生产专用汽车1394617辆(该数据包含专用车六大类车型,不包含半挂车),比去年同期下降24.59%。在专用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实现增长后,2011年,专用汽车产销量出现较大幅下滑,很多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国家经济发展平稳、GDP依然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2011年我国专用汽车的产销量为何出现下滑?企业该如何看待下滑?2012年我国专用汽车的走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秘书长王焕民。王焕民认为,2011年,我国专用汽车产销量出现下滑是行业理性回归的表现;2012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将实现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第二季度GDP增长6.9%,好于市场预期,生产端表现强劲,需求端维持平稳,经济增长具有韧性。供需层面来看,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经济整体仍处扩张通道;投资增速稳中略缓,房地产投资拉低整体投资,但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向好趋势延续。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5%,盈利增速高企、出口需求回升、设备更新换代对制造业投资形成较强支撑;受汽车和地产链条带动,消费增速回升。物  相似文献   

6.
马力 《时代汽车》2013,(7):64-68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基础建设投资有所加大的带动下,商用车市场改变了大幅下滑的灰暗局面,出现了持续回暖的发展态势。预计,下半年将会在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形下,维持平稳小幅微增长态势,难有较大起色。1总体态势止跌回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商用车销量的同比累计增幅从1月份的同比增长34.75%骤然大幅直线下跌为负增长,同比下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经济下滑的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放缓已经成为事实,但是平稳的中国经济,将带给中国汽车市场平稳的发展动力。谁在未来三年中国市场获得稳定增长空间,将成为决定其世界汽车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高路  陈敏 《专用汽车》2013,(5):50-52
一、卡车整体市场分析2013年,国内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今年一季度,微卡及中卡处于稳定增长态势,轻卡基本持平,重卡市场依然下滑明显。  相似文献   

9.
2014年第一季度GDP保持相对平稳增长,同比增长7.4%,增速略低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7.5%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经济的相对平稳增长仍为专用车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1~4月份,我国专用车产量为31.9万辆,同比增长13.8%,增幅较2013年全年有所下滑(如图1)。 影响2014年专用车市场发展最主要因素仍是国IV排放标准法规的升级。4月23日,工信部下发27号公告,明确指出将在2015年1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国Ⅳ,届时国Ⅲ车公告将全部撤销,国Ⅲ车型将不再允许销售,这势必影响2014年余下月份专用车的整体销量和产品结构的发展,预计专用车销量在2014年年底将会有一个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自去年以来,因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行业也面临着主要出口市场下滑,国内消费需求不振等诸多困难。但全国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基本面持续向好,那么浙江的行业企业状况又如何呢?从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下简称为浙江协会)获悉:2016上半年浙江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趋势向好,行业整体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8月国内经济形势呈现回落态势,经济格局由年初以来的"生产热、投资冷"转变为"量缩价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据预测,随着国内补库存需求进入尾声及投资增速的放缓,预计三季度GDP增长6.7%,全年走势平稳,增速在6.6%~6.7%。在供给层面: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连续两个月放缓,低于市场预期,回落至年内低点,生产端疲弱主要是受环保限产的压制,中上游原材料相关行业产出持续  相似文献   

12.
<正>受经济下行、股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出现下滑,前8个月的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18.24万辆和1501.72万辆,均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作为传统增长引擎的新兴市场正逐渐降速,对全球市场的发展或将产生影响。普华永道汽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由于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将在今后几年保持中低速增长,全球汽车市场也将随之步人平稳增长阶段。总体来看,以金砖国家、东盟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主导今后的全球增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传统燃油车市场持续较快下滑,这样的分化走势不利于车市平稳持续增长.尤其是传统燃油车也是民生指标,体现入门级百姓消费的增长,对自主品牌的平稳发展有较大意义.因此稳定燃油车消费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新年献辞     
金蛇除岁,骏马迎春。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迎接2014年的到来。回首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势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档”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了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在经济平稳向好的趋势背景下,国内汽车市场重现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国内汽车总销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200万辆,  相似文献   

15.
6月27日的“新浪汽车”新闻栏目中,同时并列着两条消息,《库存增加销量下滑北京车市恐慌中前行》、《国务院有关预测:我国汽车销量将快速平稳增长》,消息源自北京与深圳的两家报纸。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加深,市场购买力持续下降;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揽子计划初见成效,一方面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拉动了捉村摩托车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家电下乡”也导致消费热点发生转移,汽车尤其是微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摩托车消费形成冲击;“摩托车下乡”一波三折,相关措施未能到位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一季度我国摩托车销售同比下滑。  相似文献   

17.
正推荐企业:豪爵2019年是国内摩托车市场的转折之年,摩托车全面电喷化带来成本上涨,在内销年年下滑、经济转型阵痛的宏观环境下,成本的上涨对市场形成了巨大压力。在压力面前,钟陵总经理带领重庆中联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全面深入贯彻执行豪爵工厂营销政策,抢低端、拼中端、树高端;精益营销、创新营销、玩命营销,在重庆市场逆势增长3%,其中高端产品占比20%以上,在重庆市场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8.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14):43-46
一、近几年中型载货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1.1997~2005年中型载货车市场情况 (1)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型载货车市场在1999年以前,基本上处于平稳的市场运行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市场波动。但在2000、2002年市场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00-2002年是重型载货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的年份,其中2000、2001、2002年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长率分别为73.42%、77.37%、66.96%,重型载货车的增长抵消了中型载货车市场的一部分需求。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在国家一揽子计划振兴经济的作用下,我国经受住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稳定增长,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汽车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20.
韩林 《城市车辆》2008,(4):21-23
1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助专用汽车稳健发展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加快了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当前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