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9年9月6日,在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了"全国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推进活动暨阿尔山自驾游推介会"。会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LB/T077-2019《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LB/T078-2019《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2项行业标准。《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2项行业标准,将自驾游目的地划分为国家级自驾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7,(3)
正2016年11月8日,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去年9月22日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发出《关于加快推进2016年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建设的通知》之后的又一项专门举措。2017年山东旅游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以自驾游为重点,商河县更以"自驾旅游主题年"活动为主线,大力发展营地建设。由此可见,随着自驾车房车旅游政策不断好转,营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生活方式及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我国旅居车行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营地数量少、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我国旅居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旅居车不同的使用场景,制定合理的技术路线,打破营地制约是当前旅居车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充电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区域,可重点发展日均行驶里程为100~200 km的纯电架构旅居车,此种旅居车既可以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快充桩和慢充桩来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车辆对负载供电(V2L)等新能源汽车的功能优势。基于纯电架构的旅居车,开发了与之相匹配的能源管理系统,在兼顾车辆续航与车载电器用电需求的同时,解决了旅居车充电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5)
运用GIS平台,选取生态安全、自然、交通、社会经济4个方面15个指标,对川西地区自驾车营地选址空间进行适宜性评价。利用GIS空间分析,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最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最不适宜区5个等级,其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的3.45%、11.25%、29.22%、39.72%和16.36%。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借助位置分配模型,选取了34个拟建自驾营地的点位。研究表明:川西地区自驾车营地沿旅游交通干线分布特征明显,甘孜西北部地区自驾车营地建设有待增强。选址优化后,自驾车营地最邻近比率由0.66提升至0.87,空间分布更为均衡、密度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自驾车房车营地空间结构特征和选址规律,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基于GIS的核密度(Ko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Voronoi图构建等方法,系统分析陕西省重点建设营地空间分布范围、空间结构类型、空间热点区域和空间发展模式,进一步研究营地空间分布规律和特色。结果表明:全省营地最邻近点指数R为0.79<1,说明营地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状态,结构形态为凝聚型;基于GIS的核密度、Voronoi图构建方法,可将全省营地划分成4级密度区、五大板块,其中秦岭南北两坡的西安-柞水-宁陕和朱雀-太白山-紫柏山地区、咸阳彬县-铜川渭北坮塬地区、汉中汉江流域地区、安康巴山地区等是营地聚集和热点区域。依据营地功能、依托要素及服务类型不同,营地主要有"景区依托型营地"、"交通依托型营地"(又称"驿站补给型营地")、"城郊休闲度假型营地"和"项目依托型营地"4类模式,七成以上依托于高禀赋资源景区发展营地,体现了"近景、近路、近城"的特点;依据依托资源及分布环境,以山地型营地、水域型营地、坮塬型营地为主,缺乏乡村型营地、森林型营地。未来营地选址应进一步加大丝绸之路廊道、红色旅游带和渭河沿线等地营地的发建设,形成"一廊五带"空间格局;加大陕北黄土高原建设力度;培育驿站补给型、休闲度假型营地品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乘坐旅居车到郊外旅游开始兴起,国内旅居车制造业也随之发展起来,而如  相似文献   

7.
<正>从江西省交通部门获悉,江西省将建设4条地方加密高速公路:南昌至德兴高速公路、井冈山厦坪至睦村(赣湘界)高速公路、赣州至崇义高速公路、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形成以南昌为中心,连通省内各设区市及50%以上县市区高速网,实现大景区间开通旅游直通车、小景区有旅游包车、主要旅游城市间有旅游商务车。  相似文献   

8.
旅居车,又名房车,英文缩写RV。在1998年的卖座影片《不见不散》中,既可做房屋又可四处旅游行走的旅居车给国内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即便如此,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旅居车在当时还是少之又少,国内旅居车生产厂家也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9.
张薇 《中国电动车》2008,(8):108-109
本文通过探寻目前自驾车旅游的发展现状,在对大量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旅行社使自驾车旅游产品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明确了旅行社生产"自驾车旅游产品"能带给旅游者和旅行社的机会和利益,提出了旅行社开发自驾车产品的方向,通过以上工作,期望能促进自驾车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拓宽旅行社经营自驾车旅游的思路,为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的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9):140-140
<正>今年12月,江西省部分高速公路将实现非现金支付和不停车收费。即将上线的江西省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和电子不停车收费项目采用组合式收费技术方案,即在人工半自动收费基础上采用高速公路专用支付卡(简称赣通卡)实现非现金支付,并建设电子不停车收费专用车道实现自动缴费。  相似文献   

11.
今年,江西省将以交通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建设步伐,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预计将达178.64亿元。 今年江西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国省道路网及航道港站建设。其中,全省公路建设投资预计达175.24亿元,比上年增长0.22%;水运建设投资预计3.41亿元。  相似文献   

12.
《公路与汽运》2007,(3):75-75
2007年4月26日,青岛海湾大桥第二阶段土建工程施工、监理签约仪式在青岛举行。海湾大桥建设业主山东高速公路集团青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与国际技术咨询公司合作协议于同日签署。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将再建69条ETC车道(电子不停车收费专用车道),使全省ETC车道总数达到81条。预计这69条ETC车道将于明年建成,届时,全省高速公路将全部实现不停车收费。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自驾游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旅居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笔者作为旅居车行业的设计人员,亲身感受了这一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下面就旅居车(俗称:房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谈一些认识和看法。旅居车发展现状2010年以前,我国旅居车行业发展较为缓慢,设计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旅居车道路通行安全与效率,论文分析了旅居车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中注册登记、驾驶资格和道路通行等方面的规定及存在问题,总结了发达国家对旅居车道路交通管理经验,对我国旅居车交通管理提出了规范注册登记、强化驾驶人管理、提升旅居车安全性能、严格旅居车通行执法、细化城区道路通行管理和加强旅居车停放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建议措施,能够为旅居车道路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市场     
<正>甘肃省与中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1月5日,甘肃省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在兰州签署《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业、原材料产业链延伸、铁路建设、总部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据悉,中国中车将在甘肃省建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同时,签约仪式上,兰州市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  相似文献   

17.
房车市场异常火爆是今年上海车展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在车展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参展的房车被贴上"此车已售"的字样.而那些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豪华房车,也纷纷被神秘买家预订. 买了房车就等于有了车又有了房,还可以开着"房子"带着家人一起去旅行,确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自驾车营地网络的的不断完善,一股"房车热"正在我国兴起.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19日,记者从江西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3年该省除了开建及建成一系列高速公路之外,还将建设一批客运枢纽站和物流园项目。2013年,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达15个,将建成九江新长江公路大桥、井冈山(厦坪)至睦村等两个高速项目,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346 km:续建寻乌至全南、昌樟高速扩建工程等5个项目。2013年,江西省除了建成和续建项目,还要开建7条高速公路,其中涉  相似文献   

19.
工程聚焦     
青兰高速泰聊段获投资126亿元2011年1月16日,青兰高速公路泰安至聊城段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在山东济南举行。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26亿元,成为山东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招商引资最多的项目。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贾学英、副厅长范正金等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20.
2014年5月23日,北方车辆集团北方旅居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北方旅居)在厂区举行了北方奔驰系列房车首批产品交付暨全国总经销商授牌仪式。北京山山房车公司成为北方旅居车北方奔驰系列房车的总经销商,将全面代理北方奔驰系列房车销售权,负责国内市场推广与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