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太阳高速公路大南山特长隧道1号斜井进入正洞段交叉口的施工实例,并通过分析比较斜井与三车道大跨度的泥灰岩隧道交叉口的3种具体施工方案,对比3种方案交叉口加强段的加强措施、受力分析、施工技术条件及现场围岩情况,根据现场情况验证得出"方案一"比较适合于大跨度隧道斜井进入主洞.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效信号在相邻道之间在波形和能量上有相关性这一特点,作者改进了常规KL变换只能提取水平相关信号的不足,使用小波域上的KL变换对探地雷达剖面进行滤波,不仅使倾斜轴和弯曲轴的到了加强,而且在低信噪比时,有效地区分出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提高了雷达剖面的分辨率.本文运用铁路沪宁线路基检测的数据,使用该方法滤波,其处理后的剖面更能有效地反映出路基病害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城市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对道路交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深入分析世博周边地区现状问题和发展的需求后,将世博交通融入到城市交通体系中,提出世博地区道路交通系统优化方案,方案的主要措施有:"开辟"世博通道、"增加"西南-东北和南北快速通道、"勾填"浦东路网、"梳理"区域路网.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该方案不仅可以保障世博会交通,引领该区域的后续开发,而且对上海市城市交通体系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不同芯材、不同骨架间距、不同剖面形状,以及剖面顶角的复合材料帽型骨材加筋板模型,探讨影响复合材料帽型骨材强度、刚度的因素.通过分析芯材的影响,为复合材料船舶有限元模型简化提供了依据.综合考虑复合材料帽型骨材加筋板强度和刚度和船舶制造成本,舷侧板的最优骨架间距范围是400~500mm.在面板宽度和腹板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梯形截面的帽型骨材结构优于矩形截面,帽形骨材的最佳剖面形状为顶角为120°的等腰梯形.  相似文献   

5.
基于快速需求响应的城市公交在线调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制约公交系统运行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旨在快速响应乘客出行需求的"小粒度"频繁调度方法,构建了以"小粒度"时段为调度周期的多日标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征设计了实现在线调度的改进遗传算法,结合启发信息控制变异位置、增加修复算子,解决了染色体变长和跨维搜索难题.利用仿真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算法能在较短时间产生调度方案,满足在线调度要求;与传统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调度方案相比,模型能有效优化出行成本和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班轮联盟决策者选择最佳的调箱方案,建立了班轮联盟空箱调运优化模型.依据"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指标数据搜集、最佳方案确定"的研究思路,依次建立空箱调运随机规划模型和仿真模型,并通过熵权-TOPSIS评价模型选择最佳调箱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变异性是影响班轮联盟决策者选择调箱方案的主要影响因素;要想无限地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将会急剧地增加箱管成本;与均值替代法相比,本文方法所得调箱方案在不大幅增加箱管成本的条件下能够缓冲市场需求变化对顾客服务水平的影响,但要达到这种效果,班轮联盟决策者要以牺牲原始成本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超大跨度改扩建隧道深塌方冒顶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处理方案,包括加强地质勘察、优化施工方法、加强支护措施等方面。为了验证这些处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这些处理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隧道深塌方冒顶的发生,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抚昌黄"公路工程G标段盖板涵基坑支护投标方案及优化方案,对钢板桩加锚柱和锚槽的优化方案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并经实践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非均匀流场中螺旋桨桨叶剖面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保持剖面空泡特征不变的等效运转曲线的思想,并创建了等效运转曲线的确定方法.基于等效运转曲线设计的桨叶剖面能有效地控制空泡范围和空泡类型,得到期望的空泡性能.剖面采用母型剖面方法来设计,进而可确定桨叶弦向环量分布,然后由升力面理论设计三维桨叶的几何形状.通过实例螺旋桨的设计,说明本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法律演进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控制作为一项环境法调控手段日益得到重视.该手段(作为科技手段)却具有独特的社会人文属性,包括生态容量性、时间跨度性、区域空间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通过对不同时期法律文件的规范性分析,可推演出该项政策法律的发展趋势:1.重要性日渐加强;控制范围却日渐缩小;2.监控对象由企业转向地方政府;3.实施路径从"经济激励"向"命令控制"演化.通过剖析总量控制的发展历程,可窥见总量控制长效机制研究的不完善不健全,同时也揭示了整个环境法的实施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尚待加强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