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言预应力钢—混凝土桥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施加预应力后扩大了钢梁承载的弹性范围;二是增加了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三是节省钢材,减轻结构自重;四是改善了结构的疲劳性能和断裂性能。目前来看,这种组合结构已在国内外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体外预应力钢一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进行了静载全过程试验研究。根据4根试验梁在两点对称集中加载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体外预应力钢一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抗弯承载能力的计算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抗扭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软化桁架模型理论,通过力及力矩的平衡、变形协调和材料本构关系,得出在转矩作用下预应力组合梁的受扭强度、扭率、应力、应变、扭转角等一系列方程,并推导出在转矩作用下开、闭口截面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的抗扭极限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大悬臂钢-混凝土组合梁反变形法施加预应力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安平 《湖南交通科技》2005,31(2):70-71,84
结合国内单斜塔无背索斜拉桥浏阳河洪山大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工程中大悬臂钢-混凝土组合梁采用的反变形法施加预应力的设计思想,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对于悬臂钢-混凝土组合梁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跨津浦铁路公路桥为例,用有限元软件MIDAS分析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显示了该类桥有良好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简化计算方法、截面全过程分析和结构有限元分析等三种方法对双面组合连续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以某一试验梁为例,对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承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对双面组合梁的设计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于连续体系的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梁,处于负弯矩区的混凝土桥面板由于抗拉强度低,极易受拉开裂,导致组合梁的强度与耐久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超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且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代替普通组合梁中的混凝土桥面板,并根据RPC材料的本构关系及抗拉强度高的特点,确定以临界开裂状态作为这种新型钢,RPC组合梁的正截面破坏模式,推导了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组合截面中RPC板与钢梁的高度比、宽度比、RPC板中的配筋率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钢-RPC组合梁与同条件的普通组合梁相比,在保证负弯矩区桥面板不开裂的情况下,极限承载力仍有所提高,并且结构的抗裂性、刚度和耐久性都可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从抗弯性能、延性以及极限承载力等3个方面对钢箱-环氧混凝土组合梁及钢箱-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箱-环氧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弯曲性能、延性以及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对2片带肋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和1片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负弯矩区段的试验研究分析以及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索。试验表明,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在抗弯承载力、刚度上表现良好。提出的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弹性-塑性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钢桥建设发展缓慢,为顺应我国钢铁产业发展,适时的发展铜-混凝土结构桥梁,通过对钢一混组合结构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方案的比较研究,阐述钢-混组合梁结构的理论、优点、应用及发展趋势,以工程实例说明钢混组合结构应用于桥梁建设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钢-混凝土箱型截面组合梁结构,应用力法计算钢-混凝土箱型截面组合梁的内力,给出负弯矩区的刚度与其长度的关系.连续组合梁是变刚度截面,按弹性分析法给出正负弯矩区的抗弯刚度.对组合梁截面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组合截面弹性极限抗弯承载力与塑性极限抗弯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张军 《山西交通科技》2022,(4):81-84+104
归纳总结了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设计方法,并且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各抗裂措施的应用效果和适用性。在计算负弯矩区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公式上,各国规范考虑的因素不同,精确度也不等;基于工业化发展理念,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认为各裂缝控制方法中的预应力钢束法不适用于工业化建设;支座位移法和预加静载法虽然具有一定抗裂效果,但施工便利性差,且有所掣肘;增强配筋法的抗裂效果明显,但适用的跨径范围有限;UHPC湿接缝法作为一种基于材料优化的新型抗裂手段,兼具力学、施工、经济优势,但仍在探索阶段。有关于钢-混组合梁桥的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开裂仍是一项需不断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自然环境内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内温度进行了测试,以温差梯度为计算模型,基于弹性理论,推导了不同温差模式下组合梁交界面上的剪力、剪应力、相对滑移应变与变形以及弯曲变形曲率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温变情况下组合梁截面内存在温差,同时混凝土翼板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界面剪力最大值在跨中部位,向梁端部逐渐递减为0;剪应力、相对滑移应变与变形在梁端部达到最大值,向跨中逐渐递减为0;界面内力及变形与温差大小呈线性正比,斜率与混凝土板内温度分布模式有关;混凝土板内温度分布模式及厚度是截面内力和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带管翼缘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带钢管混凝土上翼缘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组合梁静力试验,建立了组合梁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非线性静力变参数分析。基于钢材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圆形钢管约束混凝土模型,建立了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组合梁满足平截面假定,抗弯承载力大,延性好,钢管内填混凝土与管壁无滑移;极限抗弯承载力随含钢率与钢材的屈服强度的提高而增大,管内填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对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提高其延性,因此,在新型组合梁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内填混凝土强度和上翼缘钢管屈服强度之间的匹配关系;极限抗弯承载力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值为1.07,说明理论分析模型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钢—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具有跨度大、节省模板、减轻结构自重和较好的延性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总结了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包括正弯矩作用下和负弯矩作用下)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钢—混凝土组合梁两种材料协同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特性,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文章介绍了辽宁省公路组合梁桥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新技术应用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内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不断发展,其施工工艺也日益丰富且渐趋成熟。通过对已建或在建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施工工艺的分析总结可知,传统混凝土桥的所有施工技术对该类桥型也具有普适性,且具有更好的可施工性。同时,介绍了适用于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流程,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各施工工艺的技术特征及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承载力和变形许可的条件下,钢-混凝土组合梁采用部分抗剪连接可以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由于没有考虑界面纵向滑移及竖向掀起效应的影响,钢结构设计规范中,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抗弯强度的计算值在某些情况下将偏于不安全.通过对规范中部分抗剪连接和完全抗剪连接组合梁抗弯强度计算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国内4根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考虑界面纵向滑移及竖向掀起影响的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按照该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某钢-混凝土组合梁跨越既有高速公路施工为例,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了适合该工程的跨越方案.详细论证了该工程顶推施工方案的各个环节,优化了钢梁安装方案,减少了对既有高速公路的影响,保障了跨越施工的安全,可供类似跨越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工程位于浙江温岭市境内,大溪枢纽是温岭联络线的重要节点,其中B匝道第三联跨越甬台温高速。为减小桥梁跨径,在甬台温高速中分带设墩,采用三跨(40+40. 826+34) m连续弯梁桥跨越,同时为减少桥梁施工对甬台温高速通行能力的影响,采用钢箱组合梁结构。阐述了整体式钢箱组合梁总体设计、结构计算、结构设计等相关内容,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