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①本文初步报导了陕西关中、陕北地区的啮齿动物体外恙螨幼虫种类的调查及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捕获的272只恙螨中,共有15个种,分别隶属于恙螨科中的2个亚科7个属。其中须恙螨仅发现于关中地区,且为优势种。本研究注意到恙螨种类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并作了初步讨论。②本文还探讨了啮齿动物宿主与恙螨的关系。资料表明,被恙螨寄生的8种啮齿动物,小家鼠与黑线姬鼠为优势种,且均恙螨的主要宿主。③本文试图探讨恙螨与流行性出热的关系。仅就所获恙螨区系资料表明:虽然须恙螨仅分布于疫区,但迄今尚无病原学证据,故难作出评价,二者的关系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2.
<正> 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卵巢等器官,但消化道最多见,在消化道中阑尾最多,其次为小肠、直肠、胃,国内报导甚少,整个消化道的报导更少。我院自1957年以来收治消化道类癌14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重新切片复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球后视神经炎是一较常见的疾病,国内已有较详细的报导。兹将我院8年来住院患者中32例球后视神经炎加以分析报导于下: 病案分析发病率:自1951年至1958年8月底我科共住院患者2049人,而本病患者24人(其他科8人未算在  相似文献   

4.
思想的延伸--试析《赫索格》中的四位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索格>描写了同名主人公情感与思想的混乱.小说中,贝娄通过戴西、圆子、马德琳和雷梦娜四位女性人物的象征作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主人公不同的精神追求;其思想的混乱和混乱之根源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对陕西省关中、黄龙地区人体和鼠体蚤类的初步调查结果,共捕获蚤类540只,分别隶属于4科13属20种。 1.关中地区仅获蚤类4种,鼠体染蚤率为0.08% 2.在黄龙地区发现19种,包括1新亚种和7种本省新记录,其中以无规新蚤和类新蚤为优势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49.47%,其中以中华鼢鼠和褐家鼠最高,分别为100%和71.4% 3.不等单蚤在黄龙地区除捕自褐家鼠和大仓鼠外,尚可捕自人体  相似文献   

6.
<正> 作者报导了一个38岁的白人妇女,因右眼视力模糊数周,矫正视力6/12,视野检查有一3′的中央暗点,诊断右眼球后视神经炎。因患者有溃疡病史,故选择球后注射皮质类固酮来治疗。药物成份是等量的1%利多卡因(而无肾上腺素)和Betamethasone Acetate及Beta  相似文献   

7.
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被为例,采用烘干法测定沙拐枣、泡泡刺和梭梭0~120 cm土壤剖面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1)雨季前,沙拐枣、泡泡刺和梭梭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83%~2.17%、0.82%~2.60%、0.79%~1.52%.在0~40 cm,沙拐枣和泡泡刺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在40~120 cm,土壤含水量为泡泡刺沙拐枣梭梭.2)雨季后,沙拐枣、泡泡刺和梭梭土壤含水量呈增大-减小-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77%~3.19%、1.43%~2.97%、1.42%~3.41%.在0~60 cm,沙拐枣和泡泡刺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在60~120 cm,沙拐枣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泡泡刺和梭梭.3)沙拐枣土壤水分不稳定层深约60 cm,梭梭土壤水分不稳定层深约40 cm,泡泡刺土壤水分在0~120 cm土层内变化不稳定.三种植被的抗旱性强弱为梭梭沙拐枣泡泡刺.  相似文献   

8.
<正> 黑色素瘤为恶性程度高而少见的肿瘤,疗效不好,死亡率高,发生在外阴部者更少见,我科于79年见到一例,经放疗后,原发灶基本消失,现报导于下: 张××女,46岁,于79年10月以外阴部发现结节六年,增大伴疼痛一年来就诊。于73年发现外阴部有豆大结节,78年底始有疼痛,增大时有流血,并且影响排尿,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9.
新型天然杀螨药物樟脑精油的杀螨效果观察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樟脑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杀灭效果,分析其杀螨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蠕形螨,随机分为六组,观察不同浓度下樟脑精油的杀虫作用,并在Motic DM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观察虫体对樟脑精油的药物反应过程。结果樟脑精油对两种蠕形螨均有杀灭作用,对皮脂蠕形螨的杀灭作用要强于毛囊蠕形螨,且杀虫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2.5%樟脑精油是体外杀螨的最适浓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使用樟脑油后,螨虫在经历短时间的兴奋痉挛期后,虫体松弛、死亡。结论樟脑精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蠕形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触杀作用和神经肌肉毒性作用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正>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简称EPP)于1961年由Magnus等首先报导,本病从国外报导来看发病率远比先天性红细胞卟啉病(EP)为多见,国内似尚未见于报导。本病皮损不严重,又无通常赖以诊断为卟啉病的卟啉尿,所以容易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混凝土无缝桥温度作用取值的地域差异性,对一整体式无缝桥开展了长期温度测试,基于实测数据验证有限元温度场模拟方法的准确性;调研陕西省及周边省份46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93~2015年气象数据,对其中缺失太阳辐射数据的站点进行了补充,并将气象站日值数据分解为逐时数据用于温度场分析;利用气象数据进行了23年长期温度场模拟,并基于新西兰规范温度梯度模式,进一步通过广义帕累托模型计算了有效温度和温度梯度作用具有50年重现期的代表值;采用空间插值方法绘制了温度作用等值线地图,并对等值线地图进行简化得到了温度作用分区地图;考虑不同梁高和铺装厚度参数对温度作用模式进行了修正,并最后给出一个分区地图的应用案例,计算了陕西各分区内整体桥的跨径总长限值。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有效温度分区地图分布趋势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基本吻合,但关中和陕南部分地区取值较规范更为不利,而对于温度梯度顶部温差,陕北和陕南的大部分地区均超过规范统一取值14 ℃;在梁高小于1.4 m时,不存在新西兰规范温度梯度模式中的等温段,修正后的温度梯度模式能准确反映不同梁高下的温度分布规律;沥青铺装厚度仅对顶部温差影响较大,不同铺装厚度情况下的顶部温差可按线性插值进行修正;整体桥主梁纵向变形量随桥长线性增长,可在自由伸缩变形的基础上通过过引入纵向伸缩量折减系数进行简化计算;桥长可通过考虑升温时的桥台弯曲破坏和降温时的桩低周疲劳破坏进行控制,根据实际合龙温度计算;在提出的3种温度分区中,最优合龙温度下的理论桥长最大值分别为290、240和220 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 8年来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黄陵县的 6个重病村设立监测点 ,该区居民列为监测对象。 1995年至 2 0 0 2年连续 8年对该监测点克山病的发病情况监测及 3~15岁儿童内环境硒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①潜、慢型克山病的检出率 1995、1997、1999、2 0 0 0和 2 0 0 2年依次为 4 .3%、3.6 %、7.5 %、8.0 %和 8.5 % ;②潜在型克山病的新发生率 1995、1997、1999、2 0 0 0和 2 0 0 2年依次为 5 5 .6 /万、5 3.5 /万、19.5 /万、0 /万和 2 5 /万 ;③全县 8年慢型克山病死亡 2 2例 ,15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占 6 8.2 % ) ,7例死于猝死 (占 31.8% ) ;④病区 3~ 15岁儿童发硒含量 8年均达到非病区水平。结论 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的发病呈平稳低发态势 ,但潜在型克山病仍有新发  相似文献   

13.
陕西叶下珠属植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陕西省叶下珠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野生资源概况 ,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文献、标本与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 陕西省叶下珠属植物有两种即叶下珠 ( phyllanthusurinariaL .)和黄珠子草 ( phyllanthussimplexRetz .)。 结论 叶下珠适宜在相对较潮湿且温差相对较小的环境中生长 ,黄珠子草适宜在相对较干燥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Keshan disease is an endemic myocardiopathycharacterised by the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ofmyocardiac tissue.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of Keshan disease are still unknown. Many studieshave proved that enterovirus,for example coxsack-ievirus B(CVB)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etiopathology of Keshan disease[l.2J.Nitric Oxide (NO)is a small molecule gas withmultiple biological actions known to be important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y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NO is known to play…  相似文献   

15.
用琼脂糖高压电泳继以免疫固定法对陕西地区273人补体第三组分(C_3)进行了分型.结果显示陕西地区人群中存在有两种C_3表型即SS、FS。其中SS的表型频率为98.53%,FS表型频率为1.47%,C_3S等位基因频率为0.9926,C_3F等位基因频率为0.0073。与国内其它汉族人群的分布一致,并与Hardy-weinbcng平衡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环境审计在我国审计领域中的兴起,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但是我国环境审计较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仅限于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环境审计的现实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氧磷-酶1192位Gln-Ar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对氧磷酶1(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动脉造影确诊的222例冠心病患者和164例非冠心病患者,采用PCR-酶切法检测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群等位基因R和Q频率分别为60.23%和39.77%,其中CHD组RR、QR、QQ基因型分别占41.44%、39.64%、18.92%,对照组RR、QR、QQ基因型分别占35.98%、45.73%、18.29%;CHD组等位基因R频率占61.26%,Q频率占38.74%,对照组的等位基因R频率占58.84%,Q频率占41.5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和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间等位基因R和Q频率及RR、QR、QQ基因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陕西汉族人群PON1192位Gln-Arg基因多态性与CHD发病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陕西渭北大骨节病区和关中非病区儿童血清Zn、发Zn含量,分析和评估了该病区儿童血清Zn、发Zn含量状况和锌营养状态。结果表明,陕西渭北大骨节病区儿童、大骨节病儿和病区健康儿童血清Zn、发Zn含量均接近非病区,群体锌营养状态基本良好,似可说明锌与大骨节病发生之间并无有意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