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据各地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因驾驶员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有30%与驾驶员饮酒有关;在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员中,有50%是酒的牺牲品;在交通事故中受重伤的驾驶员中,酒后开车者比没饮酒者多50%。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员操作可靠性分析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武宏  曹琦 《汽车工程》1994,16(4):207-213
本文从汽车交通事故的历史数据出发,论证了汽车人一机系统中驾驶员失误率评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分析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汽车能力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了驾驶员操作可靠性评定方法,确定了驾驶员的基本可靠度及其他相关参数,结果40名驾驶员肇发的交通事故,得出驾驶员安全驾驶车的量度值,同时展望了驾驶员失误率评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从交通事故的事后分析中发现,驾驶员因服用一些药物而导致交通事故的现象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吃什么药,对于驾驶员来讲应慎重,因为有些药物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服用这类药物后,驾驶员有可能出现困倦,驾驶动作不协调,以致于发生不应发生的交通事故。奥地利科学家柯互格涅夫调查了9000例交通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今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以现有的驾驶员管理体制和车辆的保险制度为基本依托。建议建立驾驶员的驾驶信用体系。通过驾驶员信用管理体系的应用。从驾驶员个人和社会的角度迫使驾驶员更加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交通违章行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起到预防交通事故,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打开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看一下,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驾驶员存有不良习惯而造成的。假如驾驶员全神贯注,身体素质保持良好,克服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车辆交通事故包含3个因素:人、车、路,其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大多数车辆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疏忽大意、思想麻痹等细节引发,许多看似偶然的车辆交通事故,其实都是驾驶员在不经意的疏忽中积累出来的。部队做好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克服不良情绪等细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公安部、总后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军车驾驶员交通违章、交通事故实施抄告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2001年8月1日起,对军车驾驶员(包括武警部队驾驶员)发生交通违章、交通事故实施抄告制度。  相似文献   

8.
范淼海 《汽车运输》2000,26(5):41-42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从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现状出发,指出车辆驾驶员违规是造成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原因,从驾驶员角度,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位驾驶员来说,只要一开上车,手把握住方向盘,那么自身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就主要靠手里的方向盘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原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重占70%左右,可见驾驶员自身因素造成不安全的份量。那么,汽车驾驶员哪些自身情况会造成不安全因素呢?  相似文献   

10.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产生错觉现象,从而造成车辆相撞和翻车等交通事故。有关资料表明,在众多交通事故中,有95%是由于驾驶员失误造成的,其中44%是“错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公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统计资料表明,其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导致的公路交通事故率最高。无论是事故数量。还是伤亡人数均分别高达各自总数的90%左右。并且,在导致这些公路交通事故的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中,疲劳和精神分散驾驶是重要原因之一。驾驶员在3s时间内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其中80%的交通事故,主要表现为车道偏离和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高居世界第一,2004年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交通部要求地方交通部门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驾驶员素质的既定目标下,抓好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预碰撞安全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交通事故中,大约70%人员死亡或严重受伤事故是由于驾驶员延误了识别发生碰撞的时间而造成的,如:驾驶员没有及时观测仪表安全显示。因此丰田汽车公司研究开发了驾驶员辅助制动系统——应用汽车外部监控技术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以及人员的伤亡。  相似文献   

14.
范晖 《驾驶天地》2001,(6):60-6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对交通事故中的肇事驾驶员的处置问题常常令事故处理人员左右为难,笔者曾在《现代交通管理杂志》以“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几个问题”为题谈及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处罚问题,但没有引起争鸣,现在此就工业中遇到的问题再次提出,以期重视,更望能出台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卯福 《汽车运用》2007,(12):52-52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车辆交通事故频发。究其诱因,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我国道路建设发展滞后与车辆迅猛增加的矛盾;二是近年来驾驶员培训方面存在着把关不严、技术不精、管理混乱的实际,致使“二把刀”驾驶员上路;三是少数驾驶员超速、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据统计,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8551起,造成18812人死亡、93756人受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驾驶员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建议从驾驶适宜性检测、驾驶质量严格把关、驾驶员安全意识提高和改革驾驶员工作4个方面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改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的正确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所谓工作能力是指驾驶员的正确判断能力和操纵能力.当驾驶员疲劳时,工作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根据统计资料,驾驶员连续驾车12小时后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是连续驾车8小时的1.5倍;此外,连续工作7小时以上的驾驶员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数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1/3以上.统计资料还表明40~70%的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引发事故的因素中,驾驶员因素是第一因素。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课题。本文对具有较大事故倾向的驾驶员的心理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防止交通事故的心理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夜间行车,由于视线不良,能见度差,驾驶员对行车条件的把握相对较弱,因此,夜间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其交通事故率要比白天高1-1.5倍,所以,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行车安全规范,把握好以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据资料统计,在一天中下4-6点钟之间,驾驶员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天。通过对黄昏时间发生的多起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驾驶员黄昏行车事故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