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船舶及海洋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船舶及海洋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就有关专业基础课教学如何适应我国船舶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与满足其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需求,提出初步看法与设想. 相似文献
2.
概述国内外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现状,从具体教学实践出发,分析高校专业课全英语授课的优势及在语言使用、教师合作、机构管理和社会影响方面存在的现实矛盾,并从教师、学生、学院管理者三个利益相关层面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重大意义,提出重视大学生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的思想工作,选拔部队优秀的军事训练标兵来大学做军训教官,同时做好军训评比工作,是提高军事训练质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号召:“全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全国各行业正在兴起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高校档案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探入领会,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解放思想,务实创新,积极开创高校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论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在探讨当前海事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提出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培养交通管理专业人才,从分析交通管理的公共特征入手,阐述公共管理类课程在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构建特色公共管理类专业课课程体系的路径:立足专业属性,强化围绕公共性的教学理念,依托行业背景,建设特色鲜明的公共管理类课程;遵循教学规律,形成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组合;注重师资培养,打造交叉复合式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7.
8.
9.
10.
厦门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站自2008年11月18日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品牌。为全方位提高安检员的专业水准,安检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学习培训,每周一次集中学习相关公约和法规或与航运相关企业、院校、船级社进行交流研讨,已先后到集关大学、厦门造船厂等单位进行现场培训,并与ABS等船级社的验船师进行交流研讨,形成常态化的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在珠海高栏港建设船舶及生产基地专用码头的实际,综合分析研究专用码头的使用功能与珠海港总体规划的关系、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与相邻工程的关系等总体布置时的主要因素,在限定的码头前沿线、码头岸线长度的条件下,提出了能满足使用功能的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尺度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示范性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示范性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目标,重点研究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的内容,并指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STCW78/95公约的实施和中国海事局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的适任能力的要求,使改革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新时期培养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分析高职院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和进一步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同质化现象,提出高等教育同质化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都与普通工科有很大差异的航海教育而言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航海教育与普通工科教育的差异入手,分析相关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造船工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但仍不是造船强国.要成为造船强国,首要是要培养出国际一流的造船专业人才.文中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身需要和船舶产品国际化特征对人才的要求两方面论证了船舶专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国际化教育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探讨航海类高等院校开设通识性跨学科类课程的意义、理念、设置结构等问题,建议从提高航海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角度设置注重跨学科综合教育的STS类、跨学科综合类、环境教育类、科学史哲类、现代科学技术进展类、信息技术应用类等通识性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8.
结合深圳市宝安区前海湾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案例,探讨雨源型河道的多河多点生态补水系统问题,在系统设计及难点上进行客观分析,立足现实,为类似的城市河道生态补水设计提供一定的经验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职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职业素质的内涵及重要性,并从航海类高职院校的特殊情况出发,探讨航海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加强航海学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二级学院是一所大学的重要组织机构,是支撑学校的坚实骨架,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质量、确保人材培养目标,是我们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教学管理的组织到教学文件的管理、教师的管理、教学监控和学生动态跟踪与监控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教学管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在系统中引入了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