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快速公交专用道形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优缺点、适用性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特征以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常用公交专用道的设计示意图.归纳了快速公交专用道规划实施要点.最后,对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专用道以及三环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设公交专用道可以保证公交车辆优先通行,从而有效提高道路的人流量。城市公交专用道是城市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其通行能力受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入口道以及停靠站设置形式的影响,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讨论了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法的有关问题,分析了不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与交通运行状况的关系,并将不同公交停靠站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小城市当前正处于小汽车出行或公交车出行方向选择的关键时期,亟需发展公交专用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通过剖析中小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面临困境,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经验,提出中小城市理想的公交专用道体系建议(公交专用路+一级公交专用道、二级公交专用道+其他形式公交专用道)和中小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建议,并以顺德区为例,研究制定符合顺德区城市特点的公交专用道体系和设置标准,规划"十横十二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相似文献   

4.
重庆目前正在开展公交专用道建设,北京、深圳、首尔是国内外公交专用道发展较早较好的城市,在设置方法和措施、实施效果、配套技术规范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本文详细分析了三个城市的公交专用道设置形式、交叉口处理、公交港布设以及地方规范,对重庆有着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有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发现在计算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时没有考虑站点设置形式对其造成的影响。将国内常见的公交专用道站点设置形式分为4类,针对其中3类主要的设置形式进行交通流影响分析,提出了考虑站点设置形式的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最后利用仿真软件对站点处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进行实验,仿真数据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公交专用道作为体现公交优先的重要措施,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以广州市公交专用道规划设计为例,对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和规划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位置、使用时间、隔离方式以及交叉口组织形式等设计要点进行探讨;最后,利用交通仿真方法对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效益进行评估。评估结论表明,公交专用道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道路的综合交通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公交专用道的运营效果评价研究进行了深入探析,通过实例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重庆长江大桥段公交专用道进行公交运营效果评价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公交、社会车辆、社会经济等三个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分析模型。最后,对不同情境下的公交专用道运营效果展开对比分析,论证公交专用道的实施所带来的不同效益,从而为公交专用道发展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很多大城市都采用公交专用道的形式来缓解公交出行效率低,公交竞争力差的状况,主要研究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对车辆间隔时间的影响程度.首先对有公交专用道的线路进行了调查取样,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与检验,并且对比无专用道的公交线路样本数据,得出结论: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对车辆间隔时间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设置公交专用道是提高地面公交运行效率,保证其优先利用道路空间资源的重要方法。公交专用道的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兴起,出现于英国的Transport And Road Research Laboratory报告和美国的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报告里。目前对公交专用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用道线网布局、设置条件、布局形式、交通效益及对其他交通的影响上。在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上,国内外研究主要考虑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公交运营面临车内外双拥挤的局面,开展公交专用道规划势在必行。论文以厦门岛为例,对公交专用道的规划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经过上位规划分析、实施条件分析以及设置模式比选,提出公交专用道的规划方案与实施计划,构筑与相关规划相衔接、与现状条件相适应、与设置模式相匹配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规划方法,可为今后的公交专用道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太原市新建南路、平阳路现状公交运营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随后分析了该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必要性、基本条件、横断面位置比较、站点布局以及交通工程设计等等。通过以上工程实践的设计与研究为城市道路交通设置公交优先积累了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叶欣 《交通标准化》2010,(19):19-22
面对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状况的日益加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已成为缓解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阐述设置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道路结构和交通特性,介绍南京市中新路公交专用道的设计方案,可供市政建设及交通管理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以广州市天源路公交专用道(华南快速广汕路)为例,在交通数据调查基础上,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分别建立实施公交专用道前后的交通仿真模型,分析广州市天源路的公交车运行速度、公交车旅行时间等评价指标,以便为其他公交专用道进行量化评价和后续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提供参考。仿真结果表明:设置公交专用道后天源路上各路公交车的运行速度提升31.6%,公交车旅行时间减少24.1%,效益评价指标为A级。  相似文献   

14.
实施公交专用道建设是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山地城市道路资源有限、地形条件受限、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交通组织管理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重庆市主城区交叉口公交专用道借道区长度,并从工程应用层面提出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交通管理措施。重庆市主城区首批公交专用道开通运行以来的数据显示,公交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表明了研究结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武汉市交通现状,并结合武汉市发展大道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实践,就武汉市公交专用道的布置、隔离、路口优先和交织处理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了先进且符合武汉实际情况的方案,对武汉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设置公交专用道会对城市道路交通行为主体产生较大影响,交通效益评价是公交专用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构建了公交专用道交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最后选用模糊决策的方法进行综合交通效益评价,以确定出最优方案,为公交专用道项目决策和方案比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根据公交专用道停靠站的设置方式对停靠站进行了分类,然后对公交专用道车辆的停靠过程进行了微观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对车辆的到达间隔与停靠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到达间隔的分布规律,公交专用道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或路段中央时,公交车辆的到达间隔服从指数分布,当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下游时,受到交叉口交通信号的影响,车辆的到达间隔不服从指数分布,认为车辆到站服从一般分布;对于停靠时间的分布规律,可以认为服从正态分布.本文研究的结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公交专用道停靠站通行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设置公交专用道的流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交通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了车道利用率、饱和度和公交车流量与非公交车流量的影响,建立了设置公交专用道的临界流量模型,并探讨了影响临界流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北京、厦门、郑州、常州等地均规划建设了快速公交专用道系统,通过近年来的运营实践,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鉴于此,结合郑州市快速公交首期工程建设案例,对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与实施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