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缓和曲线在公路平曲线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缓和曲线是构成公路平曲线的重要线形要素,为了获得较好的平面线形,则要合理应用缓和曲线,文中就公路缓和曲线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加以叙述,以求得平面线形设计的合理、连续、均衡性。  相似文献   

2.
反向缓和复曲线中插缓和曲线的连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反向缓和复曲线中 ,按确定圆曲线的要素、计算中插缓和曲线要素、定向中插缓和曲线的步骤 ,实现中插缓和曲线与圆曲线准确连接的新方法。该方法思路清晰 ,具有一次计算就可以实现准确连接的优点 ,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在反向缓和复曲线中,按确定圆曲线的要素、计算中插缓和曲线要素、定向中插缓和曲线的步骤,实现中插缓和曲线与圆曲线准确连接的新方法.该方法思路清晰,具有一次计算就可以实现准确连接的优点,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缓和曲线设计的新法—等代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和曲线的设计是公路路线,互通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由新的角度,从分析回旋曲线的性质入手,利用回旋参数A=√2/2时回旋曲线的特征进行缓和曲线的设计,从而找聘种设计缓和曲线的新方法-等代曲线法,并利用高等数学的有奖理论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道路新型缓和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汽车行驶力学理论出发,研究以回旋线为特例的新型缓和曲线--回旋曲线族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证了回旋曲线族作为缓和曲线符合道路行驶力学特性,对各种地形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作为一种新的缓和曲线设计方法应用于道路线形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同向缓和复曲线数学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张坤宜 《公路》1999,(9):21-26
探讨同向缓和复曲线的数学模型,分析同向缓和复曲线圆心坐标及圆心角的计算公式和“中插缓和曲线,线段的连接问题,同时试验以拟合安置方式密切连接”中插缓和曲线“线段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速环道几何线形的运动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运胜 《中国公路学报》2002,15(3):23-27,32
介绍了高速环道几何设计中常用的麦克康纳尔曲线和布劳斯曲线,然后从人体对运动的敏感度及运动学的角度对两种缓和曲线进行和比较,得出了布劳斯曲线优于麦克康纳尔曲线的结论,为合理选定高速环道的缓和曲线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匝道缓和复曲线的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缓和复曲线的套切特征入手,介绍高等级公路匝道曲线中缓和复曲线线型结构检验与坐标检验的全过程,说明采用二次浮动拟合获取缓和复曲线标准坐标的方法,同时以应用实例说明检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中阐述了新型竖曲线即缓和竖曲线的行车视距特性,通过对竖曲线缓和段及抛物线段长度的各种组合情况下的最小视距的研究,得出了凸形或凹形缓和竖曲线的最小视距和需要的曲线长度。依据AASHTO规定的有关停车视距的上限值,利用分析模型,建立了求解缓和竖曲线长度的示例设计图表。和常用的水平缓和曲线一样,缓和竖曲线可替代简单竖曲线用于纵断面线形,尤其对于坡度变化剧烈的纵断面线形。  相似文献   

10.
张凤兰 《东北公路》2001,24(4):87-90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有缓和曲线圆曲线的简便测设方法,利用一个测站点同时测设有缓和曲线圆曲线的中心线、内外边线,主点和细部点同步测设,并具有放样数据计算方便,操作简便点位精度高,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实用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