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修理(厂、段修)及引进国外机车车辆产品时,均执行GB146.1—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它已列入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之一,也是一个理论性的标准;为了实际可操作性,还应同时执行GB/T16904—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及机车  相似文献   

2.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及机车车辆限界检查方法》标准审查会在昆明召开本刊讯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及机车车辆限界检查方法》标准审查会于1996年12月4日~6日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科技司、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西南交通...  相似文献   

3.
铁路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均需符合GB 146.1-1983和GB 146.2-1983的规定.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以钢轨顶面为基准,在水平直线上垂直于铁路中心线、接近机车车辆限界的特定尺寸横断面轮廓.在此轮廓内,除了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建筑物和设备(站台、车辆减速器、路签接受器、接触网等)外,其他建筑物和设备不得侵入.  相似文献   

4.
机车车辆限界标准的制定一般基于各国铁路的运营及技术装备特点,由于我国非黏着制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国内限界标准对相关问题的规定不明确,制约了机车车辆的升级换代和新设备的应用。近年来,非黏着制动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对国内外现行的机车车辆限界标准以及非黏着制动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并对我国限界标准修订提出建议,为机车车辆和制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国内外机车车辆限界的计算方法及下部限界规定均有差异,其中,欧洲限界标准充分考虑了近轨道区域以及与轨面接触区域的部件空间,是非黏着制动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现有非黏着制动装置外形尺寸可满足我国限界标准的横向空间要求,但对于近轨面区域需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俄罗斯铁路限界标准的修订过程。通过扩大机车车辆限界,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用工程车辆也在同步增加。文章从我国现行的限界标准出发,对GB 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CJJ 96—2003《地铁限界标准》两种限界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工程车辆限界计算时的特殊性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阐述了接触轨受电方式车辆限界对车下吊挂设备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上运行的安全 ,防止其撞击邻近的建筑物及设备 ,线路四周必须有一定的空间 ,对于运行的机车车辆也要限制在一定的尺寸轮廓范围内。为此 ,铁路上规定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所谓机车车辆限界就是限制机车车辆横断面最大容许尺寸的轮廓图形 ,而建筑接近限界就是沿线建筑物及设备距轨道中心和距钢轨轨面的最小容许尺寸所形成的轮廓图形。机车车辆限界与建筑接近限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即安全空间 ,以保证机车车辆不会因运行中产生的正常横向晃动和竖向偏移振动而与沿线建筑物、设备相撞 ,另外 ,安全空间也为…  相似文献   

8.
针对接触式铁路机车车辆静态限界规存在测量精度控制较难、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和以PLC为主控单元,并结合测量计算机,研制机车车辆非接触式静态限界自动测量系统。在车辆的4个侧面分别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传感器以电机传动的方式实现对机车车辆整个横截面的自动扫描测量;借助激光跟踪仪测量精密靶标,建立轨道中心坐标系;通过系统校准,消除误差,融合所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求出截面各部分到限界的尺寸,完成静态限界测量。经现场实验验证,系统的测量精度达到0.5mm,实现了测量的高度自动化,很好地满足了机车车辆静态限界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时速250公里以下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研究》于2012年3月29日通过了铁道部建设司组织的技术评审。课题组围绕时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国内铁路行业内关于机车车辆动态限界的主要分析方法进行了概括,介绍了SDA_2型内燃机车动态限界所遵循的要求,阐述了该机车扫描动态限界的动力学计算和动态限界静态模拟试验的过程、计算公式和结果等,机车的扫描动态限界、翻滚角度和横向位移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有限差分法在悬臂梁弯曲计算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对接触网钢柱(以下简称钢柱)各横截面的惯性矩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作了简单分析,并用该方法对钢柱挠度进行编程计算,其理论计算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在钢柱设计时,用该算法可以快速确定其挠度是否合适,并及时进行调整。在生产中用该算法也可以分析钢柱主,副角钢厚度变化对整个钢柱挠度的影响,从而要求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使其外形尺寸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1概述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成组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但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切削加工、冲压和装配等制造工艺,而且在工艺设计、工装夹具等产品的零件设计,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富民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其主跨主缆由塔顶中点向两侧对称张开至桥面梁端两侧的锚碇,呈空间曲面状态。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天津富民桥进行3种不同主缆空缆初张力条件下成桥过程的模拟计算,研究空间索面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桥时,主缆初张力越小,在结构自重作用下主梁底部应力、主缆张力也越小、主塔应力与锚碇应力也越小,主缆初张力的大小对成桥时吊索索力的大小及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在活荷载作用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产生的主缆张力增量则越大,吊索索力增量也越大,即更多的荷载通过吊索传递到主缆,相应地主梁承担的荷载较小,主梁挠度、梁底纵桥向应力随主缆初张力的减小而变小。总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4.
盛银胜 《铁道车辆》2005,43(5):24-25
提速客车的生产标志着我国的客车设计、工艺、制造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提速客车上线运行以来,尽管没有发生重大行车安全事故,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转向架构架、摇枕裂纹,抗侧滚扭杆、横向控制杆、牵引拉杆座断裂等问题,对旅客运输安全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5.
铁路跨越式发展为铁路通信信号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推动铁路通信信号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给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2003年,围绕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的开发、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高速铁路认识的不断加深,作为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工程技术不断完善.此文从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特点入手,结合实际工作中编制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概算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就如何客观实际地编制接触网工程概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低温生活污水氨氮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折点加氯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加药量、pH值、反应时间等工况条件以及工程应用设施,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折点氯化的方法深度处理氨氮,操作方便,反应迅速完全,脱氮率高,出水氨氮1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机车车体调簧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车体二系弹簧支撑受力均衡分配问题,开发研究了车体调簧试验台。试验台通过计算机控制,对各个二系弹簧支撑力、各个弹性支点的综合刚度、弹簧压缩量等进行自动检测,并按照调簧程序,对各个二系弹簧座进行模拟加垫操作,最后给出各个二系弹簧座处的实际加垫量、各点的综合刚度、各个二系弹簧的实际承载量等。  相似文献   

19.
赵新军  何洪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307-310
分别采用试验与仿真的方法开展了增压器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的研究.首先采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了浮环轴承转速及运动轨迹的测试研究,完成了定性分析;进而根据评判参数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四角域”下的定量计算,并验证了分析结果.本研究为转子轴承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轨道整体刚度和阻尼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轨道整体弹性和阻尼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讨论了轨道整体横向刚度、横向阻尼及整体垂向刚度、垂向阻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轨道整体横向刚度对车辆系统临界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轨道整体横向阻尼对车辆临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轨道整体横向、垂向阻尼对车辆系统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影响较小,而轨道整体垂向刚度和垂向阻尼对车辆临界速度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还表明,车辆系统在弹性轨道条件下的运行平稳性优于刚性轨道条件下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