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敏 《汽车与配件》2007,(34):24-25
轿车车体制造是融合了冲压成形、自动装配生产线、机器人焊装及检测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过程。近几年来,世界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国际性合并不断加剧着汽车市场的竞争,开展轿车车体制造尺寸偏差控制研究正在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于洋 《汽车实用技术》2023,48(1):132-135
为提高动力电池总成与车身匹配精度,文章以新能源轿车车身动力电池安装孔尺寸偏差为分析目标,从建立局部安装基准,到运用二维尺寸链分析焊接不同层级误差累积,详细介绍了电池安装孔的几何尺寸和公差(GD&T)设计思路,并借助三维偏差分析软件 3DCS进行验证,保证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装精度,降低现场装配风险的同时提高装配效率。为后续项目在图纸阶段对关键孔位几何公差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汽缸套处于柴油机的心脏部位,是一个重要的精密零件。如果汽缸套安装不正确,不仅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工作性能,而且还可能引起汽缸垫冲坏、汽缸进水和汽缸套断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为了提高柴油机汽缸套的装配质量,在汽缸套安装前后需要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汽缸套安装前的检查1  相似文献   

4.
某新款载货车开发总装配过程中,驾驶室与底盘装配后出现驾驶室歪斜,驾驶室后锁止机构与底盘后悬置出现干涉。通过对相关螺栓群,栓孔间隙调查,绘制尺寸链,分析影响驾驶室装配歪斜的主要因素,包括功能尺寸、定位、累计误差,通过建立微三角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及对计算结果测量验证,提出在总装工艺中解决方案及产品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6.
为解决整车试制阶段,在检具和支架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情况下,活动件(电动玻璃升降器系统、车身铰链系统、雨刮电机及连动杆系统和天窗系统等)尺寸控制分析困难的现状,应用DMU(Digital Mock Up,数字装配)运动机构动态仿真技术,通过对活动件开合角度的调整,结合现有的三维测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车身试制阶段,活动件尺寸分析困难的问题。活动件尺寸工程上的DMU应用技术,可以实现整车试制阶段活动件尺寸精准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维公差分析软件3DCS对某发动机各附件带轮进行了装配偏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各附件带轮相互切线与理想平面夹角公差均不能满足设定目标要求.依据分析结果对超差率较大的零部件尺寸及公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各附件带轮的总超差率明显减小,满足公差要求,解决了该发动机前端轮系装配偏差造成发动机噪声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尺寸与公差的定义和实现,决定了产品精度和品质。汽车研发过程中,如何定义车身规格(主要是间隙和段差),如何分配公差,如何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尺寸精度控制等,都对汽车车身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DTS(整车车身精度)定义、公差分配、冲焊尺寸控制、装配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和保证等做了阐述,探讨了提高车身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曹倩 《汽车实用技术》2021,46(5):166-168
本文围绕某车型前盖和翼子板平整度虚拟分析超差展开,利用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建立尺寸仿真模型,模拟工装装配过程,计算前盖和翼子板平整度超差概率及各影响因素贡献量.通过优化车身工装定位点的位置,结合车身GD&T图纸相应公差调整,最终有效改善了虚拟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依据尺寸链对车身结构进行分析,构建影响车身外观尺寸达成的车身功能尺寸,通过尺寸链结合现生产实际的车身数据质量对车身功能尺寸进行分析,计算影响功能尺寸达成的设计结构,工艺规划等影响因素。通过对工装结构的优化,设计出更优的工艺方案,实现尺寸链链环的缩短,保证功能尺寸的达成,进而保证白车身外观尺寸质量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宁水根  黄键  张勇  陆勇 《天津汽车》2012,(2):22-24,55
为了提高四连杆机构的设计效率,运用AUTOCAD二维空间运动仿真动态检验行李舱门各个部件和机构之间是否存干涉问题,并在检验干涉的过程中修正该四连杆机构设计参数,直到得到合理的机构设计参数。在满足四连杆机构设计参数合理及满足行李舱门在不同状态的要求下,通过对行李舱四连杆机构的力学分析确定出油气弹簧合理的伸展力大小和铰支点的位置,继而计算出行李舱门开启的最小力,从而获得具有较好运动力学特性的四连杆机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论述如何根据法规和汽车灯具造型的可行性,通过设计方法,关注设计要点,实现汽车后组合灯位置灯(LED光源)在应用场景的动态效果。此功能包括位置灯光源、MCU(光源控制器)和BCM(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和光源控制器在一定条件下驱动位置灯光源,使得位置灯光源以一定的程序进行点亮,使得后组合灯的点亮效果更时尚灵动。希望所阐述方案的工作原理和逻辑方法,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后置发动机客车机舱空间温度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和不同工况的转鼓试验台试验,实测了不同环境、不同整车负载情况下,后置式发动机客车机舱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环境温度、机舱内的温度、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等参数对发动机出水温度、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机舱温度的整车冷却系统沸腾风温评价指标,为后置式发动机客车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发在上海桑塔2000型轿车开发过程中,为解决行李箱盖铰链断裂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试验方法。通过对零件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的分析,以及对道路上氖要集数据的分析,结合液压伺服设备组建了疲劳强度试验台并确定了试验条件,最后对零件进行了强度对比试验和使用寿命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载货汽车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法规,分析了该装置的现状,进行了碰撞理论研究和相关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作者自主设计的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主要尺寸的设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桑塔纳轿车后桥等效刚度分析及测量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桑塔纳轿车使用中发现,其后桥刚度特性的改变,引起该车后悬架刚度特性的变化,从而显著影响它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从该车的行驶过程中后桥的力学特性入手,详细分析后桥的受力变形特征,简化出能全面反应车桥受力作用的刚度参数,为悬架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考虑后桥刚度参数的试验测量,探索其实际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为后桥刚度的测量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戴晓燕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2):176-179
三排座 SUV 满座时的行李箱空间十分有限,如何合理设计至关重要。根据美国汽车工 程学会及国标对行李箱空间的定义,对比市场上主流的三排座 SUV(包括新能源车型)的行李箱空间尺寸及实际储物能力,提出了三排座 SUV 行李箱空间的客观目标设定推荐表,为新 车型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装配质量的关键部件车门的加工质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分析了安装密封条前后车门外板在X向和Y向的变形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车门制造精度与理论值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进行工装调整。车门在安装密封条前后在X向和Y向存在着较大的变形,说明车门的刚度存在着薄弱环节。这对控制轿车车门装配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W4—60液压挖掘机后桥壳端部断裂的现象,分析了其产生断裂的原因,提出了修复工艺措施以及在制造和使用该机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乘用车设计该汽车的后轴,并利用HyperMesh建立该后轴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运用LS-DYNA对该后轴进行冲击分析,得到该后轴的变形图及及应力值。通过对该后轴进行冲击试验,符合有限元模型的最终结果。最终为后轴设计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