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制约单条线路运能提升的主要瓶颈是折返站的折返能力.以实现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远期100万人次运能为目标,分析列车折返能力.基于图解法对折返站的站前单渡线折返、站后单渡线折返、站前站后交替折返和站后双渡线交替折返这4种折返方式的折返时间、折返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根据不同的折返能力对线路运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介绍 INNOVIA 300 跨座式单轨系统车辆、道岔和信号的主要特点和性能参数。针对芜湖单轨交通 2 号线万春湖路站至梦溪路站区段线路,建立多质点列车模型进行列车牵引仿真计算。在列车牵引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根据站前、站后折返的作业流程进行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下的折返运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 R100 m 渡线和 R69 m 渡线的站前折返发车间隔分别为 128.7 s 和 132.6 s,站后折返发车间隔分别为 80.4 s 和 83.5 s;停站时间直接影响发车间隔,当停站时间不超过 65 s 时,站后折返时间均满足远期 2 min的发车间隔要求。利用 INNOVIA 300 跨座式单轨系统良好的折返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能,缩短乘客等待时间,并为线路的运营组织和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套跑运行时,大交路列车与小交路列车的晚点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文章基于小交路折返站采用站前单渡线侧进直出折返方式,根据列车折返作业流程,分析不同列车不同程度晚点下的行车调整制约点,建立列车晚点行车调整模型,提出相应行车调整策略,为行车调度人员在应对列车晚点情况下高效组织行车提供最佳决策。以厦门地铁3号线为例,探讨列车晚点下行车调整策略应用实施方案,相关研究对大小交路套跑晚点分析及行车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终点站两种折返方式的利弊分析及折返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站前折返与站后折返的适用条件 站后折返,列车基本固定使用一条与出发正线连接最近的折返线折返,另一条折返线可作备用。站后折返不像站前折返受列车到站或出发的干扰,折返能力较大,较规范规定的远期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不少于30对列车能力有较多储备。如果客流来向不在车站尾部,尾部不受建筑物的干扰,地质条件又较好,一般应优先考虑站后折返。反之,如乘客大部分在车站尾部,或尾部受建筑物(基础)或地质条件限制,则应采用站前折返。站前折返目前有深圳的罗湖站、广州的西朗站、香港的东涌、柴湾、油赤地、中环4个站。……  相似文献   

5.
列车在车站的折返能力,是决定系统能否实现最大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地铁6号线远期最大通过能力为30对/h,列车采用B型车8辆编组,列车长度160 m。起点五路居站受车站站位工程条件的限制,在站前设交叉渡线,列车通过站前交叉渡线折返。为了保证五路居站的折返能力,对站前交叉渡线采用12号道岔和常规9号道岔两种方案,从折返能力、工程规模、检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给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些轨道交通折返站轨道布局特殊以及列车折返时间较长等问题,以上海轨道交通某折返站为例分析列车折返时间的优化方法。在对该站道岔位置、道岔解锁条件及侧防条件进行安全分析的基础上,修改了该站的联锁条件,从而提高了该站的折返效率,优化了该站作为临时折返站时交路的运营间隔。  相似文献   

7.
列车折返过程是影响列车折返能力的关键因素。以基于车地通信的传统列车控制系统为比较对象,阐述了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显著优点。结合实际车站情况,在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模式下,仿真计算了采用不同列车控制系统时的列车折返能力。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时列车折返能力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5号线滘口站折返能力已达极限,无法通过增加上线列车数量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客运需求。在保持滘口站原有站前折返方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道岔侧向通过速度、调整进站信号机位置、优化进站进路的自排触发点等措施,使滘口站站前折返间隔由原来的136 s缩短至115 s,提升了滘口站折返能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折返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岛式车站列车折返过程的分析和折返时间的计算,初步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折返的一般特点和折返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两端多为曲线,受曲线控制,折返线距离站台较远导致折返能力较低,不能满足行车组织要求。为解决站前直线段长度不足以设置折返渡线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站前区间线间距设置单渡线或交叉渡线进行折返的方案。通过对不同线路偏角、不同道岔型号、不同车辆编组的站前单渡线计算,结合单股道技术作业流程,站前单渡线折返能力可达13~20对/h;通过对不同道岔型号、不同车辆编组、不同车站区段线间距的站前交叉渡线线路计算,结合双股道技术作业流程,站前交叉渡线折返能力可以达到19~25对/h;对于直线电机地铁及其他采用短编组的中低运量系统,折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站前折返虽不是目前地铁终点站常用的折返站型,但在场地受限等情况下,亦是解决列车折返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单股道的侧进直出、直进侧出折返作业以及双股道折返作业的技术过程分析,总结上述作业的折返能力计算公式,认为折返能力大小均与进路办理时间和进出站时间有关,单股道折返能力还与列车的停站时间有关,同时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取值、计算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种折返站采用不同道岔号码的折返能力进行计算比较,对如何提升折返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轨列车折返能力计算与加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证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是决定列车折返能力的基本参数,提出折返出发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分析采用特殊列车交路对折返出发间隔时间的影响,并针对影响折返出发间隔时间的因素提出加强列车折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十号线万柳站的折返作业间隔时间为117s,折返能力紧张。本文论述了两种提高折返能力的改进措施:调整岔线结构和改变折返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列车在中间站折返时的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方案及选用时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能力是否适应是采用特殊交路方案的充分条件。重点对采用特殊交路时的中间站折返能力与线路通过能力损失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在采用特殊交路时可供采取的扩能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客运服务优质性、运营成本、行车组织的安全性与灵活性、折返能力和远期发展等主要影响因素,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采用大小交路运行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了四种可能的运行大小交路的方案,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四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运行大小交路的最优方案:小交路路段为中春路站——杨高中路站,大交路路段为松江新城站——杨高中路站。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组织特点,结合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上冲站(起点站)的设计实例,对车站折返能力的计算要点进行了分析。从车站的折返配线型式入手,在分析影响有轨电车车站折返能力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有轨电车折返作业过程及详细的折返作业时间计算要点,并将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车站折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折返能力已经成为限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其原因是在车站设计时,对折返站在运营过程的运输调整的灵活性和远期能力的适应性考虑不足。以柏林、巴黎、伦敦、莫斯科和上海等5个城市、共62条线路、100多个终端折返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终端折返站的常见折返站型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不同城市折返站的选型规律和特点;然后从建设成本、能力适应性、运营灵活性和发展适应性方面对不同折返模式的站线布置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了两个在能力适应性和发展适应性上具有参考意义的混合折返站型;最后提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型选择和配线设计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主要以地面敷设为主,与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应按照施工现场的地形情况,综合考虑远期线网发展、运营灵活性、经济技术、客运业务、折返能力、施工难度等因素,合理设计折返线方案。根据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分析了有轨电车起终点站折返线的型式,探讨了有轨电车折返线的设置原则,提出了折返线长度和安全距离计算方法,并以某工程中的参数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道岔是用于列车转线的重要轨道设备,也是轨道上的薄弱环节。正线上的道岔一旦发生故障,将对地铁正常运行、折返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文章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情况,探讨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提出处理流程和行车组织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