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理的充换电方式是超大型全自动集装箱AGV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洋山四期对多种充换电方式进行比选后,采用整体更换电池方案。对超大型全自动集装箱码头AGV电池更换站的方案进行了比选,并结合洋山四期码头AGV换电站的设计理念,对原设计方案加以优化与改善,从而得到最终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AGV换电调度是决定水平运输系统效率的关键点之一,为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导引小车作业效率和利用率,要综合考虑AGV当前电量、时间矩阵、换电站的排队状态等因素,在保证码头作业任务按时完成的情况下,完成AGV的换电作业,保证自动化码头作业有序、持续进行根据自动化码头的设计要求,水平运输是衔接岸边船舶作业与堆场作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充换电站内动力电池箱的利用率,本文综合考虑船舶电量需求、船舶航行情况、岸线资源、航运需求等因素,以配置动力电池箱的数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船电分离新型运营模式下电动船舶充换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模型,获得最佳的充换电站布局位置和站内配置的动力电池箱数量。最后,通过对7航线站点船舶运输工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赤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在落实《“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招商港口战略的过程中,计划对其港内的141辆燃油牵引车进行分阶段纯电动化替换。根据纯电动牵引车的结构特点和作业续航能力,结合码头实际生产需求和当地电费政策,详细探讨换电站、充电桩、流动换电车等3种主流的电能补充方式。通过全面分析成本、效率等关键要素,并针对码头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出建设换电站并结合低谷期充电的推荐方案。这一方案旨在助力赤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实现绿色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在港口行业的广泛应用,为地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水上运输方式、货流量、往返航次、年货运量、营运指标等要素,结合某内河纯电集装箱船设计方案,定量分析内河纯电集装箱船的续航力选择、换电方式和投资回报等与营运相关的技术经济论证内容,为今后内河电池动力船的开发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表明,通过在长江沿岸合理位置建设换电站,电池动力内河纯电集装箱船在长江干线营运规模化应用后,相对常规燃料船型具有较大的营运成本优势,整体换电模式是对船东和电池供应方都较为有利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动力系统及电池充电方式选型的问题,采集了柴油内燃机、铅酸电池及3种锂电池的应用性能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得出锂电池动力方式在新一代自动化码头水平运输系统的应用优势。针对我国已经投产应用的集装箱AGV换电池充电方案、机会充电方案、浅充浅放式循环充电方案,从建设成本、作业效率、安全性能到绿色港口建设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浅充浅放式循环充电方案的应用优势与经济效益,为其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系统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设计制造的一艘总长77.5 m、型宽11.4 m的多功能远洋渔船为目标船型,介绍了该船在不同鱼种捕捞作业工况下的电力负荷。进一步介绍了该船的电站配置情况;通过不同配电方案的比较,确定了主电站电制。希望为同类型负载的船型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电站作为舰船电力的来源,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在航行过程中至关重要。如何保证舰艇电力供电及其监控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是舰船电力系统科研设计、保障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某舰艇电力供电及其监控系统基本情况,通过对实船自动电站情况验证分析,在不改变原电力供电及其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增加“主电网失电,自动起动主电站备用机组”的改进性设计方案。方案能有效的提高主电站监控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和保证舰艇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王乐  于再红 《船舶》2014,(4):1-5
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是当前海上油气生产的主力装备之一。文章从平台主流发电机组的配置模式、主发电机选型论证和电站配置方案论证等多个方面对双燃料电站配置方案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各种方案的作业现实性、技术成熟性、成本经济性、设计合理性和稳定耐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到了使用装配BI-FUEL系统的高速柴油机组电站的方案是最适合作业于南海北部湾边际油田或类似油田的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力推进的船舶中,推进系统是作为主要负载直接连接在船舶电网上,推进负荷的突变和电网结构的突变可能引起柴发机组过载、电网震荡甚至全船失电,此时船舶会面临失控的危险,甚至会倾覆,因此推进控制系统必须要与船舶电站进行协调控制,确保船舶电站的稳定和安全。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来引入功率限制的控制策略,并分析其实现过程和可行性,最后通过一些试验证明此方案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某型船舶设计时,为满足安全返港要求,设计了前后双电站。这样的设计使电站PMS功率管理系统功能变得十分复杂。而该船在出厂以来,一直存在船岸电转换时全船失电的重大缺陷,文章对该设计缺陷进行介绍,分析原因,找出排除方法,分享排查经验,对类似船船岸电自动转换功能改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轴带发电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技术方案做简单的介绍,以配置轴带发电机的某超大型油船(VLCC)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机转速与轴带发电机可输出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设计了固定负荷率和负荷均分两种轴带发电机在电站中的管理方案,可为类似配置船舶电站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大型全自动集装箱码头AGV锂电池选型问题,就国内外锂电池的发展及优劣势进行分析,并针对洋山四期AGV特有的工况及布置模式进行方案比选,最终选择GSY LIM50H-12 15S10P锂电池。该电池既满足AGV连续8 h运作的要求,也满足在电池组内安装散热装置、以防电池过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流程和作业调度问题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试验,采用AGV先到先指派策略,在不同箱任务数量、AGV数量和ARMG数量情况下,分析传统AGV和顶升AGV 2种工艺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求解的适应度函数值进行对比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AGV数量和ARMG数量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可提高码头整体装卸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林翔 《船舶》2019,30(4):81-86
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入并推广船舶岸电技术已十分迫切。文章首先介绍船舶靠港传统燃料供电模式的缺点,提出环保岸电供电模式的优点,并简述和分析国内外船用岸电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其次介绍和分析岸电供电系统的概念、分类、比较等,并阐述船舶侧岸电系统供电方式、基本原理;继而进一步研究船舶侧岸电系统供电基础设计及关键技术,并结合一型2 500标准箱集装箱船的岸电系统设计方案、设计要点,以及不同供电方式的各指标对比,说明2 500标准箱集装箱船的电站管理操作步骤及实现岸电和发电机组并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舰船电站监控系统,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改进分布式网络测控技术设计舰船电站监控系统。舰船电站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包括电能计量芯片选择、电参数采集电路设计与通信接口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舰船电站测控模块。通过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基于改进分布式网络测控技术的舰船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舰船电站监控系统相比较,设计的舰船电站监控系统极大地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充分说明设计的基于改进分布式网络测控技术的舰船电站控制系统具备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杜蕃 《港口科技》2012,(3):35-37
为了缩短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场桥)的钢丝绳替换时间,为此,设计了新型的钢丝绳固定装置,采用了新的换绳工艺。分析了影响钢丝绳换绳时间的原因。介绍了钢丝绳固定装置改造的具体办法和装绳工艺的改进。运行实践证明,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低坝枢纽泄洪闸布置对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嘉陵江沙溪电航枢纽水工模型试验,针对低坝枢纽电航分岸布置的情况,分析了原设计方案泄洪闸紧邻电站一侧布置时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泄洪闸分别紧邻电站与船闸两侧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泄洪闸分侧布置可有效地改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张洋  徐新成 《水运工程》2018,(1):220-223
大直径钢圆筒凭借其特有的优势被应用在大型人工岛护岸项目中.以某大型人工岛项目为例,针对浅插法大直径钢圆筒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方案比选.通过对振沉方法、纠偏方式、振沉顺序等技术方案的分析对比,总结出浅插法大直径钢圆筒在换砂基础中应用的主要工艺:点振法振沉工艺、起重船纠偏工艺和顺、跳打振沉顺序.  相似文献   

20.
刘文山  吕孝铭 《船舶》2006,(6):27-29
为保障电力系统供电的生命力,一般舰船都设有两个电站或多个电站,向全船负载供电。通过对电力系统冗余设计、电气设备布置、损害管制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多电站供电网络是冗余设计的结果,实际运行不需要环网供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