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9,(5):627-632
化工机械设备种类多样,以港口常压储罐为例研究其风险影响。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储存货物通常具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毒性等危险特性,一旦发生泄漏失效,可诱发造成区域性生产安全事故。从"通用、机械、工艺、技术"四方面系统构建储罐事故发生可能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识别出"设备腐蚀性、使用年限、设备复杂性、管理水平"是影响储罐失效的关键因子。文章以天津港南疆港区南疆石化小区为例,基于区域定量风险评估QRA计算结果,应用Phast Risk中的Extended Risk模块进行储罐风险贡献率排序,通过对区域风险贡献率高的储罐实施合理管控,针对影响失效的关键因子进行修正,降低储罐失效概率,最终通过合理调控将危险货物储罐区安全风险水平从"不可接受区"降低至"可接受区"。  相似文献   

2.
刘啸  宫吉超  韩均 《水上消防》2023,(2):151-154
原油储罐检修因其作业涉及特殊作业种类多、安全风险高,已成为港口行业安全管控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以山东港口日照港油品码头有限公司33万立方米储油罐检维修为例,从储罐检维修及安全控制两方面入手,强化检修作业过程本质安全控制,将整个检修流程分为退罐、清洗、检测、维修、保温防腐、投用六个环节,对各作业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控制逐一分析,并总结检修作业开展以来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风险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特点,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及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其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单船动态风险评估模糊推理系统的设计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航船舶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分析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风险因素,构建了船舶风险评估模型,定义了各项风险因素的隶属函数,并参考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推理规则.按照建立的模型,在MATLAB平台上运用模糊推理系统构建风险评估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在航船舶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实例证明,该系统能够合理地评估在航船舶的整体风险水平,为驾驶员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板桩码头是沿海港口主要的结构型式之一,为了寻求、分析及预测板桩码头存在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对板桩码头展开总体安全风险评估。依托京唐港23~#~25~#多用途泊位工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评估指标和权重进行计算。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风险等级,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供类似港口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6.
港口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港口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综合安全评估等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港口重点水域中船舶通航、靠离泊、锚泊等作业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包括气象、水文、通航环境、船舶本身及辅助作业条件,并对其风险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进而提出风险处置的基本途径.通过该方法结合上海港外高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进行应用分析,提出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港口建设飞速发展,石油、化工品的储运在其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危险品的储运安全已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内浮顶储罐因其在降低物料损耗、减少火灾危险性以及满足环保要求等方面较其它形式储罐更具优势,在石油、化工企业被广泛使用。但内浮顶罐因其自身结构的特性在储存、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隐患,储罐因浮盘故障导致险情也时有发生,给企业消防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对内浮顶罐结构、使用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更为合理的管理模式,降低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珠江口大型船舶安全引航,针对大型船舶进港过程中的高风险航段进行管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港口水域引航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引入未确知测度数学模型,采用Copula函数测量风险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建立基于未确知测度的港口水域引航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大型船舶的实际进港多个场景,对珠江口引航过程进行量化评估,揭示相对显著的重要航段引航作业风险态势特征。实例验证表明:大型船舶在珠江口进港引航中,船舶在引航中后段的风险程度为中等;潮流是影响船舶引航风险态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液化天然气(LNG)罐柜船舶进江靠港作业是水上运输的重要环节,有必要采取科学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借鉴海港LNG罐柜水运风险和安全保障措施,并结合长江港口通航环境,系统分析LNG罐柜船舶航行、停泊装卸和应急锚泊等作业风险,进而提出进出长江内河港口不同航行阶段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港口储罐区特大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比较相关风险因素的危险性大小,根据三类危险源理论和环境敏感性,对港口储罐区特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进行对比,建立AHP评价模型,经过专家打分和计算,得到相关因素的权重大小。层次分析的结果表明,危险性较大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依次为:应急体系设计不科学,与生活区距离近,人员技能培训缺失,人员操作失误及与航道距离近。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小型木质海洋渔船安全事故风险,构建小型木质海洋渔船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影响渔船安全的渔船因素及其船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模糊AHP-DEMATEL评价方法建立小型木质海洋渔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糊AHP-DEMATEL方法评估结果与专家的主观判断结果较为一致,建立的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型木质海洋渔船的安全风险状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风险评估与船舶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方荣 《世界海运》2013,36(2):20-24
国际海事组织为加强对航运业风险的控制,以及为使规则制定更具备科学性,引入了"综合安全评估"方法,并逐步将"风险评估"的概念引入到船舶的安全管理中,要求对认识到的影响船舶、人员和环境的风险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从严谨科学的综合安全评估到船舶安全管理更需要便于执行的船舶风险评估。结合国际公约、指南和我国法规的要求,以及船舶营运的实际情况,提出简化的风险评估量化模型以及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程序,以求实现船舶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加强对船舶安全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靶场试验风险,探讨了试验风险辨识与评估的基本程序步骤,从风险因素分析入手,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在概述现有溢油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潜在优势,详细介绍其构建方法,并以舟山岙山石油储运库区为例进行应用示范。建立适合的溢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立评估模型的因素集和评估集及各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建指标体系进行逐级评估,得到模型综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在设定作业情景下,岙山库区综合溢油风险介于较小风险与中度风险之间。通过对各级指标风险值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识别其中的重点潜在溢油风险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溢油风险防范建议。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能为岙山石油储运库区及其他存在多风险源的海域的溢油风险评估与防范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珠江航道水上交通风险的自动识别,开展珠江航运的风险评估,根据珠江航道的风险特点,应用FAS方法,分析了自然环境条件和水运环境对水上交通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珠江航道水上交通风险识别与交同安全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6.
夏庆  申瑞婷 《水运工程》2020,(10):95-98
针对大型石化港区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评估层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措施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构建了以风险特征、风险防控能力、区域应急能力等为基本指标的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安全风险计算数学模型。结合国内大型石化港区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安全风险分级划分标准,最终实现了对大型石化港区区域安全风险水平的量化评估。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典型大型石化港区的安全风险评估,得出其区域安全风险为等级Ⅲ(较大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广州小虎港区5个码头分别建立改进的溢油风险指数模型,对比改进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风险矩阵法评估结果,5个码头风险评估结果在风险矩阵中无明显差别,而使用改进的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为明显,认为以码头溢油风险指数作为指标的评估模型更适合港区的溢油污染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陈维 《港口科技》2010,(8):31-34
对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进行评估,提高预防能力,对确保港口生产、保护城市安全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了近10年来上海港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提出了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评估的步骤、等级确定和评估标准。提出了加强船舶污染事故预控能力的对策。以最大程度地消除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9.
胡艳华 《港口科技》2021,(3):1-5,21
为推动世界一流港口本质安全建设,强化港口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提出覆盖人本安全、本质安全、运行安全和管理创新等4大领域的港口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创新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港口企业从业人员岗位安全胜任力评估体系、港口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分析和容限能力评估技术、港口大型起重机械抗风性能评估和风速监测报警信息化系统、港口危险货物储存装...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调查研究海事主管部门和港航企业对海冰预警产品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技术,建立可用于中国北方海域冰区航行船舶的风险预评估模型。使用ENVI软件对NASA的海冰卫星遥感实况和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冰预报信息进行再处理,提取有关海冰密集度和厚度信息作为风险评估的背景场,进而提出冰区航行船舶风险状况动态评估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仿真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动态、直观、有效地给出我国北方海域冰区航行船舶未来的风险状况,可作为保障船舶冰区航行安全的辅助决策产品,供海事主管部门、航运企业和港口生产调度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