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元双公路为例,在分析工程特点、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措施和植物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措施实施后,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取得了生态修复的目标。此研究结果对于山区公路建设中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探讨了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引出生态公路的概念。探索了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且适合国情的生态公路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飞李锐  杨勤科 《公路》2003,(8):148-152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很大。基于4条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修建公路所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都远大于沿线的初始侵蚀量,弃土弃渣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是公路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主体。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公路建成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作用后,公路沿线的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经过一定时间,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与公路减少的水土流失达到平衡,公路开始发挥水土保持作用。一般来说,区域水土流失越严重,公路建设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越大,达到平衡的时间也较短。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用地的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明了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论述了生态恢复的必要性 ,介绍了几种生态恢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公路网的扩大,公路建设运营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的。文章主要以中国为例,探讨中国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发展历程、内涵及实践。  相似文献   

6.
《路基工程》2005,(4):23-23
铁道部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工程师大会“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论坛”上表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和工程试验,现已攻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高原铁路建设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山区公路施工、营运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点与措施,并对国内外公路建设生态保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9.
云南普炭公路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路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扰动,破坏地形地貌,自然植被消失,将会引起水土流失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本文以普炭(普者黑至炭房)公路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地质地貌及周边植物特性,阐述了普炭公路水土流失原因和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原则,针对普炭公路现状设计运用挡土墙工程、工程手段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植被复耕等水保与生态修复措施,为公路建设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及其周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与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方成 《路基工程》2009,(4):108-110
阐述了生态公路的基本内涵,对生态公路与常规公路在设计方面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公路的实现途径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公路环保现状 ,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指出公路建设应从设计、审批、施工各方面认真做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工作 ,这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针对脆弱环境下山区公路具有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特点,综合应用公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3S"技术和数学理论方法,正确合理地把握山区公路选线与环境、地质灾害的关系,以期从公路工程建设的源头上减轻公路选线对脆弱环境的影响,减少或避免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昌敦虎  陈济丁  孔亚平 《公路》2005,(6):130-13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冻土退化而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文章利用“建没项目——生态环境要素”矩阵,在分析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各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得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为:植被、野生动物及其生境、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土流失和冻土层。  相似文献   

14.
黄泛平原盐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公路建设势必对区域内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影响。结合滨(州)-德(州)高速公路的建设,建立了黄泛平原盐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脆弱度指数EFI评价滨州段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认为,无棣、沾化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为严重脆弱,阳信县生态环境脆弱性为中度脆弱。建立了公路建设对脆弱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影响程度指数CI分析了滨德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域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滨德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域300 m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盐碱荒草地林地农田园地坑洼水面。  相似文献   

15.
李文君 《交通科技》2013,(Z1):137-139
低碳绿色公路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公路,为推进低碳绿色公路建设,镇江公路部门积极探索低碳生态理念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主动实践低碳公路、绿色交通。文中结合镇江公路低碳生态建设实际,对目前低碳生态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公路低碳生态建设的价值与重要意义,并对实施公路低碳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景观设计的具体情况,阐述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公路景观生态设计与传统公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区别,从节约资源、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文化生态与文化多样性以及公众参与等5方面分析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将文化生态的概念引入公路景观设计中,并对公路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生态与文化多样性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蒙古省际通道通辽至赤峰建设"生态型"高速公路的工程实例,阐述了生态公路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亮  刘国东  蹇依 《公路》2007,(12):119-123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沿公路呈线形分布,在时间上与主体工程具有高度同一性。在对213国道郎川段(郎木寺至川主寺)所处的高寒地区进行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搞好高寒湿地区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技术在高速公路临时用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由于穿越南岭重丘区,地形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深挖高填路基,大规模的施工活动也产生大面积的临时用地,仅在太和互通范围内就需设置3个大型弃土场。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路基边坡的生态防护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大面积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却尚为薄弱环节。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太和互通3号弃土场为例,开展弃土场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造价较低。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探索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生态公路概念。通过生态公路的设计实例,指出生态公路的内涵,并着重对河流沿岸生态公路提出设计重点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