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融合是目前遥感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中分析了传统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提出了采用基于多分辨率的小波分解技术进行多源图像融合的方法.它将高分辨率图像的小波系数添加到多频谱(低分辨率)数据上,再将全色图像小波变换的高阶系数添加到多频谱图像的浓度组件上.实验表明,此方法切实可行,能使低分辨率图像的信息提取与利用接近于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磁的车型识别模糊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由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检测获得的地磁曲线视为车辆磁偶极模型的映像,通过分析车辆地磁曲线的峰值、峰谷比、峰值时间、谷值时间、车身长等特征的选择和提取,建立相应车型特征向量;然后,依据各类车型特征,应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特征描述和模糊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的车辆检测与车型识别流程和车型识别分类算法;最后,通过一组实际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的分类结果,比较了4种模糊数据融合算式的差异,证明了车辆识别分类算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九胜  周成  柳立  邓小惠 《公路》2020,(7):232-236
本研究结合甘肃省公路管理局互"联网+道路养护平台"建设,向外部提供各类数据接口采集多源数据,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转换形成数据源层,作为道路资产数字化架构的基础。按照业务需求及业务链条进行数据交换,以数据库为支撑进行道路资产各类信息及属性的可视化展示,用于基础数据管理及养护数据的管理,为后续养护平台科学决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度图像的复杂环境下智能车辆道路边界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智能车辆在一些常见复杂环境下的道路识别,传统的预处理过程要对图像进行二值化,造成大量有用信息的丢失.文中直接利用灰度图像上道路边界的灰度及其梯度信息,构建基于小块统计的目标函数,用于评价道路边界的拟合质量,起到滤波的作用,有效地剔除复杂环境下的各种不规则纹理噪声.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光照条件和树木阴影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准确地识别直线或弯曲道路边界.同时由于无须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应用K-L变换将SPOT-5多光谱与全色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并将预处理后的影像采用基于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道路信息提取。试验结果表明:K-L变换法在消除模式特征间的相关性以及突出差异性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基于K-L变换遥感融合影像的道路信息识别效果良好,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6.
肖国峰  张蕴灵  杨璇  郭丽丽 《公路》2020,(10):18-2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的交通量也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基于遥感影像的路面健康检测和识别工作尤为重要。试验基于GF-2遥感影像数据,构建光谱指数和灰度共生矩阵,增加路面材质类型识别的波段因子,结合BP神经网络筛选最佳波段组合,利用SVM分类方法实现道路路面材质类型的识别。结果表明,基于最佳波段组合的道路路面材质识别结果均优于基于原始影像和主成分分析影像的识别结果,识别精度满足要求。该方法可快速、高效识别大区域的道路路面材质类型,为道路的路面健康检查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标志识别的检测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深度学习网络。其采用双向特征融合网络,引入较少的参数来实现更多的特征融合,并基于中国交通标志数据集计算瞄点框。通过与基准网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深度学习网络的检测性能更优,从而验证了改进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智能驾驶技术已经成为智能车的重要开发领域,这一技术实现的关键就是对车辆精确的环境感知,对周围物体进行准确识别,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事故,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起关键性作用。目前,单一传感器不能满足复杂工况下的路面识别,基于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MSIF)可以提高检测效率,改善单一传感器检测不精确的缺陷,文章先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实现多传感器的时空同步,对识别的物体进行检测判断,确定前车。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利于提高汽车安全行驶性能,可以准确、实时地识别前方车辆,满足多工况下的前车识别。  相似文献   

9.
将光学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以识别道路前方车辆.首先根据光学图像信息进行保守识别以初步确定车辆目标.在对相应的红外图像进行通道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温度场信息提取车辆目标特征以构建车辆验证函数.以车辆验证函数值为依据建立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分类器,对光学初识别中得到的车辆目标进行验证,从而成功实现了光学图像与红外图像的信息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红外热图信息在光学图像保守识别的基础上剔除误判目标,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隧道内交通监控视频的低分辨率以及光照不均匀导致的再识别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车辆再识别方法,通过充分利用车辆的各种有效特征信息提升车辆再识别精确度。首先,将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嵌入到YOLOv5模型的骨干网络卷积层,同时采用CIoU损失和DIoU-NMS方案,提高车型检测准确率;其次,使用改进DeepSORT的表观特征提取网络和ResNet网络,分别获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 DCNN)特征和车型ID特征;再次,将车型特征、DCNN特征及车辆ID特征使用加和表示层进行融合,形成可鉴别身份特征,以提高车辆再识别精度;最后,基于Softmax交叉熵损失和三元组损失设计指标函数并进行学习,对学习结果进行重排序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并将算法在公开数据集VeRi776、VehicleID和自建数据集Tunnel_Veh4C进行训练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提出的Rank-1、Rank-5和Rank-10识别准确率以及...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难度大、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GGU-Net++的遥感影像路网检测方法。首先基于VGGU-Net框架构建了编码器-解码器网络;其次,设计了一系列嵌套、密集的卷积块,用以缩小编码器与解码器特征映射之间的语义差距。节点之间利用跳跃连接填充了具有多个卷积层的密集卷积块,其层数取决于金字塔等级;并在2个卷积块之间设置1个串联层,该层将同一密集块前一个卷积层的输出和浅层的上采样输出进行特征图融合。同时,使用深监督策略保证网络模型的修剪程度和速度增益。在网络训练过程中,这种相似语义特征图的跳转连接可以简化优化操作,提高网络训练性能。最后,利用遥感影像开源数据集——马萨诸塞州数据集进行算法的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VGGU-Net++网络与现有同类方法相比,获得了更好的性能表现,在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和IoU方面分别达到了88.1%、87.1%、88.5%和77.9%,能够实现城市、山区、直线、弯曲道路场景高维、复杂、抽象特征的自动提取;此外,检测结果能够减少干扰,降低误检,保留更多道路细节信息,得到更加完整、清晰的路网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旅行时间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支撑.研究了利用多源数据预测城市信号控制主干道旅行时间的方法.以2015年8月某路段的视频检测器及微波检测器的2种数据为基础,采用回归拟合的方法探究信号控制主干道路段旅行时间与断面流量之间的关系,2段式的线性拟合结果可以较好地拟合信号控制主干道路段旅行时间与断面流量的关系.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从输入层入手,采用直接输入2类数据、应用拟合关系输入拟合数据等方法,综合考虑2类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融合2类检测数据进行旅行时间预测的多个模型,对7种不同输入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测试、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时间序列、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历史平均方法而言,应用拟合关系的2类数据融合的BP-2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MA PE为13.04%,表明BP2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实现较好的旅行时间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路面类型会对车辆的制动、加速、变道等决策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实时获取路面类型信息对于提高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有着重要意义。论文提出一种基于LBP算子的路面类型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了四种车辆行驶常见路面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进行了增广处理;然后使用LBP算子提取出路面图像的纹理特征,再采用PCA方式对纹理特征进行降维;最后通过分类器对数据进行训练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高分类准确率可以达到98.5%,有效提升了当前路面类型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由于其硬件和采集条件的不同,数据的适用范围和准确性也不同。在短时交通预测中,对于来自于不同检测器的交通流数据进行融合,并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区间速度的预测,可以有效地改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融合和区间速度预测方法。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交通状态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交通状态,进行多源交通数据融合和区间速度的预测。研究确定了卡尔曼滤波方法中的各个参数,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求解状态转移矩阵。算法验证结果表明,速度预测的精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单调道路环境对驾驶疲劳的影响,采用眼动仪、脑电仪等仪器设备在G109格尔木-西藏沿线开展实车驾驶试验,获取19名被试驾驶过程中的生理和驾驶行为等多源数据以及驾驶疲劳主观KSS量表,分析不同时间窗下各特征参数随疲劳程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同海拔对应的植被等级作为单调道路环境的量化指标,将驾驶疲劳程度划分为清醒、轻度疲劳、重度疲劳3个等级,根据皮尔逊相关性和自变量共线性检验结果,选取脑电(α+θ)/β、平均眨眼持续时间、血氧含量和植被等级为自变量,驾驶人疲劳程度为因变量,建立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的单调道路环境与驾驶疲劳的关系模型,并分析单调环境下驾驶疲劳生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单调道路环境下,短时驾驶疲劳主要与环境单调程度有关,驾驶时间并不是引起短时驾驶疲劳的主要因素;脑电α/β和心率与驾驶疲劳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脑电(α+θ)/β、平均眨眼时间与疲劳程度呈正相关,血氧含量与疲劳程度呈负相关。当植被覆盖率从较稀疏变为稀疏时,驾驶人警觉性较高,疲劳程度增加5.9%;随着植被覆盖率下降至非常稀疏状态,驾驶人会出现克服自身疲劳的情况,疲劳程度增加5.8%;当环境单调性进一步加剧,植被覆盖率降低至严重稀疏状态时,驾驶人疲劳程度明显增加,进入重度疲劳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单调道路环境下驾驶疲劳的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遥感影像地图在鄂尔多斯盆地环形构造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矿等多种能源矿藏(床)同盆共存,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概况,对该地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影像合成。从合成的遥感影像图中识别出鄂尔多斯盆地内、中、外三个环形构造,为该地区多种能源矿藏(床)的富集定位研究以及协同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藏墨脱公路地质灾害遥感勘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明华 《公路》2004,(5):91-96
以图像波谱分析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有效地提取公路工程活动构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信息,为公路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及区域稳定性评价、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地处喜马拉雅山东端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腹地的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工程勘察中,使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多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对象以及使用数据源单一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在对信号控制下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流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杭州市城区浮动车、SCATS、Citilog系统提供的实时交通数据,基于CUSUM算法构建差分流量和速度交通事件检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抑制交通信号对于交通流的周期性影响。实验表明,模型在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均能快速准确检测交通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前车辆安全预警系统中存在行人检测粗检不准,细检过慢的问题,孤立的采用激光、雷达、红外或是摄像机均很难满足行人检测实时而准确的需求.考虑用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进行行人检测即将雷达与摄像机结合运用,使它们的信息有机融合,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又不以降低精度为代价.研究了适应车载安全系统的摄像机标定与确定行人重点检测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维路网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包括路网在内的地表三维模型,可以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并设计相应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在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道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针对三维路网提取的航空摄影策略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真实三维模型的构成,并结合道路在材质、形态等方面的特殊性提出了可用于道路提取的三维模型特征。然后,以三维模型中的三角面片为处理对象,开展了相关分割方法研究,消除存在混合地物的面片。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和面片的多种特征,进行了道路面片识别。最后,设计了道路面片三维连接方法和道路边缘三维修正方法,实现了面片间的连接以及道路边缘的有效修正。此外,还以北京某地区为例开展实际数据采集、三维建模和三维路网提取试验,介绍了倾斜摄影、控制点验证点数据采集以及三维模型的采集和生产过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路网提取试验,得到了该区域的三维路网数据成果,并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对成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上提取路网信息,其平面和高程的精度均可满足一般导航等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