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集卡已成为集装箱港区内的主要碳排放源,尤其两艘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作业时,港区内集卡碳排放问题严重。针对该情况下集卡调度模式的特征,基于智能体仿真技术构建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微观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传统先卸后装、双船一装一卸、同贝同步装卸工艺下集卡调度方式与集卡配置数量对船舶在港时间、集卡碳排放量的影响。实例表明,采用同贝同步装卸作业方案可保证装卸效率,并有效减少集卡碳排放,而集卡配置数量只对集卡怠速行驶产生的碳排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仿真软件AnyLogic,建立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仿真模型,模拟码头前沿装卸作业、港内集卡水平运输作业、堆场装卸作业以及港外集卡提送箱作业。以某集装箱港区为例,研究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靠泊装卸情况,选取船舶在港时间、集卡单次装卸作业等待时间等指标,为提高集装箱港区整体装卸作业效率,就内卡调度方式、配置数量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装卸同步工艺下的集卡配置,建立了包括船舶,桥吊,集卡和龙门吊等现代码头作业设备的系统仿真模型,采用Flexsim-CT软件分别对作业面与作业线下的集卡运输作业进行了在装卸同步工艺下的模型仿真,并对两种运输策略在同步装卸工艺下的集卡作业效率和整体作业时间进行了比较。经过试验得到了在不同集卡资源条件下的最优集卡配置方案,并对方案的仿真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为装卸同步工艺下的集卡配置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集装箱码头作业中集卡的作业效率,将集卡调度系统与GIS和GPS结合对集卡精准定位,通过建立集卡作业指令打分模型对集装箱码头装卸船任务指令进行动态计算,有效避开堆场作业冲突,实现集卡全场作业调度和最优作业平衡度配置,最后通过对实际作业数据分析,评价集卡全场调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集卡全场调度系统能有效提升集卡重载率,缩短平均装卸作业距离,从而降低集卡运输成本和能耗,提升集装箱码头装卸船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码头作业中,吊具与集卡的交互过程是装卸作业的重点环节,也是事故高发区段,主要是易在交互过程未完成时集卡即启动运行,拖拽吊具造成设备和人员损伤。设计了一种集装箱岸桥智能化防拖系统,实现在交互过程中自动进行集卡锁定,预防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事故,提高集装箱码头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郑津霖 《集装箱化》2018,29(7):11-14
正提高码头生产作业效率是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考虑泊位分配、集卡运输、堆场箱区选择等三大作业环节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集装箱码头泊位-集卡-堆场多目标集成优化模型,并通过算例对比联合装卸作业模式与单独装卸作业模式下的集卡行驶距离和集卡运行时间,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集装箱  相似文献   

7.
张笑  韩晓龙 《水运工程》2013,(3):124-128
岸桥与集卡是集装箱港口装卸过程中的重要机械, 其配置情况关系到整个港口的作业效率。为了提高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针对集装箱在码头堆场分区堆放的情况和码头泊位装卸作业的状态要求,考虑了岸桥作业时间和集卡运输时间,提出了集装箱码头集卡与岸桥协作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总时间最小为目标。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为码头集装箱装卸作业优化问题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集卡调度系统(TPS)在集装箱码头上的应用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生成原理及实际应用模式1.TPS的产生由于集卡数量多,使用人工管理集卡会存在许多问题。在装卸过程、作业路之间的生产节奏也不相同,在集卡的调度分配上,会存在作业时间比较紧张的作业路得不到空闲的集卡而作业路、作业时间比较富裕的集卡不能有效地通过人工调度到最需要集卡的作业路上的现象,造成集卡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装卸效率不能明显提高。此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成本,因而,集卡、人员配备紧张已成为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打破现有的按作业路安排集卡的模式,使混合装船、卸船和转堆收发等…  相似文献   

9.
蔡国强 《港口科技》2022,(12):27-31
为实现全自动化轨道吊在装卸集装箱时能够自动识别装卸区域的集卡车号,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实现该功能。轨道吊的RFID系统由标签卡片、天线、阅读器和工控机等组成。安装在轨道吊横梁上的RFID读卡器通过天线和馈线读取装卸区域内的集卡标签信息,并将信息传至轨道吊电气房内的工控机进行识别和解码,再与轨道吊上的PLC系统实现信息交换验证后确认集卡作业指令,实现了轨道吊全自动化识别集卡车号作业的功能。RFID全自动识别集卡车号技术在轨道吊上的应用,提高了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冯琪  邱涛  林栋 《港口科技》2023,(4):4-7+11
为推动传统集装箱码头智慧化转型,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立足于传统集装箱码头布局和生产工艺,广泛应用5G、北斗、视觉识别等前沿技术,实现桥吊、轮胎吊和集卡等设备自动化运行;自主研发n-TOS生产管理系统和i-ECS智能设备调度系统的码头生产作业“双芯”架构,构建具备综合控制和协调港内桥吊、轮胎吊、集卡等多类作业设备能力的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装卸设备在码头内的整场智能调度,形成一条安全、有序、高效的高水平自动化作业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港口装卸作业特点,描述了港机设备部分不安全因素,提出了港机设备安全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集卡是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重要的水平运输设备,其作用是实现集装箱在码头前沿与堆场间的水平位移。集卡调度通常是根据岸吊作业顺序进行的。优化集卡调度能减少岸吊等待时间,提高码头装卸效率。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集装箱码头装卸过程中的集卡分配和调度问题进行研究:BISH等[1]运用启发式算法建立基于车辆的集卡分配模型,从而使船舶在港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3.
浅谈港机设备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港口装卸作业特点,描述了港机设备部分不安全因素,提出了港机设备安全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与港口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方案呈现多样性。本文依托无人集卡运输方式,通过建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仿真模型,结合码头相关运营模块,从岸桥装卸效率、集卡运输能力、码头整体交通流和闸口通过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仿真,以验证装卸工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港口智能无人内集卡行驶安全和作业效率,使用Trucksim软件模拟货车的运行条件,同时采用Simulink软件建立魔术轮胎模型并设计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智能无人内集卡的纵向车速、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进行估计。在典型工况下对比实际输出参数与估计参数,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可为智能无人内集卡行驶状态参数估计研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中国首个集装箱全自动化堆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洪 《港口装卸》2005,(5):69-71
高矮轨道吊(RMG)接力式全自动化无人装卸系统是一种最新的集装箱堆场装卸工艺和技术。在 集装箱堆场的一条作业装卸线上,配置一高一矮2台 RMG,它们通过地面转接平台进行接力式作业,高型 RMG 负 责堆箱区集装箱的装卸,矮型 RMG 仅对集卡进行装卸,解决了无人操作的轨道吊对集卡对位难的难题。装卸流程 全部为自动化操作,提高了集装箱堆场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陈钟运 《集装箱化》2012,23(7):18-20
目前,国内对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的研究集中于港内集卡,主要针对船舶装卸作业和堆场移箱过程中集卡作业任务分配和车辆调度,而对港外集卡进码头提还箱作业的研究少有涉及。在外集卡作业方面,一些集装箱码头主要依赖港外场站的支持,采用集港和提前预约的作业模式来完成外集卡的  相似文献   

18.
丁辰曦 《集装箱化》2013,24(5):16-17
1集装箱码头作业特点(1)作业机械化现代集装箱码头的岸边装卸、水平搬运、堆场进提箱等作业均已全面实现机械化。通过岸桥、轮胎吊、集卡、正面吊等专用设备,集装箱码头可实现快速、高效、连续作业。通常情况下,3000~4000TEU集装箱船舶最快可在靠泊码头后的24h内完成装卸作业,装卸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散货船的装卸效率。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港区机械作业噪声和集卡交通噪声是影响港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污染源,尤其当港区边界外有敏感目标,噪声污染影响较为突出。集装箱港区装卸作业时,轮胎式起重机、桥吊等机械设备可视为噪声点源,集卡、牵引车可作为噪声线源。装卸作业是动态的,声源位置与受声点的距离及其噪声影响也随之发生变化。采用现场实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集装箱港口作业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港口生产作业系统是复杂的离散事件系统,数学建模方法难以构建针对整个系统的模型,而基于过程的仿真模型通常缺乏对设备调度的灵活性。为准确描述我国集装箱港口的作业流程,分析内卡配置数量对港口作业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的集装箱港口多智能体(Multi-Agen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岸桥平均装卸效率(GCR)随着内卡数量的增加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增加,船舶平均等待时间(AWT)和平均在泊时间(AST)与岸桥平均装卸效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