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0引言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普遍采用旋转剪切压实试验机(简称GTM)参与路面材料设计,但采用GTM设计的道路材料密度标准偏高,利用常规的碾压方式不容易达到设计压实度[1]。此外,常规的碾压方式采用质量后控的人工质量控制,且存在压实度不均匀、碾压时间过长、碾压遍数不易控制、平整度控制困难等问题[2-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专门研究了沥青路面碾压智能质量控制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北沿江马巢段高速公路泥岩路堤的稳定性,减少工后沉降,采用三边形冲击压路机,对K34+966~K35+100高填泥岩路堤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选取试验段5个断面(左中右),观测和分析在不同冲压次数下的平均累计沉降值、含水量、湿密度、压实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段结果表明:冲压现场易出现3~6cm的松散层,故相对沉降量会出现局部负增长,冲压10遍时,沉降量和压实度增长明显,超过30次后,相对平均沉降量、压实度趋于稳定,故推荐泥岩路堤段冲压次数应控制在20~25遍为宜,若最后5次冲压前后的沉降差较大,可考虑提高冲压机械吨位。通过试验段的现场观测和分析,能指导北沿江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同时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碾压混凝土的特点以及应用动态,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并从设备条件和施工技术两方面对当前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情况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提高碾压混凝土路面质量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排水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排水路面具有防止水漂、抑制溅起水雾、减轻眩光以及降低噪音的优点。结合沪昆高速公路(G60)湘潭至邵阳段大修设计和路面施工技术,对PAC-13排水路面的路面设计、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以及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对PAC-13排水路面的系统检测评价表明:PAC-13排水路面既具有优良的排水能力,又有足够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水损坏性能。  相似文献   

5.
压实设备是影响路面压实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依托实体工程建设,对比了沥青面层在不同初压设备(14t和17t钢轮压路机)碾压下的压实效果,研究了压实设备对面层压实度、层间结合强度、渗水系数等的影响;同时,针对不同初压设备的压实温度、压实效率、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现场及室内试验数据,提出了合理的碾压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海峰  马涛 《路基工程》2015,(2):131-136
针对传统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兰新二线试验段,采用智能压实连续检测系统,在不同的压实条件下对A,B两组填料的压实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智能压实连续检测系统检测与传统压实质量检测(VAV,K30和K)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压实连续检测系统对填料类型、含水量、压实速度和压实功敏感性较好,和常规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具有检测速度快、适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沥青路面和水稳碾压施工主要依靠施工后的压实度检测控制质量,属于质量后控的范畴.由于沥青路面施工的特殊性,一旦检测不合格,铺好的材料就要铲掉,所以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变后控为前控,即实施施工过程控制更为合理[1-4].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冲击压路机的工作原理,根据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与冲击力之间的关系,针对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冲击碾压的工程实践,提出了冲击碾压施工必须注意的事项,为路基、地基的冲击碾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该文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技术,以及该技术在沿江高速公路上应用研究的简要情况.通过检测喷洒前后路面不同时间的抗滑值、构造深度、渗水系数、平整度以及不同施工层数、不同配比的效果等来研究其路用性能,并得出了初步结论.根据对检测数据分析得出:Supreme雾封层技术尽管会轻微降低路面的构造深度,但不会影响路面的摩擦性能,而且其防水效果较好,施工过程也比较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3.
碾压混凝土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及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祥 《路基工程》2008,(3):15-17
道路碾压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筑路材料,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建设需求与建设资金、资源等的矛盾.通过分析典型工程实例,探讨碾压混凝土在道路面层、基层、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并论述道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智能压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路面材料压实质量实时监测及调节技术,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质量控制及验收方面展示了较大的潜力。然而,如何建立智能压实值(ICMV)与原位压实度之间的相关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研究材料含水率对ICMV与原位压实度结果之间相关性的影响,建立不同类型ICMVs与原位压实度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模型。研究压实度、压实均匀性及压实稳定性随着压实遍数增加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率对ICMV与原位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的影响。与CMV相比,Kb与原位试验结果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此外,过度的压实会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及其均匀性降低。根据ICMV与原位压实度测试结果对试验段的压实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惠清高速公路通过引入路面智慧监控咨询单位,采用无核密度仪、激光纹理仪、信息化监控技术、智能碾压监控系统、红外热像技术等开展原材料、施工过程、工后路面渗水状况及均匀性等快速无损的智慧监控技术应用,以保证路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表明:相比常规的点状、损坏检测,采用智慧监控技术,路面质量监控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该技术可全面、快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振动压实系统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对比,结合实际路面施工中的使用效果,分析了智能压实系统相对于普通振动压路机不同的工作原理,论证了智能型振动压路机具有集自动调整振动能量与自动检测路面压实效果于一身的显著优势,结果表明智能型压路机符合现代化施工中高效、节能以及适应性强的要求,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填方路基基础薄弱区域的存在不利于其工后沉降控制。通常采用的事后试验检测不仅无法在事中及时发现薄弱区域反馈施工,且难以实现作业区全域检测。基于智能碾压技术的压路机车载压实监测指标能够表征一定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基础承载能力,为填筑过程中实时、连续检测高填方基础薄弱区提供了可能。基于此,考虑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碾压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时存在的栅栏效应与频谱泄露现象,提出了基于四项三阶Nuttall窗的改进FFT计算压实监测值的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压实监测值与高填方基础回弹模量的关系模型;给出了利用碾压过程中实时采集的压实监测指标进行全工作面快速基础薄弱区域识别的标准与方法。在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上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FFT方法可抑制频谱泄露与栅栏效应,其计算的压实监测值与基础回弹模量具有强相关性,拟合系数R2为0.881 1;提出的薄弱区域快速识别方法能够以较小的误差有效识别薄弱区域。所提方法为高填方基础薄弱区的连续、无损、快速识别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助于控制高填方工后沉降,确保公路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智能路面的发展,综述了智能路面各项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提出了智能路面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智能路面的体系架构,包括路面信息感知获取层、信息集成处理层、综合服务层和能量供给层;重点介绍了智能路面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管理与分析技术、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自我调节技术和基于智能路面的车路协同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智能路面的设计和建造方法;最后提出了智能路面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智能路面是由特定的结构材料、感知网络、信息中心、通信网络和能源系统组成,具有多种智能,并且能够为人、车、环境提供服务的道路路面;智能路面的发展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道路自身潜力和适应未来的交通工具;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智能路面的各种能量收集和自我调节技术应着重解决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各种人工智能方法在智能路面的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路面,其设计和施工可以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模块化施工、3D打印和智能压实技术,集合成一套新的建造工艺。  相似文献   

19.
OGFC型降噪路面是在普通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一层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其能有效地降低车辆的行驶噪声,可营造一种环保型的城市交通环境。结合实际工程,从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配合比设计与验证、施工工艺及施工后噪声监测等方面对OGFC型降噪路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针对道路压实度问题,根据长期施工实践和大量试验与检测数据分析,对道路压实形成的内在机理,不同土工混合料的最大干容重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广泛采集检测的压实数据所表现出的反常与失真现象,提出了影响道路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检测中应掌握的压实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