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极具挑战的宏伟工程,项目东接深圳前海,西联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是集"隧、岛、桥、地下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建设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平面形状为风筝形,分为西小岛和西大岛。本文对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典型施工进行总结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21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东人工岛工程开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内地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中山驾车最快20 min可抵达深圳宝安机场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全长24 km,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 km,桥梁长约17.2km,设东、西人工岛,采用设计速度为100 km/h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项目东人工岛位于深圳侧岸滩,即宝安机场南侧,紧邻机场福永码头,东连在建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侧接线工程,西接项目沉管隧道。作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立  相似文献   

3.
<正>连接珠江两岸的战略性通道———广东深中通道主体工程西人工岛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深中通道项目是连接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隧、岛、桥"集群工程。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起自广(州)深(圳)沿江高速公路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约7 km的特长海底隧道穿越机场支航道及矾石水道,经中滩西人工岛桥隧转换  相似文献   

4.
<正>在珠江口浩瀚的伶仃洋海域,连接珠江两岸的战略性通道——广东深中通道主体工程西人工岛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深中通道项目是连接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隧、岛、桥"集群工程。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起自广(州)深(圳)沿江高速公路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约7 km的特长海底隧道穿越机场支航道及矾石水道,经中滩西人工岛桥隧转换  相似文献   

5.
深中通道工程是我国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个世界级集桥、岛、隧、水下互通立交为一体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工程面临着建设条件复杂、超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与建造、超宽变宽隧道运营安全、离岸海中悬索桥设计与施工、堰筑段深基坑及东人工岛近接影响等多种挑战。本文在对深中通道工程面临的建设挑战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引领、吸收借鉴、创新提升、资源整合、高效组织的原则,对深中通道主要工程单元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提炼与归纳,针对海洋环境超宽特长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设关键技术、饱和交通下钢壳沉管和互通隧道火灾防控及智能交通管控关键技术、离岸海域大型桥梁多灾害极端作用及安全性能控制研究、跨海集群工程全寿命管理及耐久性保障关键技术、跨海集群工程智能建造关键技术、起伏风化岩人工岛成岛及海域互通立交建设关键技术6大课题分别开展研究及创新规划,给出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形成详细的创新规划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规划设计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及救援路线,针对深中通道超大断面沉管隧道的疏散救援设施的实际工程状况,采用FDS、Pathfinder以及Vissim软件对隧道火灾工况下人员疏散以及救援技术进行分析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隧道人员疏散安全门的尺寸和间距设置满足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要求,东人工岛、西人工岛以及三围互通收费广场3处分别设置的消防救援点可满足应急救援的时间要求,此结论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波浪力作用下人工岛岛桥间易出现波能集中和雍水等情况,为了解该区域的力学性能及波浪特性,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岛桥结合部为背景,开展缩尺比为1∶40的岛桥结合部受波浪力作用试验。分析岛桥结合部所受波浪力及波浪特性参数,结合规范公式对波浪特性参数的调整系数进行推导,并对桥梁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岛桥结合部最大顶托力、侧向力分别为4 126.66 kN、96.54 kN,最大压强为123.72 kPa,与设计值对比,结合部越浪量、波峰面高程、波浪力、最大压强调整系数取值范围分别为1.84~1.95、1.14~1.65、1.64~2.91、1.27~1.42;若采取整体抬高桥梁结构0.5 m的结构优化方案,半封闭区域水动力条件改善明显,越浪量和波浪力均能减少50%以上,建议条件允许时采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8.
王晓佳  贺炜 《桥梁建设》2021,51(2):85-90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为主跨1 666 m的双塔钢箱梁悬索桥,西锚碇采用"∞"字形地下连续墙+内衬围护结构,锚碇采用柔性土工管袋围堰筑岛施工.为确保围堰稳定性,根据实际海床标高,采用MIDAS GTS与OptumG2软件建立人工岛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对长期和短期条件下7个典型截面(S1~S7)的围堰稳定性进...  相似文献   

9.
白云  石振明  石雪飞 《隧道建设》2017,37(10):1201-1208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跨国运输通道的建设成为倡议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我国建设复杂地质条件下跨国基础设施的经验尚不丰富。"中—尼—印铁路通道"是一条途经尼泊尔,连接中国和印度2个大国的运输通道,基于实地考察,分析该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及建成后的效益,对线路进行初步规划,并总结该通道建设的难点:铁路轨道坡度大;沿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周边基础设施落后,施工条件恶劣;大量深长隧道以及大跨径高桥梁;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复杂。同时对沿线隧道以及桥梁的建设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出施工建议:沿线隧道采用以TBM法为主、钻爆法为辅的施工方法;桥梁建设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间的地质特点,采用相应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射线高速的交通功能,提前做好射线高速进城通道路幅、节点及相关建设条件的前期研究工作非常必要.以渝湘复线高速进城通道方案研究为例,在对项目功能定位、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总体方案构思与设计.对射线高速进城通道车道数论证、路幅型式选择、平纵设计及节点选型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对高架主路+地面辅路方案和高架及地下分段主路+地面辅路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并选择了方案一;对项目所涉两处立交的现状、功能定位及选型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总结认为,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区建设条件日趋复杂,做好射线高速进城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可确保后期射线高速进城通道的建设条件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1.
《隧道建设》2018,38(1):153-155
1、川藏铁路首座超长隧道---桑珠岭隧道贯通;
2、挑战“亚洲第一难”小转弯半径TBM施工;
3、国内最长最宽水下隧道在江苏无锡开工;
4、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立交--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开建;
5、世界首创马蹄形盾构在黄土隧道应用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在八锤联动重压下成功振沉至设计标高,宣告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西两座人工岛共120个钢圆筒全部振沉完毕。持续近7个月的岛隧工程人工岛项目主体结构施工结束,顺利实现了东西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目标,并取得钢圆筒体量、高度、垂直精  相似文献   

13.
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结构在工程中运用广泛,常常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因混凝土水化热导致的温度裂缝。杭州九堡大桥地处钱塘江,受周期性钱江潮倒灌影响,桥墩所处水环境属于盐/淡水交汇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强烈,因此对桥墩结构的耐久性和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裂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针对九堡大桥桥墩结构设计,计算分析了几种施工条件下的水化热效应,并对不利施工条件下的抗裂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项目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首节钢壳沉管完成浇筑,并顺利攻克沉管纵移难题,将沉管移至浅坞区进行下一步作业,为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打下了坚实基础。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节沉管浇筑后总质量约6万t。首节沉管混凝土浇筑及纵移成功,攻克了该项目钢壳沉管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难题,标志着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钢壳混凝土沉管正式进入流水线生产。同时,E1作为连接人工岛和海底隧道的首节沉管,也为跨海通道海底安装开启了重要一步。按  相似文献   

15.
张鲲 《交通科技》2015,(2):42-44
山区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岩堆体的稳定性成为山区桥梁建设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源和头等工程技术难题。文中结合G85渝昆高速麻柳湾至昭通段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项目,提出跨越岩堆体时,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并减小桥墩承台、系梁埋深等优化意见以提高桥梁稳定性,并总结了山区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现有连续刚构桥的桥墩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当墩高≥120m,主跨≥200m,地震烈度≥7度时,桥墩设计截面巨大,结构抗震设计困难。本文对比了钢管混凝土桥墩和钢筋混凝土桥墩在E1、E2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控制截面内力、结构稳定性和动力特性,得出钢管混凝土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截面内力较小,且结构动力特性、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更适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的山区大跨超高墩连续刚构桥设计中采用。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远离陆地,施工作业线长达3km,距岸最近为27km,运输线路长,工程建设周期长,而东人工岛为外海人工岛,规模宏大、内容多、专业广,涉及人员数量大;交通不便,地域气候的差异,导致人员流动大,HSE管理难度更大,因此更需要做好人员管理。在东人工岛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各种机制,加强人员管理,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张克强  赵阿丽  杨浩 《隧道建设》2013,33(10):815-819
针对台湾海峡通道隧道与桥梁方案通行方式存在差异及施工技术更为复杂的问题,对通行电动汽车的可能性和隧道布置方案进行探讨,对台湾海峡隧道TBM施工的通风、运输、设备可靠性及工期控制等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从技术可靠、工期可控的原则出发,有必要布置人工岛对隧道施工段落进行分割。对人工岛的功能、结构方案提出了设想,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2月10日,随着"天一号"3 000t运架一体船将港珠澳大桥CB05标最后一片组合梁稳稳落在桥墩上,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桥CB05标率先安全优质拉通(见图1)。港珠澳大桥CB05标全长6.653km,由九洲航道桥、非通航孔桥及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桥等工程组成。其中九洲航道桥有6个桥墩,20片组合梁,总跨度为693 m;非通航孔桥共62个桥墩,共128片组合梁;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桥为4跨混凝土连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深中通道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在火灾情况下人、车疏散救援难题,运用Pathfinder和Vissim数值仿真进行沉管隧道内人员逃生和车辆疏散研究,并提出沉管隧道火灾应急救援及交通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匝道路段在烟囱效应影响下人员疏散可用时间较短,需要有效的通风排烟策略及应急救援策略;尽管东、西人工岛及三围互通救援站可满足救援相关时间要求,但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应采用弃车逃生的方式。基于应急资源配置及应急救援体系提出的应急救援及交通控制策略,能够满足沉管隧道内突发事故下应急救援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