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了了解中国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情况,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认为影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主要气候因素为:降水、高温以及冻融循环过程。降水与高温过程组合以及降水与冻融循环过程组合是影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两个主要气候过程。针对这两个主要气候过程,构建了降水气温指数和降水冰冻指数,用于评价上述气候过程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降水气温指数和降水冰冻指数划分中国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气候影响分区是合理可行的;根据各个气候指数的工程意义和等概率原则,确定了分区界限,拟定了包含14个区的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内蒙古地区气候特点,为提高该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寿命,文中对内蒙古及其周边地区100余个气象站的历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以累年7月极端最高气温 、累年1月极端最低气温 、累年10月最大气温日较差 、年平均降水量和累年最高温月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为分区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内蒙古地区划分为7个气候影响区.... 相似文献
3.
宁夏六盘山地区沥青路用性能PG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搜集、分析宁夏六盘山地区的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借鉴美国SHRP沥青PG分级方法,采用SHRP公式将气温转换为位于路表以下20mm深处的平均最高温度作为高温设计温度;低温设计温度则采用路表温度并根据六盘山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提出了六盘山地区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和沥青路用性能PG分级,并推荐了合适的沥青品种,旨在为六盘山地区修筑沥青路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5.
广东省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搜集到的影响广东省公路沥青路同使用性能的气温,降雨量等主要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根据湿热系统对广东省公路沥青路面温度,湿度影响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解中国气候条件对公路施工的影响,依据739个气象站1971年~2000年的数据,以累年年施工热量不利日数、累年年施工降水不利日数作为划分指标,累年年冰冻指数作为辅助指标,采用普通克里金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空间化分析,进而利用单指标聚类分析、指标划分和图层叠置方法,进行了分区方案研究,拟定了中国公路施工气候影响分区方案,方案共分7个一级区和47个二级区,分区为全面认识影响我国公路施工的气候条件分布和异同性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9.
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气候分区及关键性技术指标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叙述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气候区及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以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决定的针入度指数作温度敏感性指标,以当量软化点,当量脆点及10℃延度分别评定沥青的高温及低温性能。沥青混合材料性能在单一的马歇尔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辙试验,弯曲里面弯试验,冻融试验。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中常用的向量指标形式和单一指标形式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条件,针对规范中计算综合评价指标PQI时,对4大单项指标赋值方法的不足,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4大单项指标进行百分赋值,然后直接加权计算PQI。使得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PQI的计算更为科学和贴近路面本身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公路交通科技》2017,(9)
西藏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均海拔高,年、日温差大,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恶劣的环境因素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为补充和完善这一地区公路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气候分区以及沥青和沥青混合料PG分级的资料,依托西藏地区及其周边设置的26个气象观测站30 a的气象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按地形、地貌、海拔、季节以及气候特征对其观测站30 a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划分和归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找出了其中的规律,列出了西藏地区4大典型自然气候区和8个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气候分区,方便了不同分区对沥青材料性能的要求和选择。同时,借鉴SHARP研究计划提出的沥青路面性能分级思想,参照国内外一些地区PG分级方法,制定了西藏地区沥青使用的PG分级。这一研究成果对于高海拔、高寒、大温差地区提升公路修建质量,在选择沥青品种、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以及确定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径向基函数网络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处理非线性映射问题有较好适应性的特点,开发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交通量、温度、面层厚度、PCI指标等10个参数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选择一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并将训练好的网络模型的输出值与测试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弥补了传统评价模型的狭隘性、单一性等缺点,更真实地反映了路面工作性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本构关系,且预估精度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时间序列ARIMA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沥青路面的PCI值进行预测,并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建立适宜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分别采用线性核、多项式核、径向基核和Sigmoid核函数构建SVM模型,根据十字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方法确定核函数及其参数,对比不同核函数的PCI值预测误差精度。最后利用选取的多项式核函数SVM算法预测广东省普通国省道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多项式核、径向基核函数SVM算法的预测结果较ARIMA模型预测结果精度高。SVM算法中核函数对预测结果影响显著,4种核函数SVM预测模型中,基于多项式核函数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预测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在1%以下,其次为径向基核函数,而Sigmoid核函数预测精度最低。采用线性核函数SVM算法预测结果与ARIMA模型预测结果接近,预测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针对目前我国沥青路面规范中气候分区以气温为依据,没有和路面实际温度结合起来存在的弊端以及SHARP规范气候分区方法又不完全符合陕西省实际的现状,采用陕西省10个市区20 a的气候资料,采用回归的方法,研究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气候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各市20 a平均极端地表最高温和20a平均连续7d日最高气温、地理纬度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各市20a平均极端最低地表温和20 a平均最低气温存在良好线性关系;运用高温回归模型和低温回归模型将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PG分为PG64 - 10、PGG64 - 16、PG64.- 22、PG64 -22这4个级别;综合规范分区方法和PG分区,将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气候分区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20.
从路面损坏类型、病害分类判定、技术状况指标计算等方面入手,充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环境及路面特点,对内蒙古自治区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现行标准未考虑西北高寒地区裂缝的普遍性,建议降低横向裂缝、修补的破损计算权重,以缝宽5 mm作为横向裂缝轻、重的判别;现行标准未考虑内蒙古特殊的拱胀病害,建议在损坏类型中增加拱胀,并按拱胀隆起高度不同分为轻、重2个等级;针对现行标准对PQI进行加权均一化处理的不足,建议针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PQI各指标权重系数采用浮动算法,突出路面破损的影响,避免病害平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