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斌  白皓  周珩  苏谦 《路基工程》2012,(3):168-172
为系统分析深大排桩围护基坑的安全影响因素,结合成绵乐客运专线双流机场段基坑工程,利用结构变形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设计参数与施工工序的安全影响分析,并提出了增强基坑工程安全性的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排桩围护结构主要呈现桩顶与桩底变形小、中间变形大的“大肚状”形态,其中,围护结构刚度与旁载主要影响围护桩的变形量,支撑类型与放坡平台对变形形态和变形量都有影响,而施工工序主要影响围护结构的变形速率,施工质量则是直接与工程安全相关;根据“长条形基坑分段、大基坑分块”的设计施工原则,加强施工安全监管与信息化技术,可大大降低深大基坑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姚占虎  伍国军  陈卫忠  袁敬强 《隧道建设》2015,35(11):1127-1133
盾构进出工作井是盾构安全施工的关键。以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梅子洲圆形风井盾构穿越为研究背景,建立复杂的大型三维计算模型,对盾构穿越区域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土弹簧释放开挖荷载的特殊模拟方法,首先对盾构破除素混凝土强度的选取进行优化分析,建议采用C15混凝土,既能减小盾构穿越施工的难度,又能保证围护结构的安全稳定;然后对盾构穿越前后风井地连墙、内衬墙和冠梁等重要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盾构穿越前后,地连墙的变形和内力变化很大,最大增幅分别为45%和228%,内衬墙的环向弯矩和竖向最大正弯矩均存在较大变化,环向弯矩最大增幅200%,竖向弯矩最大增幅54%,冠梁的最大环向弯矩变化很大,最大增幅为1 160%。因此,工程设计时应对地连墙、内衬墙和冠梁内力较大区域加强配筋,以保证盾构安全顺利地通过。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超近距离下卧既有盾构隧道的安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结构分析、理论计算和监控量测等方法,针对基坑开挖施工对下卧既有盾构隧道的保护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1)结合上部基坑开挖施工工况,利用计算软件分析不采取措施时下卧隧道的内力转换及变形,发现随着基坑开挖施工,管片结构内力虽先增大后减小,但增大的幅度有限,对安全不起控制作用,下卧隧道的安全主要受变形控制;2)为有效抑制基坑开挖施工引起的超近距离下卧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分别研究隧道内设置抗浮锚杆、隧道侧设置隔离桩、隧道内增设临时支撑及配重等技术措施对抑制隧道变形的作用,发现隔离桩+临时支撑+配重措施效果最好,隔离桩措施次之,抗浮锚杆措施效果最差;3)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下卧隧道保护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实际,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薛陶  董海龙  高斌 《路基工程》2023,(5):184-189
针对公路高架桥梁承台侵入车站围护结构咬合桩限界内,咬合桩无法封闭成环且施工受限的情况,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布吉站工程,研究了城镇道路立体化扩容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运用“补桩加固+RJP桩止水帷幕+锚喷支护”的综合逆作围护结构技术施工,对深基坑开挖不同阶段的逆作区域的桥梁沉降及基坑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表明逆作围护结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类似既有桥桩侵限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5.
内支撑位置优化在城际轨道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莞~惠州城际轨道交通GZH-5标段明挖区间深基坑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桩间旋喷桩止水型式,采用混凝土支撑+钢支撑的内支撑体系。设计中明挖区间部分段落混凝土支撑位于冠梁以下1~3 m,施工时需先在围护结构上施工腰梁后,再施工混凝土支撑。综合考虑基坑施工各种因素,提出了合理优化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位置,将混凝土支撑钢筋与冠梁钢筋绑扎后,一起整体浇筑,从而避免了施工混凝土腰梁的麻烦。同时,运用《理正深基坑辅助设计软件F-SPW 6.0》对内支撑位置优化调整进行了计算与验算,不仅保证了基坑安全,而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希望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天水市成纪地下污水处理厂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预应力锚索咬合桩支护结构及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首先,考虑各种工况及复杂环境,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建模时可以依据等效刚度原则将咬合桩加组合型钢腰梁共同受力围护体系用地下连续墙替代;其次,分别设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有超挖工况和正常施工的无超挖工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超挖对围护结构侧移、基坑变形及锚索拉力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得到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弯矩及锚索拉力等数据的变化规律,对该围护型式下的基坑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州中心区铁路跨线桥位于郑州市中心区,主跨跨越既有铁路枢纽京广、陇海两大铁路主干线及郑州车辆段检修库.该桥承台基坑支护设计中采用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配合钢筋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并在桩顶设置冠梁,利用咬合桩连续墙及冠梁抵抗水平荷载的开口式基坑支护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等特点,且对以后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12)
对某公路隧道盾构始发段深基坑施工期监测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围护墙(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测斜)、围护墙(桩)内力、混凝土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基坑外水位等监测成果。监测成果表明,施工监测基本反映了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对施工进行了较好的指导,保证了施工安全;混凝土支撑轴力受温度、混凝土徐变及龄期的影响,使得实际监测值可能大于报警值,应对报警值进行准确合理的设定;各监测指标受施工工序、降雨、外部荷载等因素影响;地下连续墙支护效果优于其他围护方式;对各项监测数据要结合专业知识、现场情况和工程经验等进行综合评判后再决定是否报警,为基坑安全施工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相关技术难题,采用结构分析、理论计算及实践验证等方法对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总结.主要包括:1)结合远期站施工工况,利用有限元结构计算软件对换乘节点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受力形态进行分析,得出了换乘节点处构件随远期站施工工况转换引起的内力变化趋势及构件控制工况;2)系统地研究了逆作法支撑柱与近、远期站构件的连接方式,得到了立柱桩与不同构件的连接大样;3)为节省投资、方便施工,探索了利用围护结构支撑换乘节点的方法;4)为控制节点的沉降与变形,考虑工序转换的影响,给出了节点处远期站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杨世东  刘庆方 《隧道建设》2013,33(3):190-196
为解决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相关技术难题,采用结构分析、理论计算及实践验证等方法对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总结。主要包括: 1)结合远期站施工工况,利用有限元结构计算软件对换乘节点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受力形态进行分析,得出了换乘节点处构件随远期站施工工况转换引起的内力变化趋势及构件控制工况; 2)系统地研究了逆作法支撑柱与近、远期站构件的连接方式,得到了立柱桩与不同构件的连接大样; 3)为节省投资、方便施工,探索了利用围护结构支撑换乘节点的方法; 4)为控制节点的沉降与变形,考虑工序转换的影响,给出了节点处远期站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不入岩深基坑围护结构常用施工工艺有排桩、咬合桩以及地下连续墙。基于昆明市轨道交通5号线弥勒寺站基坑围护项目,综合考虑不同施工工艺的地层适应性、施工效率、工程造价以及质量控制等因素,对该项目进行施工工艺比选。结果表明,(1)仅采用排桩或咬合桩工艺一般施工下无法满足部分施工场地穿过硬质圆砾层要求;(2)排桩难以满足抗渗要求;(3)仅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则会造成工程造价过高,经济性较差。最终确定了以地下连续墙为主,咬合桩为辅的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上海邯郸路地道工程围护结构咬合桩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军 《路基工程》2007,(3):121-123
根据施工实践经验,介绍上海中环线邯郸路地道工程围护结构咬合桩施工的工艺及质量控制,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房有亮  卢治仁  王进  付乔  资晓鱼  连正 《隧道建设》2019,39(Z2):120-128
为研究城市建筑密集区域深大基坑支护体系受力规律与安全支护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昆明轨道交通4 号线火车北站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体系受力变形规律开展研究,并结合现场监测手段对支撑伺服系统布置与应用效果进行论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受支撑形式与支撑间距影响,内支撑体系中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水平要大于钢支撑,支撑轴力呈折线分布,在混凝土支撑施作期间围护结构容易发生较大变形; 2)引入支撑轴力伺服系统,依据数值计算与设计要求,设定正确的轴力控制值,能更好地发挥支撑对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作用; 3)工程应用实际表明,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大基坑施工应用中效果良好,采用伺服支撑段围护结构累计水平变形要小于无伺服段,支护效果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杭州市钱江新城主干线钱江路地下通道工程施工中采用钻孔咬合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及其优点,并总结了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饶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1):134-137,141
钢管桩是一种绿色环保、施工快速并在各类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围护结构.基于上海市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采取有限元模拟、工程案例调研的手段,探索了预制钢管桩围护结构的可行性.预制钢管桩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求:承载性能安全可靠,围护结构抗变形性能与普通围护无明显差异;工程可实施性优异,施工快速高效、绿色环保、质量可控、易于加工;预制钢管桩是一种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施工快速的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16.
钻孔咬合桩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深圳地铁一号线金田-益田区间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的设计与施工情况,并简述采用套管钻机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开口式基坑支护方法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配合钢筋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并在桩顶设置冠梁,利用咬合桩连续墙及冠梁抵抗水平荷载的基坑支护方法.该文以郑州中心区铁路跨线桥承台基坑支护为背景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与运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郭大焕 《隧道建设》2006,26(1):35-38
杭州解放路延伸工程一标段地处含水丰富的砂质粉土及淤泥质粘土层中,五个明挖段隧道的深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混凝土咬合桩加预应力锚索。对软弱地层中锚索施工所遇到的技术难点及主要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为这种地质条件下的锚索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水基础承台明开挖基坑并采用咬合桩进行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对咬合桩的受力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咬合桩的围檩支护位置与桩入土深度、围檩受力及桩身最大弯矩之间的关系,优化围檩的结构形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围檩支护位置下移,桩身弯矩明显减小,但围檩支撑反力显著增大;围檩四周支撑应采用刚度较大的工字钢进行加强。咬合桩的分析过程及计算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盖挖逆作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及各围护结构之间差异沉降过大,均会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围护结构之间差异沉降的控制难题,探索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规律,以某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大型地铁换乘车站为研究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盖挖逆作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及变形规律,计算分析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地下连续墙与相邻立柱桩的差异沉降、AM桩轴力分布情况,探讨运用AM桩对控制结构隆起和差异沉降的优势。结果表明: 1)楼板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有效限制了地下连续墙的变形; 2)差异沉降随施工进行逐渐增大,在开挖底层土体时达到最大值,此为最不利工况,应及时进行封底; 3)在桩长和桩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与等直径桩相比,采用AM桩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的隆起以及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