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肺癌用Resonex0.38T人振成像系统,行冠状面、横断面SET1加权,GR序列成像、增 行横断面T1加权成像。结果 MRI对发现肺癌、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肿瘤的直接侵犯以及纵隔淋巴吉转移等具有一定优势。结论MRI可为判断肿瘤的可切性及肿瘤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与CT在诊断肺癌上的作用互补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肾恶性肿瘤的超声所见,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11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部分行彩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IVP,CT,MRI等检查,8例行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将所有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正确诊断肾细胞癌7例(100%),肾盂癌2例(50%),漏诊肾盂癌2例(50%),结论 超声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是准确和方便的,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5O例癫痫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头颅CT扫描(CT),脑电图(EEG),作对比分析后表明;EEG对确诊癫痫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原发性癫痫;MRI及CT对继发性癫痫在定位上优于EEG,尤其MRI具有分辨率高,伪影少,定位准的优点,为及时确诊,合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报告32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MRI、CT和诱发电位的对比结果。各项检查中以MRI异常率最高(84.3%)。3项诱发电位(VEP、BAEP、SEP)检查的异常率虽低于MRI,但3项检查中至少1项异常的异常率为81.25%,CT仅为42.3%。认为MRI与诱发电位结合应用可有效地为MS提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采用~(99m)Tc-Sb_2S_3胶体,对13例正常人及31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颈部淋巴显像。探讨了颈部淋巴显像的技术和方法,并将显像结果与淋巴结病理学检查对照研究。本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病人无痛苦,且可重复等优点。应用其判定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灵敏度为90.9%,特异性为80.0%,准确率为83.9%,是有一定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胃癌在CT中的不同表现以提高CT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 49例患者经手术和(或)内镜病理证实为胃癌。按常规行胃部CT扫描检查,检查前空腹状态下腹水约800~1500ml,检查前10min肌注654-220mg,作增强前后扫描。结果 胃壁增厚1~2cm,范围〈5cm,胃壁增厚〉2cm伴有局限肿块21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广泛(环形)肿块23例,邻近器官侵犯38例,淋巴结转移25例。C  相似文献   

7.
脑转移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脑转移瘤MRI表现的特点和规律。方法用RX50000.38T常导型磁共振诊断仪分析112例部转移瘤,T1W1,T2WI三维成像及Gd-DTPA增强扫描。结果T1WI低信号64.3%,T2WI高信号75.8%,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MRI三维成像和Gd-DTPA增强对脑转移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MRI对脊柱脊髓损伤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粉碎骨折(4例)、压缩骨折(40例)、骨折脱位(3例)、椎间盘损伤(29例)、附件骨折(3例)、韧带断裂(1例)、脊髓受压变形(12例),脊髓信号异常(21例)。结论 MRI在显示脊柱序列、脱位、骨折片空向椎管压迫脊髓以及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方面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MRI信号特征及瘤体、瘤周附属征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析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116例脑膜瘤的检查结果,以脑灰质信号为基础信号,对照观察其信号特征。结果 脑膜瘤大多T1WI为等低信号,质子加权为高信号,T2WI信号相对变低。包膜、钙化、血管流空效应等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有价值。结论 MRI对脑膜瘤诊断所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DF方案是多种恶性肿瘤化疗的常用标准化疗方案之一 ,疗效确切 ,但因其较常见和严重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 ,常使患者不易耐受。我科从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参麦注射液配合DF方案化疗以减轻化疗毒性、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1 6 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除 1 5例肝癌经MRI、CT、B超、AFP等作出诊断外 ,余 1 5 1例均经病理证实。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83例 ,男 49例 ,女3 4例 ,年龄 3 9- 72岁 ,中位年龄 5 5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miR-21在诊断宫颈磷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者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者40例,正常对照组15例。治疗前留取患者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miR-21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miR-21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血清miR-21的诊断界值。结果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21水平较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1水平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08,P<0.001);血清miR-21在宫颈癌确诊病例中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下面积为0.770,最大约登指数0.485,相应灵敏度56%,特异度92.5%,对应诊断界值6.65。结论血清miR-21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 鼻咽部恶性肿瘤的颈部转移早已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关于原发瘤与颈部转移瘤的种种关系,转移的侧别、数目、大小,分布规律及其意义,颈部转移和治疗方法与予后的关系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我们对400例鼻咽部恶性肿瘤伴颈部转移的患者,从临床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从中找出一些规律,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定量检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并评价其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6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11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Tiam1 mRNA拷贝数,同时将CK18作为淋巴结微转移的标志基因,定量检测24例病理诊断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199枚淋巴结的CK18mRNA拷贝数.结果 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92.42%(61/66)Tiam1 mRNA表达阳性,而癌旁为19.70%,胃良性病变组织11例只检测到1例Tiam1 mRNA表达,胃癌组织Tiam1 mRNA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χ2=70.86)和良性病变组织(χ2=41.74)(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1).胃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和良性病变组织(4.92×105 vs. 0).66例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分为3组;24例病理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通过淋巴结CK18mRNA的定量检测, 15例存在微转移.微转移组(9.51×104)及病理转移组(2.99×106)Tiam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54×102,P<0.01).结论 Tiam1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组织Tiam1表达水平可能决定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倾向,可以成为术前评估转移的实验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进一步提高卵巢肿瘤的CT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经临床证实的65例良恶性卵巢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囊腺瘤CT的特征表现为薄壁、没有明显的软组织成分,或有乳头状凸出,畸胎瘤CT表现囊内有脂肪,壁结节处有钙化或碎片。囊性恶性肿瘤的特征是肿瘤壁和分离厚且不规则,肿瘤内软组织成分较多。结论 CT是诊断卵巢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正确认识各种卵巢肿瘤的CT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普通MRI和电影MRI对心肌梗死局部病灶显示和心脏形态,功能变化的综合诊断价值,42例心肌梗死病人MRI检查资料。方法 对普通MRI和电影MRI检查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病灶在T1W8上大多(69%)呈低或等低不均匀信号,GR电影成像时呈略高或高信号为多,电影MRI对病灶局部形态和收缩功能变化显示较好。MRI对心肌梗死后心脏整体形态和功能改变,局部心肌形态和收缩功能变化,病灶  相似文献   

16.
本科1982年~1992年住院确诊为脑囊虫所致的癫痫52例,占同期住院的癫痫患者395例的13.16%(52/395)。作者对其诊断及治疗的资料做了分析,结果在明MRI/CT是诊断脑囊虫病先进可靠的方法。血清及脑脊液快速酶联免疫抗体测定有助于定性诊断,脑脊液的阳性率较血清高。丙硫咪唑、吡喹酮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后者的副作用高于前者(P<0.05),应首造丙硫咪唑。从而看出近10多年来诊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脑囊虫病的防治前景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核磁共振成像在脑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临床证实的脑转移瘤3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MRI平扫1例正常,33例共发现病灶178个,呈略长T1长T2信号,约半数有囊变,少数合并出血;GdDTPA增强扫描,34例共发现病灶245个,呈结节状或环形明显强化。结论 磁共振增强扫描是诊断脑转移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明确其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制备组织芯片,应用pictureTM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涎腺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及癌旁腺体中的表达(P均<0.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腺体中的表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在恶性肿瘤中,低分化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05);复发瘤明显高于原发瘤(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大小的肿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蛋白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膝关节损伤的RMI特点,病理基础,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骨外科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而详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yr61、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胆囊癌组织及1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r6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Cyr6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0%(33/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26.3%(5/19)(P<0.05);Cyr61的表达与胆囊癌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0、P=0.014、P=0.007,P<0.05);2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0%(42/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15.7%(3/19)(P<0.05);β-catenin的表达与胆囊癌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8、P=0.002、P=0.024,P<0.05);3相关性检验显示,Cyr61和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Cyr61和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水平表达;Cyr61和β-catenin阳性表达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促进作用,联合检测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对胆囊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