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工程中采用较多的双曲线法、星野法、浅岗法预测模型的拟合参数评价指标进行探讨,并实例分析了三种方法预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曲线拟合类沉降方法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与回归公式拟合参数密切相关,双曲线法、星野法受拟合起点影响较小,稳定性好;浅岗法受拟合起点和时间间隔影响较大,当时距取值不同时,预测沉降结果表现出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沉降预估界面及沉降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振武  罗鑫 《公路》2003,(11):144-147
由于沉降资料分析的工作量大,所以利用Matlab5.3软件开发了沉降预估可视化界面。利用这一界面采用双曲线拟合法、指数曲线拟合法和灰色Verhulst模型拟合法对高路堤沉降进行预测,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比较3种模型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Logistic曲线模型与双曲线模型是工程中常用于沉降预测的两种模型。两种独立模型对黄土高填方早期沉降预测的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后期沉降、最终沉降量的预测误差较大。将二者合理组合后建立Logistic-双曲线组合预测模型,充分发挥了两种模型的优势。文章结合工程沉降监测试验,对Logistic-双曲线组合预测模型用于黄土高填方的沉降预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模型与黄土高填方沉降的实测值拟合程度更好、一致性更高,预测精度、适应性均得到进一步提高,故而可以较精准地预测填方体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4.
软基沉降规律对指导路基与路面设计、施工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某高速路实测软基路段沉降规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Logistic模型、Asaoka模型、复合双曲线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复合双曲线模型与沉降实测数据变化较吻合,能较好地反映路段的沉降规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2) Logistic模型曲线存在唯一反弯点,对“台阶”状曲线拟合误差较大,沉降预测效果较复合双曲线差;3) Asaoka模型仅能预测本级荷载下的最终沉降量,无法越级预测,对施工中软基沉降预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研究高填方路基沉降发展的动态过程和走势,依托武汉天河机场第二通道高速公路S2标段典型断面K4+860处长达186 d的实测数据,分别利用双曲线拟合法、指数曲线拟合法和Asaoka法三种曲线拟合方法,每种曲线拟合法分为3种工况,共得到9个沉陷拟合曲线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关联度和方差的分析,得出指数曲线拟合在120t160的情况下,拟合精度最高。并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将得到的沉降曲线与指数曲线拟合模型(120t160)和实测曲线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路基沉降的动态过程。总体上,在沉降发生初期,利用数值模拟法进行拟合预计更为合适,而其它阶段指数曲线拟合模型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公路软基沉降双曲线预测法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双曲线法是一种重要的沉降预测方法。由于待定参数少且其易于确定,表示的沉降发展规律与许多实际工程相符合,因而广泛应用于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本文通过汕汾高速公路实例,对双曲线法进行公路软基沉降预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沉降预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兰永一级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后的沉降实测资料,基于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幂多项式模型及Asaoka预测方法,对地基的沉降量进行预测。采取将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的方法,对4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用于实际工程,Asaoka模型为最佳模型,对Asaoka方法的等时间间隔取值,一般为30天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应用指数法和新野法预测公路路基沉降,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两种方法在进行较长期的公路路基沉降中需要的有关数据及预测结果的适用范围,得出在前期观测结果较丰富的路段应使用新野法,否则应使用指数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沉降观测值推求最终沉降量和固结系数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跃 《公路》1994,(2):23-27
本文介绍利用实测沉降值推求最终沉降量的双曲线法,线岗法和星野法,以及利用实测沉降量推求实际固结系数和最终降量的门田法,作者在岱黄公路软土地基的沉降观测分析中应用了其中的几种方法,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证明这几种方法对软土地基上路堤的管理和验证设计方案效果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成良 《路基工程》2013,(4):179-181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能否确保工期、质量,关键在于能否正确估算地基最终沉降。以江苏沿江高速公路常熟段工程为依托,采用三点法与星野法两种理论推算其最终沉降,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计算的最终沉降,探讨了两种方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计算的沉降值与实测值都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郑西客运专线试验段路基沉降变形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四种路基沉降数据拟合方法和基本原理,并对实际工程的数据进行拟合,经比较得出适合郑西客运专线试验段工程的拟合方法,为高标准铁路路基的沉降量预测和铺轨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估预应力管桩路基地基的沉降变形,基于慢速维持荷载理论,进行了路基预应力管桩的静载试验和试桩的Q-S曲线拟合,给出单桩沉降预估公式。同时,对拟合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桩身完整性程度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十分明显;指数函数模型对桩基的Q-S曲线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在保证成桩质量的前提下,给出的预估公式对桩基的沉降量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相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指数平滑技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M(1,1)模型是沉降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之一,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其预测效果有时候较差甚至完全失效。将指数平滑技术引入到灰色预测模型中,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观测序列中的有用信息,又大大减少其随机性,将平均斜率法对灰色模型的背景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原始观测数据序列变换成规律性强的呈指数变化的序列。某公路试验段实测沉降数据计算表明,新方法有满意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提高建模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京沪高速铁路京徐段(K01+450~K04+786.04)CFG桩复合地基上填方路基工程为依托,基于改进指数曲线法,在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该段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段内对沉降量级小、相对波动大的高铁路基沉降数据,结合三点法求解的指数曲线法拟合及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数据的初始时间点选取在路基填筑完成之后,选择2个月及以上作为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沉降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软土路基沉降问题是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分析双曲线法、指数法、三点法、对数法对于拟合天津滨海新区软土路基桥头段采用加固土桩及预压处理时沉降数据的误差,并且比较分析双曲线法拟合和理正计算的预压期沉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滨海新区软土路基上的加固土桩+预压处理路段,双曲线比其余的曲线拟合方法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人工神经网络在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人工神经网络法为主,研究了多因素条件下的沉降预测问题,同时与浅岗法和S型曲线法这2种在近几年推广应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法预测的最终沉降大体相近,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的沉降较大(同时更接近实测值);S型曲线法较小;浅岗法居中。由于神经网络是用实测数据直接建模,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并且偏大的数值对工程来说是偏于安全的,所以选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沉降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全样曲线拟合法在软基沉降计算中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全样曲线拟合法计算最终沉降的方法。结合内蒙古集宁-丰镇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资料,用全样曲线拟合法推算了最终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全样曲线拟合法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某沙漠重载铁路工程,地势低洼路段雨季易积水,加上原有高地下水位的长期浸泡和植物根系的有机分解积累,形成了淤泥质或泥炭质软土地基;运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从权重分配合理性和子模型组合结构两方面探讨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优化效果,开展沙漠淤泥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双曲线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泊松曲线法、BP神经网络5种预测模型均能达到较高水平的拟合程度;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引入鲸鱼优化算法的自适应权重组合预测模型、滚动动态组合预测模型对于预测精度、效果的提升较小;引入BP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组合预测模型,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人为建立子预测模型组合结构所产生的精度影响,在沙漠淤泥质软土路基中具有更优的预测精度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