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构墩梁结合区域结构构造、预应力钢束布置和应力分布都比较复杂,是T构桥的关键部位。结合某客运专线70 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T构的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墩梁固结部位进行精细的有限元局部应力分析,得到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墩梁固结区的应力分布规律,以便指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结果表明,该结构预应力配束合理,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应力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厦门BRT高架桥为实例,探讨桥墩设计参数对主梁内力的影响方式及影响大小。改变桥墩的顺桥向宽度及墩高,分析不同的桥墩刚度对主梁内力的影响;改变墩梁固结个数,分析不同超静定次数下主梁内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比较,对同类型桥梁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墩塔梁固结段局部应力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局部分析是桥梁设计中常采用的重要手段,也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利用实体有限元模型能反应出结构细部的受力状况,对考察结构重要部位的真实应力状态、结构设计配筋有着指导性作用。为了解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墩塔梁固结段的真实应力状态及验证局部分析中边界条件表达的准确性,以京沈客运专线(115+95)m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建立细化的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对局部模型的边界条件模拟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分析表明,墩塔梁固结段进人洞角点处应力集中,应适当加强配筋,其余部位应力均满足要求,通过验证局部模型的内力传递及支反力,确保实体模型应力结果的准确性,保证结构安全。最后总结出了铁路桥梁中不失一般性的局部分析方法,从而对其他结构局部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与既有结构相接的三孔连续刚架桥的设计,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该三孔刚架桥整体计算模型,计算基础反力,通过方案对比分析,解决了由既有结构的影响造成该桥的基础偏压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降低了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作用对结构的不利影响。通过对结构的受力分析,结合构造要求,提出了该结构在配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在配筋设计中,需要考虑钝角区应力集中问题及墩梁固结角隅处受力情况,对该区域加强配筋。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建大连北站无站台柱雨棚工程,对该工程钢结构部分的设计进行总结。介绍设计的主要原则、荷载取值及组合、梁截面设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本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进行结构计算。该结构的最大应力比在0.7~0.8,梁的整体稳定通过设置纵向支撑保证。经过分析得到:在梁与地相接处设铰接节点,可以达到释放部分温度应力的目的;温度变化对位于外侧的两排柱子影响最大,柱应力最大变化值约40 MPa,对梁及中间的柱子影响较大,二者应力最大变化值约20 MPa,对所有柱分叉影响较小;结构安装时,应保证合龙温度在设计的合龙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石太客运专线(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太客运专线跨314省道2号特大桥,主跨为(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重点介绍该桥的建设条件、总体布置、技术条件、主跨上部梁体及下部刚构墩的结构构造、钢束配束、结构整体计算、墩梁固结处局部应力分析及刚构墩的内力调整。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概况、0号块施工工艺以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墩梁锚固在设计上的变化,以此为基础,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某桥的施工,分析连续梁0号块混凝土的单价和墩梁固结的费用,并找到了墩梁固结费用的变化规律。这种基于施工工艺进行经济指标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设计制作3跨单箱单室变截面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和等效的普通混凝土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模型,通过2个模型桥的扭转与畸变对比试验,从挠度、沿梁高度方向的翘曲应变、箱梁混凝土顶底板的翘曲应力和波纹钢腹板的翘曲剪应力4个方面,分析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和普通混凝土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扭转和畸变特点。结果表明: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抵抗扭转和畸变能力比普通混凝土腹板连续刚构桥弱,但强于波纹钢腹板简支箱梁桥;墩梁固结提高了波纹钢腹板箱梁的整体抗扭能力,且箱梁各截面的抗扭转和畸变能力与该截面距墩顶墩梁结合处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截面抵抗扭转和畸变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计算波纹钢腹板箱梁在偏载作用下的挠度和应力时,要考虑扭转和畸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墩梁临时固结是悬臂浇筑法保证梁体施工过程中抗倾覆稳定的重要措施,目前在进行临时固结设计时采用的计算模型不一致,造成临时固结设计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实际连续梁桥临时固结的设计,建立两种临时固结计算模型,分析计算结果的差异,从而给出合理选取墩梁临时固结计算模型的建议。研究结论:(1)不同模型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若采用不合理模型,一方面将造成临时固结所承受的计算压力过大,导致临时固结设计截面尺寸过于庞大;另一方面造成临时固结所受的计算拉力过小,导致临时固结设计钢筋配置不足,结构处于不安全状态;(2)合理采用计算模型,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利于节约成本;(3)本研究成果可用于连续梁墩梁临时固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王传立 《铁道勘察》2011,37(4):78-80
提出当前高铁钢筋混凝土连续桥梁采用悬浇法施工时,墩梁临时固结方案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工程实例,就如何在方案设计中强化稳定措施,将墩梁固结范围扩大到墩梁台(基础承台)的计算范围,提出了墩、梁、台(承台基础)三位一体整体固结的意见,并对提出的具体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