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联网技术降低公路配电能耗;寒区隧道冻害防治的“暖手宝”——地源热泵型防冻保暖系统;“电化学脱盐”为混凝土延寿15年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整治研究》通过鉴定
7月4日,由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整治研究》课题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止水带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2011年11月8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课题“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第一阶段研究成果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肯定了由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止水带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要求有关单位考虑产品的可置换性,做好有关试验并制定施工工艺,加强市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大科技项目“桥梁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又获新成果
经过5年多的研究开发,西部交通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桥梁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又获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苏州桥梁“半整体式无伸缩缝”技术国际领先
日前,“半整体式无伸缩缝简支梁桥应用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在江苏南京召开。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课题研究成果丰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可节省养护资金,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降解材料的应用研究为治理机动车尾气提供方向
“光催化降解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日前在哈尔滨市召开。项目包括复合型光催化材料的复合机理及其分散性研究、机动车尾气扩散力学性能与光催化材料降解效能的模拟研究、复合型光催化材料固化技术的研究、施工技术及其试验路的应用研究、试验路段空间的动力学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等5个子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国内首套水文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投用日前,重庆市水文安全预测系统在乌江武隆银盘电站到涪陵段正式投用,这是目前国内首个投用的内河水文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填补了国内在内河水文安全预警领域的空白。这套系统由涪陵区港航局联合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发完成,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稳定高效的数据采集设备,利用设置在乌江武隆银盘电站到涪陵乌江大桥段的5个 相似文献
10.
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在长沙组织召开了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高陡横坡条件下桩柱式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成果鉴定验收会。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日前,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负责施工的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跨径——合江长江一桥(波司登大桥)完成的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核心技术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鉴定验收,鉴定结果认定该课题研究成果创新性突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课题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该课题以530m跨径的合江长江一桥(波司登大桥)为依托进行科研攻关,解决了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核心技术问题,确保了大桥 相似文献
12.
<正>公路隧道吸声降噪材料有新突破近日,由南通大学承担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主干学科)"公路隧道活性炭纤维吸声降噪复合材料的研究"通过验收。项目研究开发的"三明治"结构吸声降噪复合材料,大幅增加了隧道内壁的吸声有效面积,增强了公路隧道内的吸声降噪效果。项目针对公路隧道声频集中在300~3000 Hz中低频范围内的特点,利用活性炭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特性,结合非织造织物多孔吸声原理,采用炭化、活化等多种工艺,通过对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综合船桥系统及关键设备"填补国内船舶自动化空白日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承担的"十二五"863计划主题项目"综合船桥系统及关键设备"顺利通过验收,填补了国内船舶自动化领域的相关技术空白。该课题完成了综合船桥系统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电子海匿底层数据库、航迹智能控制、系统多任务集成与协同工作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导航、避碰、驾驶、控制、报警信息与功能的分类集成,分层融合和分布式应用,搭建了综合船桥系统仿真与试 相似文献
14.
<正>软科学研究有力支撑交通运输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交通运输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指标体系研究》日前通过验收。研究形成的《交通运输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建议稿)和《交通运输部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有力支撑了交通运输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开展,为交通运输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用超短涤纶纤维开发成功,新型路面材料——彩色沥青,我国主动融雪技术有待深入研究,汽车“智能激光安全系统”通过鉴定,高速铁路用低松弛混凝土钢绞线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16.
路面裂缝养护新工艺——热用密封胶开槽灌缝法随着道路交通客货运输量的迅速增长,许多道路的路面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在路面使用早期就出现了荷载性疲劳,甚至产生疲劳裂缝;同时由于面层结合料的老化和硬化,集料间的粘附性降低,路面逐渐硬化发脆,造成了路面的开裂。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公路边坡风险评价与监控预警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日前,交通部西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云南省公路边坡风险评价与监控预警技术研究”在云南昆明通过鉴定验收。 相似文献
18.
环保沥青阻燃剂将效力灾区道路重建 汶川里氏8级大地震对四川等灾区的道路损毁相当严重,灾后重建急需各种高性能材料。据2008年5月19日~21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的“2008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消息,一种面向云、贵、川等山区隧道路面专用的沥青无卤环保阻燃剂正准备向灾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国内首款碰撞预警系统发布2008年1月16日,国内首款汽车前碰撞\道路偏离\追尾预警系统AWS(AdvanceCollisionWarningSystem,下同)在北京发布。此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对于国内汽车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共造成81649人死亡,受伤38044 相似文献
20.
正多能源游览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发成功由集美大学承担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主干学科)研究项目"多能源船舶电力系统能量动态规划及控制策略研究"通过验收。项目采用太阳能、锂电池组及柴油发电机,结合电力推进技术,对三种不同应用环境下多能源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多重冗余技术和电压均衡技术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分配控制和动态规划调度策略,开发能量动态管理和控制系统,采用工业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研发了太阳能船舶综合监视与报警系统,以及多能源游览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集成技术。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