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巴士在城市专用路权通行道上行驶便逐渐发展成为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这种新的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既保持了轨道交通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又具有传统巴士公共交通的灵活、便利和经济性。这就是巴士快速交通系统在世界各大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北京南中轴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开始试运营,开创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大容量、低成本和高质量的新时代。巴士快速交通(BRT)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巴士快速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主编王健,请他从车辆技术角度分析和讨论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8《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在《发展历程》的主题下,报道和记录了中国现代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历程。亚星的传奇故事、宇通的发展模式、恒通巴士的演变、快速崛起的申龙、金色的旅程、激越的海格客车与欧V客车,年鉴从多角度地分析了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状况;并以国际化的视野,展现了全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  相似文献   

4.
彭婕 《城市车辆》2008,(9):55-56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大城市的机场建设也日益完善,作为航空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场巴士这块极具代表性的客车细分市场,越来越受到客车企业的重视。近几年,无论是车辆档次,还是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但同样存在其自身难题与竞争压力,北京首都机场巴士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日前,记者就民航机场巴士的发展环境与车辆选用等问题,专门采访了北京民航巴士联营办公室副主任、原安乐公司副总经理张余庆。  相似文献   

5.
包安平 《驾驶园》2014,(12):32-32
<正>近日,由深圳巴士集团副总经理周志成、运输部经理何宏伟、技术部副经理陈光悦率队的深圳巴士集团新能源技术交流小组莅临重庆,对恒通新能源客车、重庆公交快速充电站进行了考察调研工作。深圳巴士集团新能源技术交流小组由集团、运输、技术、采购、调度中心、各分公司营运部主要领导及技术人员组成,结合深圳公共交通特性,重点考察各新能源客车及新能源技术在深圳巴士的商业运营可行性,旨在为深圳下一步新能源客车  相似文献   

6.
伊顿公司日前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第一巴士旗下新穗巴士公司签署了研发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开展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在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方面的深入检测和调试.此次伊顿缔结.科研-生产-用户"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旨在进一步完善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研究.签约仪式后,本刊记者采访了伊顿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亚尼斯·查瓦里斯先生.  相似文献   

7.
姜丽华 《客车技术》2012,(2):19-21,24
介绍了路边石导向快速巴士的工作原理及导向轮装置的构造,详细阐述了导向轮装置关键总成的设计方法以及导向装置与客车悬架、转向的干涉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健 《城市车辆》2005,(1):52-54
本文讨论BRT的定义及其发展过程,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中,结合城市的实际,建设巴士快速交通系统是缓解交通问题的革命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两辆斯堪尼亚新款三轴双层巴士现在正在香港的市中心进行必要测试。斯堪尼亚和香港的巴士运营商九龙巴士联合开发了这款巴士以满足香港这座大城市的特殊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山东省胶州市首条旅游观光巴士——501路开通,成功将中国公交行业首例驰名商标“温馨巴士”品牌引入了胶州市。也是从那时起,青岛交运胶州温馨巴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胶州温馨巴士”)在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美好出行上聚焦发力,10年来精耕细作,不仅显著提高了广大乘客的出行满意度和舒适度,也有力推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公交的发展,指出在我国发展公交的道路上缺乏对公交通行能力这一重要指标的思考,提出研究公交通行能力来解决我国公交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公交(包括公交车辆和公交乘客)通行能力模型。然后以北京中关村大街的公交专用道为实例,从公交通行能力方面分析该段道路公交车拥堵、混乱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特性比较入手,说明了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讨论了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衔接换乘比例的确定方法及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协调规划的原则,重点分析了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路优化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即公交线路、站点、换乘布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尾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快快速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本文找出了影响快速公交客流的主要因素,利用系统工程学中的ISM方法,构建了快速公交客流系统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探讨快速公交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明确了各因素间的清晰结构,得到影响快速公交客流量的5级递阶结构;最后找出影响快速公交客流因素的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从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影响时期分别归类分析.通过分析各层级因素对快速公交客流量的影响,可引导更多居民选择快速公交出行,对缓解交通压力提供了一定方法指导和决策支持.并通过合理分析为快速公交运输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优先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单线公交专用道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公交优先的问题。为能更好地发挥公交专用道作用,提出了在大城市或特大型城市设置双线公交专用道,以及双线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并对双线公交专用道和单线公交专用道的效益进行对比,运用模型计算后得出了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提倡公交优先的大背景下,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设已成为诸多城市有效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合理有效地快速公交系统的实施方案亦是其中的关键。针对快速公交系统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基于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快速公交系统评价体系,从系统的线路指标、车站指标和专用道指标3个方面阐述了评价体系中关键指标的计算方式和意义。通过某城市的BRT实例仿真分析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重庆市常规公交客运的发展水平,把握当前及今后重庆市公交客运量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的研究方法,清晰直观地得到了反映重庆市常规公交客运量影响因素与客运量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利用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在进行重庆市常规公交客运量预测时,其拟合精度不够.研究发现需要对模型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做出改进,改进后的灰色预测模型要比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更高,说明改进后的灰色预测模型更适用于重庆市的常规公交客运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城乡公交站点的优化布设作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运营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公交乘客的出行时间成本。在分析城市公交站点布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公交经营者的费用成本和公交乘客的时间价值成本的概念,并以两者之和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起城乡公交站点的布设模型,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自从北京市南中轴快速公交建成后,全国十几个城市陆续开展了快速公交的研究和建设。在研究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该文通过北京快速公交的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推进快速公交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快速公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该文首先论述了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快速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工作目标及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了快速公共交通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是指在一定的运行约束条件下,选择1组公交线路和相关频率以达到优化目标的设计过程,可以表示为一个优化问题。针对具有高异质性出行需求的主支线公交树网络,在考虑客流需求和运营约束的前提下,以用户和运营者的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1种多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模型。优化变量为候选线路服务频率。为求解这一模型,设计了1种基于改进的布谷鸟算法的高效元启发式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候选路线集生成过程;基于MNL模型的公交分配过程;确定路线服务频率的改进布谷鸟算法过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对所有可能的候选路径的服务频率选择得到接近最优的公交线路网络。另一方面,通过保持高峰时的公交线路为有效备择线路,为具有异质性出行需求的网络的重新设计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此外,该系统在1次运行中产生了1组帕累托解,其允许公交线网设计师评估运营商成本和乘客成本并做出折中方案。通过比较3种算法的计算结果和CPU时间,证明了改进的布谷鸟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另外还研究了最优公交网络设计与公交运行速度、总需求规模等关键设计输入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设计输入参数与最优公交网络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模型与算法为实际的大规模主支线公交树网络的优化设计提供了1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