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桥主桥为11-(2×100) m 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两孔一联共11联,总长2200 m 。钢桁梁采用顶推与悬拼相结合方式进行架设。顶推施工前对大型临时结构中的拼装支架、滑道梁安装进行施工控制,顶推过程中对三桁起(落)顶高差、横向偏位、顶推里程进行控制,实现了对钢桁梁三向精确控制,确保拼装线形与设计线形一致。  相似文献   

2.
大跨长联钢桁梁顶推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分2联布置,第1联为(120+5×168+120)m的六塔连续钢桁结合梁斜拉桥,第2联为5×120 m的连续钢桁结合梁桥,钢桁梁架设采用多点连续同步顶推施工技术。采用MIDAS Civil软件进行钢桁梁顶推施工计算,根据墩顶反力和摩擦力,每墩配2台350 t的连续千斤顶。该桥大跨长联钢桁梁顶推距离为1 080 m,顶推总重量27 000 t,边桁主动顶推,中桁被动移动,采用计算机多点连续动态控制技术。导梁结构与主体钢桁梁通过连接节点由斜桁变直桁。在墩旁设滑道,通过滑道前端千斤顶进行滑块体系转换,实现桁架结构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3.
某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1 260 m的双塔连续钢桁梁斜拉桥,结合该桥地理环境,提出边跨斜拉索区钢桁梁采用步履式顶推滑移方案施工,最大顶推重量约35 700 t.顶推跨度为75 m,顶推支架上设3道凸形滑道梁,凸形滑道梁一端布置1台450 t限压步履机(限定压力4 000 kN,顶推水平力1 200 kN),另一端布置...  相似文献   

4.
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主桥设计为8孔110m简支钢桁梁,钢桁梁采用支架法拼装、单侧非等节间顶推架设技术施工。在岸边引桥区设置钢桁梁拼装平台,在拼装平台及主桥墩位滑移支架上布置顶推滑道;利用履带吊机辅助龙门吊机拼装钢桁梁及导梁;设置辅助杆件,将多孔简支钢桁梁变成可顶推的连续结构;利用多点液压同步顶推系统顶推钢桁梁至设计平面位置;拆除导梁及辅助杆件,落梁至设计标高,完成钢桁梁架设。该桥钢桁梁于2018年1月完工,成桥线形及结构受力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12)
贵州都格北盘江大桥采用钢桁梁斜拉桥方案,从利于构件运输、便于压重实施、简化施工控制难度和解决施工场地等方面考虑,设计单位经过比选论证,推荐采用边跨顶推的施工架设方案,并完成了导梁结构、顶推设计及设备受力分析,为实际施工控制及架设奠定了基础。文章重点介绍了顶推总体方案设计、导梁及滑道设计、顶推过程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白沙沱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432m的钢桁梁斜拉桥,在1号~2号墩间跨既有铁路。跨铁路的A11~A19节间钢桁梁采用支架上拼装、整体顶推的方式安装。顶推施工前,在2号墩旁安装4个辅助支架,支架均采用钢管桩支撑,桩顶设纵向分配梁,在分配梁上焊接不锈钢板滑道,滑道与铸钢件滑块间涂抹硅脂润滑;采用自动顶推控制系统(包括2台350t纵向连续千斤顶)同步顶推,千斤顶采用钢绞线和工具锚(设置于A19节间下弦尾端)作传力装置;每顶推13.5m,卸载顶推力,采用竖向顶升系统(在支架对应主桁下弦杆节点处各设置2台1 000t千斤顶和1台液压油泵)起顶钢桁梁,将滑块拖移至滑道始端后卸载顶升力,继续进行顶推;顶推施工时,采用设置在支架两侧的横向导向装置纠偏。通过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该桥钢桁梁安全顺利地顶推到既定位置。  相似文献   

7.
廊坊光明桥为(118+268+118) m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上跨多股既有线,与既有京沪高铁交角33°。钢桁梁采用转体法施工,拼装跨度为京沪高铁侧(119+138) m、西牵出线侧(130+119) m,采用带辅助滑道的简支梁体系非对称转体方案。施工过程中,与铁路平行位置采用独柱式拼装支架和带转向功能的龙门吊拼装钢桁梁,京沪高铁侧钢桁梁远离设计转体位置15 m进行拼装,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向边跨预偏30 cm拼装;京沪高铁侧钢桁梁拼装完成后横移至设计转体位置;钢桁梁同步落梁至主墩;采用带大悬臂的简支梁体系进行转体,辅助滑道采用轴承式滚动走行系统;转体后,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利用墩顶特殊设计的永久支座向跨中纵向顶推30 cm;在铁路限界上方采用全封闭防护小车进行合龙施工。该桥多次体系转换施工累积误差可控,成桥精度与设计吻合,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非通航孔区为6×90m钢混结合梁结构,钢梁为开口槽形结构,6跨钢槽梁拼装线形各不相同。采用了连续千斤顶拖拉法施工,在顶推平台上进行钢槽梁节段拼装,通过布置在墩柱顶的连续千斤顶系统将拼装完成的梁段拖拉到位。成功采用无连接形式尾端可调滑块及各墩顶可调滑道实现多变竖曲线钢槽梁的顶推施工。与常规步履式顶推工艺相比,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9.
京沪铁路昆山至陆家浜段既有铁路改建工程中,跨青阳港航道80 m下承式钢桁梁采用顶推法施工。介绍了桥梁施工的关键内容、顶推施工的主系统构成,并对顶推装置系统进行了改进研究。通过将钢桁梁拼装支架与桥梁下部结构相结合形成顶推施工平台,根据长行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将一体化自锚式顶推装置与滑道相结合,形成自锚式的动力系统。顶推装置将千斤顶与反力架合成整体,实现千斤顶与反力架的同步前进。改进后的顶推系统安装方便,顶推效率高,大幅减少了作业人员数量。  相似文献   

10.
张奉春 《公路》2021,(3):148-152
陕西合铜高速公路水苏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上承式3×80m钢桁-混凝土组合梁,墩身为薄壁空心高墩,盖梁尺寸较小,采用连续千斤顶顶推施工困难,且顶推时竖向力产生的附加弯矩对墩身影响较大。经研究,利用步履式千斤顶进行钢桁梁顶推,设计了配套同步施工的组合钢垫梁、支承梁等结构,确保了空间桁架体系节点受力特性,降低了顶推施工对墩身的影响。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对以后同类型钢桁梁顶推施工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无锡钱皋路京杭运河大桥主桥为106 m拱形钢桁梁桥,采用3片主桁结构,钢桁梁重约2 200 t。钢桁梁采用浮托顶推法架设,按照陆地滑移、水陆协同滑移、水上支架滑移、落梁4个阶段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打设6排共108根钢管桩,以铺设滑移轨道,并分段立体拼装钢桁梁;钢桁梁上设置18个滑靴,在9个主动滑靴处左右各布置1台60 t的顶推器;浮船选用3 000 t级驳船,在其上铺设路基箱和格构式浮托支架,采用4台卷扬机锚固和调节;顶推施工时,首先将钢桁梁顶推出一定的悬臂端,然后将浮船排水上浮支承钢桁梁前端,使中间支点脱空,保留后端支点作为顶推点,形成简支结构向前推进,最后待浮船移至指定位置并注水拖走后,钢桁梁滑移至指定位置落梁,完成架设。  相似文献   

12.
武汉二环线武昌接线梅家山立交主线高架桥第四联为(36.95+62+36.95)m钢箱梁桥,钢箱梁总重达1 800t,标准段桥面宽26.04m。为确保现有交通不被中断,采用节段拼装、整体顶推的方式完成该联钢箱梁的安装。沿顺桥向设置7处临时墩,临时墩采用钢管立柱通过联结系形成整体受力,尽量利用桥墩承台做其基础;钢管立柱顶部设置滑道梁和抄垫支座,滑道梁采用钢箱梁结构,钢箱梁与滑道梁之间设置聚四氟乙烯滑板,以减小顶推摩擦力;导梁设计全长约35m,采取变截面分段设计;横向限位装置安装在墩顶的凹槽上;选用2套自动连续顶推系统进行顶推施工,1套连续千斤顶最大顶推力为500kN,正常顶推速度约10m/h。  相似文献   

13.
南淝河特大铁路桥为钢桁梁柔性拱结构,采用了钢桁梁带拱顶推施工,对带拱顶推的施工设备、主要施工工况及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为实现钢桁梁带拱顶推,施工时主要布置了拼装支架、辅助墩、导梁等辅助钢结构系统,并采用多点同步顶推和机电液一体化原理施工.钢桁梁带拱顶推施工主要包括4个工况:钢桁梁多点顶推至最大悬臂,柔性拱体系未形成、钢桁梁带拱顶推,柔性拱拱脚合龙,钢桁梁带拱顶推就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实现了带拱顶推、导梁上墩、无应力合龙等关键施工技术;同时采取施工监控技术,确保成桥后桥梁的内力、应力及线形与设计相符.  相似文献   

14.
六塔部分斜拉连续钢桁结合梁工程规模大、难度高,其施工方案的选取对于架设该桥梁是至关重要的。论文结合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一联运用整体预推架设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进行了整体顶推架设施工方案及特点的分析,并提出了钢桁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采用顶推法施工的湖南省张家界澧水大桥为背景,在分析斜度对顶推主梁内力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顶推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预制场的优化设置、导梁的合理配置、墩顶水平偏位的控制、箱梁的导向与纠偏、落梁等。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7,(8)
顶推施工存在节约施工用地、减少高空作业、不中断下方通车及通航等诸多优点,特别适用于跨既有铁路、高速公路、繁忙航道、高山峡谷等条件下的桥梁施工。在顶推施工中,临时墩(串联桁架)、滑道梁和导梁为主要的大型临时受力结构,其可靠性是顶推施工成败的关键,以云南嵩明~昆明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杨林东特大桥上跨沪昆铁路桥为实例,介绍箱梁顶推施工中临时墩、滑道梁、导梁等大型临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7.
悬索桥扁平钢箱梁顶推施工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3跨地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扁平钢箱梁,钢箱梁跨径组成为(40+430+40)m,采用多点临时墩顶推施工。为了确保钢箱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整体和局部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临时墩支点高程设置形式、滑道支承形式和横向偏位等对钢箱梁受力影响较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线形控制、临时墩反力控制及局部应力施工控制等参数以及相应控制措施。实际顶推施工结果表明钢箱梁受力及线形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8.
依托贵州北盘江大桥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项目,探索出了一种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新工艺,此新工艺成功解决了大跨度钢桁梁步履式顶推过程中设备需跟随节点移动、墩顶水平力控制的技术难题,形成了集顶推施工工艺及顶推设备于一体的大跨度钢桁梁步履式顶推成套新工艺。  相似文献   

19.
王立学  曾海权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43-148,M0016,M0017
顶推施工技术作为大跨度钢桁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其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而且在不影响既有线路正常运营。依托兰州市北滨河西延段工程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项目,从施工方法、措施、技术、安全、质量保证上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对顶推过程中钢桁梁的受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通过研究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与工艺流程要点,优化了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状态,并节约工程造价,可为同类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跨既有铁路施工中,由于铁路运营繁忙,施工时要求能快速的跨越铁路,且不能在铁路上方有现浇作业,唐山市建华东道道路改建工程主桥1#施工采用点式滑道,多点顶推法施工。本工程顶推的特点是:顶推轨迹为平曲线,顶推过程中结构空间受力明显,很好地解决了柔性墩受力、平曲线顶推过程中的导向及纠偏问题。同时对顶推的支承、滑动、钢导梁、顶推牵引索及动力等系统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