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欧盟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认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通过发布实施《ELV指令》及RRR指令》,将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的管理纳入整车型式认证的框架,实现从源头对汽车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的管理,并且取得积极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欧盟开展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认证的背景、流程及要点进行研究,探讨其核心原则及理念,为我国汽车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汽车使用及报废后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主机厂的角度,对汽车材料的搜集、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管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主要涉及在CAMDS(中国汽车材料数据系统)中进行材料数据填报,材料数据审核,有害物质分析和RRR(再使用、再利用、再回收利用)核算等过程...  相似文献   

3.
欧盟实施回收利用法规十年以来,在政府部门、汽车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材料再生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已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汽车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十年间,欧盟市场上销售的汽车产品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大幅降低,汽车的回收利用率和再利用率逐年提高,大部分成员国已达到法规的阶段性目标。我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开展汽车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势在必行。欧盟的管理经验和实施成效,为我国开展汽车回收利用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汽车涂装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化学材料以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有的含重金属盐等有害物质)会对环境(特别是对水及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随着人类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和环保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减少“三废”排放已经成为涂装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可从减少、杜绝使用有害物质和回收处  相似文献   

5.
我国1979年就颁布了GB1495—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及GB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等两项标准,其限值见表12。由此可见我国标准水平较低,必须着手修订。 (b) 排放法规(标准) 汽车排放废气中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氧氮化物(NOx)是危害人体和植物的有害物质,因此,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都制订了有关排放法规或标准如表13和表14。(未完待续)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亿辆,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约400万t,大量的尾气排放破坏了生态环境。为减少机动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全世界汽车工程技术人员都在不懈努力。现阶段我国已全面执行较为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加强了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而尾气检测是机动车尾气治理中的首要工作。1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与检测标准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 x(氮氧化合物)和烟尘颗粒  相似文献   

7.
自2016年1月1号开始,根据《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对M1类车辆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实施《公告》管理。汽车生产企业根据以上管理要求,积极开展生态设计,并基于供应链完成整车材料数据收集。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整车材料数据的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的计算原理及流程,为汽车生产企业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欧盟和我国ELV指令的出台将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对汽车产品中所限制的有害物质进行精确测量显得意义重大。文章总结了国际通用标准中关于ELV指令中的铅、汞、镉以及六价铬等4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准则,对从事汽车及零部件重金属检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目前汽车有毒有害物质的数据交互模式和区块链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数据交互模式,以期优化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道路车辆回收利用标准研究工作组职能介绍道路车辆回收利用标准研究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主要围绕汽车禁用物质、车内空气质量、新车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RRR)以及报废车回收再利用等几个方面开展标准制定工作,以逐步完善汽车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在汽车禁用物质方面,主要针对汽车有害物质限值、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及方法,以及禁止邝艮制使用材料替代技术的标准和规定;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主要针对挥发性有害物(VOC)的检测方法、气味评价和雾化检测方法的标准和规定:在新车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及车辆的急速增加,车内空气污染问题逐步显现。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由于汽车空间狭小,车内空气流量有限,加上汽车密封性好,因此车内的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极大。基于以上考虑,有必要对车内空气污染预防及治理进行解读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1 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我国是世界第三汽车生产大国,2008年汽车的保有量已突破6000万辆,专家估计未来十年这个数字还会翻番。汽车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两种环境污染,一是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车外环境的污染,二是车体材料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对于前者,在上世纪一度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但经过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燃油汽车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剧了国内石油资源的短缺问题,并且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还会进一步恶化环境,加剧温室效应.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汽车成了必然的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可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还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文章从发展意义、分类、发展问题和趋势这几个方面,解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  相似文献   

14.
天沃  万泰 《汽车与配件》2000,(43):20-2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大汽车集团都瞄准中国市场。随之,与汽车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也越来越为我国汽车制造界所熟悉。如美国的QS9000,德国的VDA6.1等,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也引起了另外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环境和污染问题,如何处理发展和环境问题呢?本文将分二期向您介绍一个较新的课题——汽车工业和环境认证(即ISO14000认证),希望引起您的关注。若有不清楚事宜,欢迎来电咨询和参加11月份的培训。 一、什么是ISO14000认证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6年9月1日以来陆续出台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人类对自身  相似文献   

15.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汽车上安装的各种现代化装备不断增加,使得汽车的质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汽车制造商们早就在考虑如何减轻汽车的质量。此外,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迫使汽车制造业不断减轻车重,以降低汽车油耗和有害物质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汽车保有量及报废量急剧增长,由此引起的有害物质污染问题引起国家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简要总结国内外有关铅、汞、镉、六价铬、易挥发性有机物、清洁涂装等法规要求,并提出汽车企业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汽车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及报废回收再利用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晶 《汽车与配件》1998,(7):18-19,21
一、前言 汽油车除排放的尾气会污染大气外,它的燃油箱等燃料供给系统产生的汽油蒸气(主要成份为HC)如果直接向外排放,也会污染大气。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CO、HC、NOx等,这些污染物分别由汽车的排气管、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出。它们在整车污染物的排放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参见表1)。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CO约50~150kg,HC约200~400kg,NOx约50~150kg。平均每燃烧1t燃油生成的有害物质达40~70kg。这些有害物质排  相似文献   

18.
追寻机会、创造机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扩大机会,把机会纳入管理。日本汽车界的这种做法,对于今天处于低谷期(或称大发展后的巩固期)的我国汽车工业更显得有借鉴意义。在今天以及今后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光凭依靠政策和运气已经难以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不妨看看日本人是如何管理机会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主要城市频繁出现雾霾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中国汽车环境管理年报(2017)》称,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控制汽车排放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紧迫性日益凸显。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立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以下简称I/M制度)是治理车辆尾气污  相似文献   

20.
由于燃烧后的废气中有害物质成份的不同,汽油机所采用的净化废气的方法不能适用于柴油机的净化。多年以来,俄罗斯汽车和汽车发动机科学研究所(HAMN)一直在探索柴油机独特的净化途径,研制了柴油机催化中和器。 在柴油机催化中和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