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戈 《水运管理》2012,34(2):41-42
经历2010年全球经济的恢复性上升后,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发达国家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金融市场起伏不定,特别是除德国以外的欧元区失业率居高不下,需求出现下降。而新兴国家经济体通胀持续高企,影响其经济增速。由于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风险上升,WTO将2011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从6.5%下调到5.8%。  相似文献   

2.
观市2011     
全球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呈现“双轨”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P)预测2011年和2012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在6.5%的增长水平,略低于2010年7%的增速,其中增速最快的仍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2011年和2012年发达国家经济将增长2.5%。但是影响经济复苏进程的主要风险仍然存在,例如部分经合组织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高油价以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迟迟未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3.
张永锋 《集装箱化》2012,23(2):5-10
1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情况1.12011年回顾1.1.1世界经济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2011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步伐均有所放缓,不确定因素增加,世界经济整体衰退风险上升。(1)主要发达经济体受债务危机困扰。受能源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     
2010年,世界经济在复苏好干预期的感叹声中圆满地划上了句号。从12月份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在2010年最后两个月,各国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等继续温和回升,世界经济进入稳步复苏通道,全球主要经济体,除个别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外,全年均有望实现经济超预期增长。但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不振、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的状况仍困绕着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压力日益加剧也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正是果硕飘香的时节,然而世界经济形势却只能用一句“霜重鼓声寒”来概括——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尤其是欧债危机久拖却无治理良策、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给世界经济缓慢的复苏进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在增加.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正是果硕飘香的时节,然而世界经济形势却只能用一句“霜重鼓声寒”来概括——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尤其是欧债危机久拖却无治理良策、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给世界经济缓慢的复苏进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在增加.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天津航海》2010,(3):32-32
两年前曾疯狂追捧、相互攀比订造新船的船东,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都债务累累,东拼西凑忙于还贷。2009年下半年更是胆小谨慎,不敢再订造新船。以中国船厂为例,2009年接到的新船订单剧减,比2008年下降90%。  相似文献   

8.
陈弋 《中国港口》2012,(1):59-61
<正>经历2010年全球经济恢复性上升,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金融市场起伏不定,而新兴国家经济体通胀持续高企,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近期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风险上升,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长6.5%下调至5.8%,其中,将发达成员增速从4.5%下调至3.7%,发展中成员增速从9.5%下调至8.5%。贸易增速下滑对全球航运带来了较大冲击,再加上航运自身的运力过剩现象非常突出,2011年全球航运市场处于极度低迷状态,其衰退程度甚至超过2009年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9.
秦琦  李源  祁斌  沈苏雯  周羽欢 《船舶》2012,23(1):1-10
在"增长放缓、风险增大"的2011年全球经济环境下,世界航运市场受"运力投放无休、运营成本增加"的影响而表现为"低迷不振"。新船的不断交付也使世界商船队年轻化势不可挡。新船建造市场同比有所下滑,液货船和散货船表现不佳,集装箱船和海工市场表现较好,新船价格呈现小幅下调趋势。预计2012年世界船市在三大主力船型上仍不容乐观,海工市场继续有尚佳表现。  相似文献   

10.
邹葵 《世界海运》2014,(2):7-11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总体平稳,全球经济温和增长,但动力依然不足,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兴经济体国家增长放慢。世界石油供需形势相对宽松,油价运行区间收窄,油船运输市场运力过剩局面依旧,船东度日艰难。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延续总体缓慢复苏态势,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较大,债务问题仍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将对石油需求增长形成制约,石油供给将保持宽松状态,国际油价运行区间有望下移。油船运输市场供需基本局面无法在短期改善,复苏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6月,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新兴经济体反通胀效应显现,经济增长也出现减速,世界经济复苏速度整体有所降低.主要经济体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均有所放缓.但5~6月,国际新船订造仍保持相当热度.集装箱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成为支撑着市场的主力.  相似文献   

12.
邹葵 《世界海运》2011,34(9):32-37
2011上半年全球出现通胀、国际油价高企、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在新兴经济体引领下,世界经济沿复苏通道缓慢前行,全球石油需求增加,但受制于油船新船运力的过速投入,油船运输市场陷入长期低迷。下半年,油船运力还将呈加速供给,市场无力正常吸收新增运力,运输形势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3.
李源  秦琦  祁斌  沈苏雯  刘方琦 《船舶》2016,(1):1-15
文章对2015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对2016年市场发展予以展望。2015年,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分化迹象日趋明显;油船:航运市场和新造船市场一枝独秀;箱船:航运市场低迷,运力过剩,然而2015年订单飚升(主要指超大型集装箱船),但2016年难以再现;干散货船及海工:市场低迷,订单严重下滑。新船价格持续下降。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总体略优于2015年;航运市场贸易量同比将出现增长,但难以抗衡2016年运力的大幅增长,市场供求仍失衡;预测2016年新造船市场逊于2015年,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存在局部性机会,海工市场维持弱势。  相似文献   

14.
李升江 《中国船检》2012,(2):65-66,122
2011年。新船成交量再次出现大幅下滑,全年预计成交7000万载重吨,较2010年下滑将近50%。2012年,随着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各主要预测机构纷纷调低各国经济增长率,全球新造船市场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陈弋 《水运管理》2011,33(2):8-10
在各国史无前例的经济政策刺激作用下.2010年年初全球经济基本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但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仍充满动荡和风险:上半年美国GDP连续两季下滑,引起全球对美国经济探底的担忧;紧接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漫延,引发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接下来是关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大宗商品价格应声上涨,全球通胀预期扩散。  相似文献   

16.
魏梅  潘放  汪颖异  杜亮 《船舶》2022,33(1):1-18
回顾了2021年世界经济、航运和造船市场,并对2022年船舶市场进行展望。2021年,伴随着疫情的发展,主要经济体推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经济复苏,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反弹,国际海运贸易量也出现增长。航运各细分市场因供需情况不同而表现各异,散货市场强劲复苏,集运市场需求旺盛,海工市场表现良好,油运市场低迷。2021年国际新造船市场活跃,新船订单相比2020年增加超过80%,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船新订单量表现优异。展望2022年,高涨的基础建设需求和有限的船队运力将继续支撑散货船市场,全球石油供应的增加和需求提升使油运市场前景向好,集装箱船的订单量和交付量将继续保持高位,液化气运输船海运市场将继续保持高位周期性波动上涨,不同区域表现分化,海上油气生产持续复苏,绿色智能依旧是航运市场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2011年回顾及2012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经济贸易发展形势回顾与展望1.1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形势1.1.1回顾在经历2010年的恢复性快速反弹后,2011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估计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跌至4.0%,世界贸易增长率跌至7.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由3.1%跌至1.6%。欧美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阻碍世界经  相似文献   

18.
2014上半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保持高位,但成交量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持续反弹力度减弱,部分船型新船价格甚至出现下滑迹象。下半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压力可能进一步恶化,预计下半年船舶市场走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侯华伟 《船艇》2005,(8):10-12
2003年以来,在兴旺的航运市场推动下,全球新船订造活跃,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新船价格持续上升,2003年世界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等三大造船指标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罕见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舱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再次成为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高峰年。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09,(4)
韩国新兴造船企业——大韩造船最近开发设计出一种新型油船。大韩造船虽然目前正在进行债务解决计划,但在新船市场需求疲软的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