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欧美和亚洲等地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扩大。由于需求迅速增长,部分港口明显地出现了拥堵和货物滞留的运输基础设施风险。扩大港口设施和内陆运输的能力已成为班轮业界的重要课题。在集装箱码头建设方面,欧洲纷纷投资港口开发,制定了长期建设计划,在北美,从东南岸到墨西哥湾,集装箱码头的扩建很活跃。  相似文献   

2.
李路 《中国船检》2008,(3):36-36
由24家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组成的集装箱协会(Box Club)决定每年斥资100多万美元改善业界形象。他们将通过网络,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等媒体.向全球传达“如果没有集装箱运输业.现代生活将难以想象”这一信息.并就与集装箱运输界相关的环境、保安以及全球化等问题与外界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澄清.从而改变其不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05,22(5):I0005
振华港机向深圳盐田港提供合约金额高达2.5亿美元、共计有85台集装箱起重机和龙门吊产品的供货合同在上海正式敲定。此次盐田国际为其新建码头工程而采购25台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起重机中有19台为振华港机最新研制的一次可吊两只40英尺箱岸边桥吊。这种双40岸边桥吊产品是目前世界首度投入市场运营的效率最高的超巴拿马型起重机品种,此前曾小批量投入境内外两个港口使用,在上月中旬阿联酋迪拜港用振华港机生产的这种双40英尺起重机,创造了令业界震惊的每小时起吊104标箱的世界记录,而目前普通集装箱起重机一般为每小时50标箱上下。  相似文献   

4.
乌志强 《集装箱化》1997,(2):26-27,36
集装箱检验是集装箱设备交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安全操作,需要对进出港站的集装箱进行检验.以确保集装箱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目前,我国各集装箱堆场、中转站都相继开展了集装箱检验业务。然而.在集装箱检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暴露出国内与国际的水平差距,许多实际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很好地掌握集装箱检验的有关技术和标准,从而影响到集装箱运输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本文对集装箱检验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人受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集装箱运量和港口吞吐量 据德鲁里估计,2005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为3.994亿TEU,比2004年增长10.1%(见表1)。其中东欧集装箱吞吐量比2004年增长38.9%,增幅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此外,中东、远东、南亚、南美和北欧的集装箱吞吐量都有两位数增长,但大洋洲仅增长3%,东南亚的增幅也只有5.7%。作为全球集装箱贸易的主要生成地,远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仍然没有动摇,但各国增速差异明显,如中国内地的集装箱吞吐量比2004年增长24%,而韩国和日本的增幅分别只有5.6%和2.5%。  相似文献   

6.
费名申 《集装箱化》1997,(2):22-23,33
集装箱及其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集装箱箱体本身外,还需有一系列装卸、搬运等配套设备及组织管理措施;不然,集装箱到达港口、车站后,会出现卸不下、装不上、拉不走的现象。随着国际贸易和国内运输的不断发展.为使集装箱要好地适应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更好地实现与各种装卸搬运工具的协调配套.集装箱必须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促使集装箱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在海峡两岸民众的不懈努力和共同推动下,尤其是在两岸海运和民航业界人士的务实推动下,两岸通航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促进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也为最终实现两岸全面直航积累了经验。目前,海上通航有三种方式:一是两岸货物经第三地集装箱班轮和不定期船散杂货间接运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于铨 《集装箱化》1994,(5):28-29
进入90年代以来,罐式集装箱租赁和经营业界在严重不景气中挣扎,因此,罐式集装箱生产业力量在过去二三年也不得不为了克服罐式集装箱需求的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所造成的困难而奋斗。1993年各罐式箱生产地区的情况依然如旧,但唯独南非例外。在南非出现了强烈的反差,南非罐式箱制造业界1993年是创最高记录的一年,而且这种势头还可能再持续相当时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以及船舶经营的多样化,世界各国的集装箱公司在激烈的海运竞争中,为不断提高运输质量以求更多地获得运输市场份额.纷纷投资码头、堆场、集装箱列车、集装箱拖车.内陆点货运站以及建立各货运代理网络.逐渐地从原来的海运承运人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过渡。在国际多式联运的经营中,各船公司具有何种特点呢?首先,从其多式联运的种类形式看,主要有国际海铁。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08,(4):16-16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日前报道,韩国STX造船公司成功地制造出了载运量为2.2万标箱的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标箱是集装箱数量单位,一标箱代表可装载一个6米长的集装箱,因此这次制造的集装箱船可以装下同样大小的2.2万个集装箱。目前投入使用的集装箱船中载运量最大的是丹麦1.35万标箱船,德国曾在去年制造出2万标箱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1.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日前报道,韩国STX造船公司成功地制造出了运量为2.2万TEU的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标箱是集装箱数量单位,一标箱代表可装载一个6m长的集装箱,因此这次制造的集装箱船可以装下同样大小的2.2万个集装箱。目前投入使用的集装箱船中载运量最大的是丹麦1.35万TEU船,德国曾在去年制造出2万TEU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2.
在班轮业界,利用取代航运公会的并购和航运联盟,航线垄断化正在取得进展。另外,由于预计到迅速扩大的集装箱运输需求,世界集装箱码头业者继续向以中国为代表的集装箱码头投资。业界的并购活动活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外贸进出口依然黯淡,内需势头不旺,长江集装箱船公司揽货困难,班轮空闲舱位较多,长江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继续下探。2009年3月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934.15点.较上月下降5.17%。其中:上游集装箱运价处于震荡调整状态,集装箱运价指数为958.23点,较上月下降1.11%。中游集装箱货源持续减少,运价普遍下降,集装箱运价指数为899.28点,较上月下降13.15%。下游集装箱运价和船舶租金皆有所下调,下游集装箱运价指数为927.42点.较上月下降3.79%。  相似文献   

14.
施铸 《中国港口》2009,(4):47-47
集装箱是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是一种货物运输的包装物,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周转,且被多次重复使用。集装箱装载的货物品种繁多,涉及各类进出口商品。与其他对外贸易运输方式相比较.集装箱运输的作业地相对集中。一般都经过集装箱专用码头和集装箱场站集散。因此,世界各地的病害,尤其是来自疫区的病害均有可能通过集装箱传播,其传播病害的机会高于其他包装方式。集装箱运输方式保证了货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高速发展,集装箱吊具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纵观集装箱码头、场、站吊具使用的情况,有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应该引起业界的重视。一个是吊具使用中的噪声问题。集装箱吊具在和集装箱连接时发出的声响是集装箱码头和场站作业的主要噪声源之一,也是邻近繁忙集装箱作业点  相似文献   

16.
史久群  周俊桃 《航海》1993,(3):15-15
苏南“金三角”馥地的无锡市,近年来为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大力发展国际货运业,最近成立中外合资苏华国际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和建立苏南地区最大的国际集装箱储运基地.从而提高内陆腹地对外运输的实力,促进。金三角。的经济腾飞.去年该市外贸代销总额约占苏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5%左右,其中95%以上的外贸货物均通过江海集装箱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文广 《水运管理》1999,(11):7-10,18
近年来,上海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已跻身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之列。同时,上海口岸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也有了重大突破,1998年完成了3.77万TEU,比1997年增长了17.8%,预计今年可完成5万TEU,约比1998年再增长1/3。由于去年建成的杨浦、军工路两个集装箱港站和今年由上海铁路局和上海港务局强强联合重组成立的路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的有效运作,为大规模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上海海铁联运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海铁联运箱量仅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因集装箱增长放缓,2008年12月长江集装箱市场行情继续缓慢下行,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02.60点,较上月下降0.79%。其中:上游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07.06点,与上月持平;中游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35.47点,与上月持平;下游集装箱运价指数为963.78点,较上月下降2.92%.  相似文献   

19.
卢嘉陵 《集装箱化》1994,(5):2-6,11
电子数据交换(EDI)又称“无纸化”,在目前商业活动中发展很快。在国外,推行EDI过程中集装箱运输也是最早的行业之一,现在EDI在我西的集装箱业界也成了热门的话题。本文只介绍EDI大致所包括的内容、范围、目标、条件以及推行EDI的意义。由于推行EDI对促进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此本刊拟辟EDI专栏,介绍国内外在集装箱运输业中最新的成就、信息和动态,对国内集装箱运输业中如何开展EDI提出建议和意见,欢迎专家多多赐稿。  相似文献   

20.
德国大船东奥芬(Claus-Peter Often)上周在汉堡召开的第8届德国船舶融资论坛时预言,集装箱海运业界已积错难返,难以遏制全球船队增长,在2010年全球将会有四分之一的集装箱船队闲置,运费在2014年前都不出现显著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