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中国5大港口之一的青岛港去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同比增长17.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3%。 据介绍,青岛港是排名世界第50位的集装箱港口,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港口。它是国内的国际集装箱中转港;是国内港口首家开通国际集装箱EDI系统的港口,实现了与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接轨。近年来,青岛港自筹资金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先后投入巨资在老港区改造投产了三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具备了接卸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船舶的能力。青岛港瞄准中远集团5250TEU集装箱船舶就要下水的机遇,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了可停靠  相似文献   

2.
青岛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岛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分析,提出了青岛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加快青岛港集装箱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孟庆平 《集装箱化》1993,(6):21-21,10
青岛港开展国内集装箱运输已有十年了,十年中开展了多条航线运输,办理联运业务,实和门到门运输。近年来,申、青、潍航线因种种因素已中断。从各航线的运量看,1992年1991较年也有下降,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港口》2010,(2):47-47
<正>2月11日,青岛港集团与青啤集团强强联手,双方在青岛港总部驻地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大麦进口、内贸出口啤酒和集装箱运输等业务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5.
推究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在各交通系统的发展轨迹,是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前提而分轻重缓急的。20世纪70年代初,因外贸运输急需与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接轨,才能挽回和确保我国航运承运外贸货运的权益,因此在远洋运输中优先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然后带动沿海、内河的国际集装箱运输。长江全线的集运业也是  相似文献   

6.
洋山港建设对长江集装箱港口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亚梅  谭家华 《水运管理》2005,27(10):15-19
预测长江主要港口未来几年的集装箱吞吐量,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长江主要港口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水平,并对港口在长江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定位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7.
天津口岸是我国开办国际集装箱运输最早的港口之一,为促进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口岸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相应地制定了一些管理规章。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加强天津口岸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大部分规章制度是从本部门、本单位的角度制定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运市场快速增长的集装箱动力使得全球各大集运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截至到2002年底,境外航运企业在我国设立代表处、办事处971家,外商独资船务和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127家,独资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7家,120多家境外航运公司在我国港口开辟了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年进出我国港口外轮5万多艘次,我国集装箱运输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15载,也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15年。我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自1978年9月正式开辟上海至澳大利亚的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至今已有15年历史。目前全国已有70余家航运企业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共拥有集装箱船、驳千余艘.13万余箱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照港)为突破集装箱运输发展瓶颈,先后与青岛港、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集装箱业务,加快集装箱运输发展。然而,与邻近港口相比,日照港仍存在发展规模较小、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青岛港是我国北方的主枢纽港之一,将逐步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根据青岛的经济地位和发展潜力,综合分析了青岛港现存问题和鳌山湾经济腹地发展及对港口的海运需求,鳌山湾作为青岛港集装箱的接续港区,将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兼顾经济腹地杂货和大件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国际集装箱运输始于本世纪50年代,因其具有装卸快、货损货差少,可以实行从发货地工厂到国外收货人仓库“门到门”运输,于货方、船方、港口都有利,被誉为一场货物运输的革命。集装箱运输能力也是港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自1978年开辟上海至澳大利亚国际集装箱航线以来,至去年底全国已有近50个港口开展集装箱运输,全年吞吐国际集装箱803万TEU,箱量比1978年增长近438倍,19年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7.7%。浙江省港口国际集装箱运输始于1984年7月,首次在宁波港镇海作业区,由浙江远洋运输公司“衢江”轮甲板捎带10个20英尺箱运往香港,开创了浙江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史。  相似文献   

13.
厦门从80年代开始兴办国际集装箱运输,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而获得迅速发展,1991年集装箱运量已达9.51万标箱.厦门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水路运往世界各大港口,目前主要是香港.占80%左右.1991年箱运量忆达7.47万TEU,  相似文献   

14.
陈戌源 《航海》1993,(4):36-37
集装箱运输首先出现于美国,1956年美国又把陆上集装箱运输方式推向海运。随之,这种“快速、安全、廉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采用和发展。我国的集装箱海运的首条国际班轮航线在上海开通。1978年9月,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熊岳城”轮,从军工路码头驶至澳大利亚的悉尼港,结束了我国沿海港口国际班轮集装箱运输的空白史。当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76TEU。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强劲走势大大出乎年初人们的意料。上半年在世界政局剧烈动荡不安与SARS病毒严重扩散的冲击下,集装箱运输市场基本可以说是有惊无险。下半年随着世界政局趋于缓和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尤其是市场运价的稳步恢复,极大地鼓舞了班轮公司的经营信心。回顾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明 《海运情报》2004,(2):15-18,13
世界政局的剧烈动荡与SARS病毒的严重扩散并未对2003年全球经济产生多大影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强势恢复大大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班轮运输公司在市场供需矛盾缓解、运价大幅上扬的鼓舞下努力经营,效益成倍增长。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将呈现一些新的发展特征,预计2004年有望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多年来难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水运文献信息》2006,(4):29-29
未来5年内,青岛港口从煤炭、油气、铁矿石、集装箱等四个方面同时进发,着力建设煤炭进出口基地、矿石进口中转基地、石油进出口中转基地和集装箱运输基地,港口发展实现“四轮驱动”。争取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1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18.
肖青  邱志鹏 《水运管理》2000,(1):13-15,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航运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集装箱运输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船舶达1080艘、总计超过30万TEU,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余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1998年达到1312万TEU。但同时也看到,尽管我国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迅速,但就我国集装箱运输整体而言,还未形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合理布局,且面临着国际航线少且多数港口处于支线港的地位、集装箱运输供需不平衡、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监督控制机制、信息系统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许多亟待解…  相似文献   

19.
林桦 《水运管理》2002,(2):28-30
一、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现状 “八五”期间,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交通部组织完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项目(简称“工试”)。其任务是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进行配套建设,建立与完善以上海港为枢纽包括远洋干线、公路、铁路、内河和沿海集疏运的试验网络,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该项目以建设设备系统、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这三大系统为目标,其中信息系统是一个行业性的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国内第一个跨地区、跨部门、有相当规模的服务于集装箱运输管理的信息系统。“工试”的顺利完…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经济区集装箱枢纽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环渤海地区港口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谁将成为下个世纪这一地区的枢纽港是航运企业关心的重点,末文从环渤海港口的现状出发,对环渤海8个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枢纽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