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排水材料渗水系数及路面极限排水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渗水系数及极限排水强度的关联紧密程度,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与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渗水系数与路面极限排水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料空隙率、连通空隙率、空隙直径均与渗水系数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而路面极限排水强度受渗水系数、路面厚度、横坡坡度的影响;通过灰关联法分析,材料内部空隙直径对渗水系数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路面极限排水强度影响因素关联性大小依次为渗水系数>路面厚度>横坡坡度。建议工程实践中提高路面排水性能应着重考虑增加路面厚度及材料渗水系数,而渗水系数的增大应考虑增大级配粗度。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渗水系数测试试验对湖南省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渗水系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沥青路面渗水性能的评价方法对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沥青路面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渗水性能差异,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不同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检验用的建议指标.最后对路面结构层的透水性能的差异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表明: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类型更易渗水;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掺入抗车辙剂其渗水性能会有所降低;渗水系数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施工质量变异性造成了渗水系数沿路面横向的分布表现为超车道大于行车道.  相似文献   

3.
水损坏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之一,而空隙过大、存在渗水通道是引发水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渗水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并分别进行了饱水率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渗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饱水率随空隙率增大而增加,且空隙率超过8%时,饱水率快速增加;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随空隙率增大而减小;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渗水系数随着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加,且空隙率大于8%时,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原来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中并没有渗水系数的要求。通过AC和SMA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渗水研究,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理论。指出达西定律可以用于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渗水。对于密实型的沥青混合料,适用的渗水试验是变水头渗水仪。文章采用了改进的渗水仪,研究了常用的AC和SMA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和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渗水系数的变化特性,提出了在配合比设计阶段检验用的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建议指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渗水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基于合理的渗水理论选用了适宜的新型渗水仪器,并与现规范仪器进行了性能对比,验证了新型渗水仪试验结果的适用性;然后使用该渗水仪对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数据做了统计处理,以此为基础并参考国内外技术标准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的统一临界渗水系数;最后通过临界渗水系数与渗水曲线确定了不同沥青混合料满足渗水要求的临界空隙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AC类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渗水系数和空隙率的双重指标控制可以减少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蓄积,降低水损坏的发生概率,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检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提出一种采用路面表面温差评价路面渗水系数的新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渗水系数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相同照射条件下的失水质量、失水率和表面温差;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饱水后沥青路面表面温度随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季节对表面温差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饱水后的试件通过室内模拟太阳辐射照射一段时间后,随着渗水程度的增加表面温差逐渐增大,最大温差值达5.7℃;太阳辐射强度与路面表面温差直接相关,最佳评价时段为9:00~14:00;夏季路面表面温差最大,亦为最佳评价渗水系数季节。  相似文献   

7.
根据渗水系数反算沥青混合料临界空隙率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改进渗水仪法和一种简化渗水法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三种方法均简便可行,且渗水系数与空隙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据此由临界渗水系数所得临界空隙率可供工程应用参考,但渗水控制标准的选取和沥青混合料空隙的微细观结构有待深入研究.总体上,AC类临界空隙率为5%~8%,S...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级配与大孔隙OGFC沥青混合料阻塞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6种不同级配,成型车辙板试件,以ISO标准砂作为阻塞材料,进行阻塞-疏通二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OGF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与其渗透性、构造深度具有良好相关性;模拟阻塞空隙的实验前期,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迅速衰减,而试验后期,试件渗水系数衰减至稳定值,大小约为原始渗水系数的20%;疏通后渗水系数可恢复到初始渗水系数的65%。通过分析OGFC沥青混合料的15%通过率当量筛孔尺寸S15与渗水系数关系,预估OGFC沥青混合料空隙阻塞特征,为OGFC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渗水是导致路面结构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善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状况,通过合理的混合料组成设计,对表面层常用AC-13、AC-16沥青混合料进行渗水特性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的渗水特性,级配变异和结构层厚度对渗水特性有明显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设计.  相似文献   

10.
崔世富 《中外公路》2019,39(2):223-226
为改善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采用掺木质纤维的方法,针对掺木质纤维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其中主要包括模量、水稳定性、渗水系数和路面永久变形等。结果表明:木质纤维可显著改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性,且由于纤维的吸附作用,使得多孔沥青的渗水性能也大幅提高,与普通多孔沥青相比,掺木质纤维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王玉林  卢东  徐宁 《公路》2021,(2):52-56
通过向透水沥青混合料(OGFC)中引入废弃混合料(再生OGFC)制备出再生OGFC,研究了木质素纤维掺量(0.01%、0.02%和0.03%)对再生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水稳性、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滑性能和内聚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再生OGFC料对混合料水稳性和低温抗裂性有明显不利影响,且对抗滑性能影响不大,而对高温性能有小幅提升作用;引入木质素纤维可明显改善再生OGFC路用性能,且木质素纤维最佳掺量为0.02%。  相似文献   

12.
叶振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80-183,M0020
透水砖铺装地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土壤的透水系数和地下水位情况的不同,要求透水砖地面结构层对下渗雨水具有渗、蓄、排的不同功能。通过总结各类透水砖地面结构排水系统的计算公式和工程实例的应用,说明了该系统的具体应用场合,并提出了多专业协同进行透水砖地面设计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海港引河南闸站工程为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透水性土层的防渗处理进行研究。经比选,闸站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搅拌桩围封的方案。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搅拌桩长度下基坑边坡的出口水力坡降。结果表明,截渗桩穿越中等透水性层,桩底进入相对不透水层进行围封时,基坑边坡出口水力坡降满足规范要求,无逸流出口。同时,基坑施工中应布置相应降水井及监测点,保证基坑防渗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水平透水层对软基沉降的影响,本文运用二维Biot法对不同埋深透水层的软基沉降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含有透水层的软基不但竖向变形、水平位移量小,而且压缩稳定所需的时间短,透水层排水能力对加速土层固结是相当有效,因此计算时必须考虑透水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城市环境及居民出行条件,该文提出了透水人行道的设计。旨在通过对透水人行道的分类、结构设计的分析和阐述,以及对透水人行道铺面的实际工程应用,为透水人行道的设计提供依据及参考,以满足生态型市政设施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透水重力挡土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透水重力挡土墙除具有传统挡土墙的功能外,还因有较大的孔隙率、透水性,更适合生态护坡特征的要求。论文分析了透水重力挡土墙的结构型式、力学特性、荷载特点,证明了透水重力挡土墙的安全稳定性,在河道整治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坡结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透水砖路面透水功能耐久性差、强度不足的缺陷,借鉴欧洲、北美的成功建设经验,结合国内建设条件,试验研究了缝隙透水型路面的关键设计参数、透水功能测试方法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缝隙透水型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和力学性能,缝隙率宜大于7.5%,采用ASTM C1787M方法测试透水系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与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介透水性路面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各类透水路面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中的工程应用,从技术角度探讨了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砖等三种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  相似文献   

19.
翟志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4):85-87,91,10,11
上海威宁路桥主桥上部结构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横向为双幅主梁连续桥面。桥梁采用纵横向预应力体系,施工方法为悬臂浇筑与满堂支架现浇相结合,横桥向分为两幅进行施工并通过后浇带连为一体。该文根据桥面板,中横梁和边横梁的不同结构特点采用了有针对性的结构形式设计,分别进行横向受力分析,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分析了停车视距计算参数的取值,并计算了高速公路圆曲线外侧超车道在不同设计速度下能够提供的横净距。通过示例分别计算了三种不同参数取值下的停车视距和横净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