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公司合成氨生产已20多年,除意外事故发生急性中毒外,工人平时反映鼻咽部症状较多,严重的有发生声带小结和息肉者。为了明确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人长期吸入低浓度氨气对鼻咽部的影响,我们于1982年3月调查了该厂的车间浓度及工人情况,并设无尘毒危害的供水车间工人120名为对照组,重点对鼻咽部疾病作一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铅在工业上用途颇广,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新品种、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生产、但用和接触铅的作业在不断地增加,职业性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我局铁路系统,铅作业工人数占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矽尘作业。因此,为了保护铅作业工人的健康促进铁路运输生产,我们曾对管内铅作业人数较为集中的五个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铅作业工人集中的印刷厂,机务段和车辆段等五个单位,对车间空气铅浓度的测定及198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对某生产三硝基甲苯(TNT)的化工厂作过多次调查,发现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又作了有关调查,现小结如下。一、一般情况:该厂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主要接触TNT较多的工种为装药、轮碾、筛药工序。其次为包装、机修、卷筒、破碎(主要为硝胺破碎),均有不同程度接触,后勤人员因常去  相似文献   

4.
劳动条件的改善,对保护工人免受毒物危害具有重大意义。1976年,曾对太原铁路局电务修配厂鱼尾板车间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发现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多种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车间空气,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某些危害。当时,工厂在有限的条件下,调整了劳动组织,并加强了工人的个人防护。1977年我们又协助工厂对各生产环节采取密闭、通风、半机械化等一系列的卫生技术措施,进一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同年年底和1978年,对其效果作了鉴定,兹将改善措施和鉴定结果报导如下: 一、卫生防护措施 1.拌料工序:将拌料筒的容量由0.79米~3扩大至1.54米~3,并配置自动加料斗(图1)。这样,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遵循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对局内35名探伤工进行了健康检查。以拍胸大片为主,确诊矽酸盐肺两人,其调查结果如下: 一、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的调查: 为保护工人的健康,我们对局内济南、青岛、张店,兖州四个地区的电磁探伤工计35名进行了普查,并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进行了卫生调查。  相似文献   

6.
在制造重铬酸钠或钾的生产过程中,或电镀工厂中经常有含铬粉尘和铬酸雾蒸气析出。生产工人在防护不良的环境下长期接触,可导致鼻部病变,特别是鼻腔鼻中膈粘膜可呈现充血、糜烂、溃疡、甚至穿孔。我们对某重铬酸盐类制造厂341名生产工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00名生产工人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遵照毛主席“予防为主”、“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的教导,为了解电镀作业过程中可产生的铬酸和氰化物对车间空气污染程度和对工人健康影响情况,以便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更好地有利于抓革命、促生产。我们于一九七四年对××段电镀作业进行了初步的卫生学调查,并对全部工人(20名)作了体检,现将调查结果作初步小结。  相似文献   

8.
1979年我们对客车车辆修理过程中,从事切割挖补作业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环境调查 1.被调查的两个铅作业班组中,没有任何机械防护措施,自然通风条件也差,仅有一般纱布口罩。166个样品全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2.生产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气焊工人切割旧车钢结构时,工人呼吸带铅的平均浓度为1.23  相似文献   

9.
氯乙烯作为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我国自1958午开始投产,产量逐年增加,接触氯乙烯工人也不断增多。为保证工人健康,预防氯乙烯中毒,我们于1979~1982年通过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两个方面研究氯乙烯的危害,为修订我国厂房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容许浓度提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初我们对4个工厂的清铲工、扎固工、砂轮工及镁筑炉工等4个工种接触局部振动的工人117名,进行振动病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以相同作业环境但不接触振动的工人83名为对照。同时对各种手持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作了现场测试,还就工人接振工时进行了记录。本文着重对上述工种工人,末梢神经感觉功能的危害情况予以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两组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进行了研究,第一组由31名接触空气中高浓度铅的工人组成,第二组33名工人接触低浓度铅,并对没有接触过铅的10名对照人员,也作了血铅和发铅浓度的调查,年龄均在21~55岁。血铅和发铅浓度,用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接触者采集5根包括根部的头发样品,  相似文献   

12.
硫磺锚固是铁路铺轨水泥预制枕的一种特殊作业,主要目的是起粘合与固定作用。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强烈刺激性气体和烟尘,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为了摸清危害程度,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我们于81年9月对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和工人健康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铁路电务修配厂生产层压木绝缘鱼尾板的压制车间,工人多年来接触酚醛树脂酒精胶液的挥发性产物和酚醛、乌洛托品粉尘,表现有神经衰弱症侯群、浮肿、皮炎、血小板降低、女工流产或出生婴儿畸形等一系列值得重视的临床症侯。为了探索这些表现是否与接触毒物有关,曾对该车问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危害健康最大的烘烤和拌料生产工序,对大小白鼠作了急性、亚急性中毒以及毒物对胎鼠发育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动物实验证实铝尘可致肺纤维化,但也见铝尘无害的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铝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对上海铝加工工业中的有关车间作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48名工龄在10年以上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调查内容及方法铝尘车间劳动卫生调查包括生产工艺过程,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及元素成分分析。粉尘浓度测定采用滤膜重量法,由于所得浓度值呈偏态分布,统计处理用几何均数表示。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74~1983年对柳局渠旧采石场及黎塘采石水泥厂的生产环境作了卫生学调查,并对接尘工人进行了动态学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渠旧采石场建于1950年,以采石为主。黎塘采石水泥厂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采石场,1973年增设了水泥车间,改称为采石水泥厂。该厂水泥车间  相似文献   

16.
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铁路系统机械修配、配件等厂段中的电镀工人,接触铬更为频繁。铬中毒是电镀工人常见的一种职业病。此类作业环境中氰化物、强酸、强碱等化学毒物,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为了解电镀作业工人职业性危害情况,笔者于1977年对成都铁路局管内电镀作业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同时对电务、通讯等电源室的充电作业作了类似的卫生学调查研究,以探讨铬、氰化物及酸雾等毒物综合作用的规律,为预防电镀作业职业性危害提供科学依据。一、对象 (一)对成都局管内电镀作业较集中的5个厂段作车间空气中铬、氰化物、硫酸、盐酸浓度测定,对42名电镀作业工人临床体检。  相似文献   

17.
齐齐哈尔车辆段,客车整备库内,由于冬季采暖要求,门窗紧闭,致使列车的独立暖房,茶炉等排出的废气不能及时逸出库外,造成库内CO浓度较高,对库内作业工人身体产生一定危害。为探索CO对工人的影响,我们对库内工人的键康及生产环境中的CO浓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国一家生产五氯酚及五氯酚钠的工厂职业接触工人进行了调查。该研究开始于1979年,并于1980、1982年进行了追迹实验。调查人群分为三组:(1)经常接触组:本组进一步分为氯痤疮亚组和非氯痤疮亚组;(2)非经常接触组;(3)对照组:由普通工厂人群组成。调查工作于工人停止接触近一年后进行。结果表明:经常接触组和非经常接触组人员甘  相似文献   

19.
石棉肺(Asbestosis)属于矽酸盐肺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引起肺内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和胸膜增生性改变的一种职业病。对工人的呼吸功能和劳动能力有明显的危害。为了保护广大石棉作业工人的身体键康,预防石棉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82年10~12月,对机车厂石棉作业的三个车间(组)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从事石棉作业工人作了体检,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期接触工业品五氯酚(pcp)与五氯酚钠(Na-pcp)对人体的慢性影响在文献中报道不多,为探讨从事pcp和Na-pcp生产的工人的职业危害,我们对天津大沽化工厂进行了职业病调查,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pcp生产工人34人,平均接触工龄3年(1~9年);Na-pcp生产工人58人,平均接触工龄5年(1~11年)。另以30名不接触毒物,年龄构成相似者作为对照组。 (二)方法:1.临床体格检查:对全部受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