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碳排放效率,以探索高效、绿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路径。首先,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构建涵盖车辆、人力、能源、环境、运输效益的要素体系;然后,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度我国23个省会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GML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特性;最后,采用面板模型厘清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总体呈现与网络规模正相关的差异化态势,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GML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特征有所差异; 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对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具有提升作用,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指数每上升 1%,碳排放效率GML指数分别提高1.906%、2.338%,火力发电比例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仍需要技术进步的推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提升碳排放效率的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城市客运交通规划阶段科学开展交通碳排放定量计算,研究提出按照现状参数标定、规划参数推算、规划排放预测三个步骤估算未来交通碳排放的总体思路。以上海城市客运交通为例,计算现状小客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各类交通工具运营能耗和碳排放。然后,结合汽车、轨道交通以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研究成果,研判未来各类客运交通工具运营能耗强度因子和碳排放强度因子。最后,结合城市客运交通规划方案,提出对私人和公共交通工具交通活动量差别化估算方法,并采用多情景分析方法估算未来城市客运交通活动量以及对应的交通能耗、碳排放情况。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职住空间结构、改善交通方式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均可降低交通碳排放;从具体减碳效果来看,提高私人小客车电动化比例和降低当地电网排放因子共同作用可取得最好的减碳效果,碳排放对其的弹性为0.91;其次是居民出行距离,碳排放对其的弹性达0.85。  相似文献   

3.
高天 《交通与运输》2011,27(1):36-38
一、单轨铁路的前身是单轨吊车伍珀塔尔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华伦州中部的一座43万人口的山城,位于距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30公里的一个山谷里。  相似文献   

4.
邵丹  李涵 《城市交通》2021,19(5):53-58,42
城市客运交通是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科学合理地设定能源结构电动化目标和配套政策,对于客运交通体系积极有序向双碳目标过渡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城市客运交通工具(含公共交通、个体机动交通)为对象,以交通运行阶段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电力消费考虑发电端间接排放)为测算口径,基于行业统计、交通活动量等多元数据,对交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效益进行量化测算.以近中期实现碳达峰为约束,重点计算三种情景对小客车电动化转型渗透率的目标要求.最后,强调在城镇化、机动化尚未充分完成的背景下推进碳达峰,需要坚持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结构优化并重的结构性减碳策略.在实施层面,要强化产业、能源、交通政策的统筹衔接.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进Kaya公式,基于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提出城市客运交通CO_2排放计算模型建立了CO_2排放量预测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市目前实施的低碳交通措施,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上海市4种不同低碳发展模式,并通过预测模型和计算模型分别算出2020年上海市城市客运交通CO_2排放量。基于对各个场景减排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所设场景均无法达到政府的预期减排目标,政府应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深化减排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6.
孔令斌 《城市交通》2010,8(5):F0002-F0002,I0001
随着城市范围扩大,不同运输距离、运输速度和运输特征的客运交通运输组织设施逐步分离,综合交通网络中不同功能、层级和不同方式、特征的客运交通子系统在综合交通系统中的作用也逐步回归到其优势运输范围内。子系统之间的交通转换需要通过“枢纽”来实现,因此,枢纽成为交通系统运行中“综合”的咽喉和衡量综合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也因此将交通枢纽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将两阶段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应用于枢纽效率评价之中,构建了枢纽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两阶段数据包络非均一评价模型.从运营管理者的角度,对十个枢纽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例研究,得到了参评枢纽的运营效率排序,且进一步对低效枢纽的效率指标进行了优化可行性分析,给出了指标潜在优化百分比.证明了两阶段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枢纽效率评价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公共交通效率评价忽略了管理无效、外在环境变量与统计干扰的影响,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以我国35 个中心城市2010-2013 年的公共交通面板数据为 样本,从成本效率与服务效果两个层面研究了公共交通的效率.研究表明,环境影响及随 机干扰对服务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超大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成本效率最高,特大城 市和西部地区的平均服务效果较好,公共交通回归公益性定位后的服务效果逐年上升; 公共交通行业的技术效率实现增长,全要素生产力逐年下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建议控 制行业的合理发展规模,提升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王振民 《交通标准化》2011,(21):162-165
研究河谷型山地城市市区过境交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原则、目标及思路,并以典型的重工业城市攀枝花市为例,研究其过境交通路线规划,可供同类城市过境交通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篇 2010年,我国城市客运行业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得到了显著发展,《年报》宏观分析了20062010年度城市客运的供给能力、服务水平相关的指标,阐述了城市客运发展的特点,为提高城市客运行业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2006-2010年全国公共交通车辆保有率情况见图1,2006-2010年全国城市客运各运输方式客运量见图2,2006-2010年全国城区人口年人均乘坐公共交通次数情况见图3,2010年全国城市客运量比重见图4.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客运交通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客运交通的基本模式,对于构建和谐交通,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从城市交通结构的选择原则和不同类型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优先发展次序两方面,探讨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及具体措施,对于满足城市各类交通需求,促进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交通设施的基本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从城市交通结构的选择原则和不同类型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优先发展次序两方面,探讨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及具体措施,对于满足城市各类交通需求,促进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交通设施的基本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本文在考虑城市客运走廊内3种不同类型的居民出行群体的基础上,以Lotka-Volterra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宏观竞争模型.并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竞争强度及不同群体出行规模对模型的稳定性与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方式的竞争强度和不同出行群体的规模比例是影响交通方式间竞争激烈程度与其竞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当竞争较为激烈时,最终只有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交通方式能在市场中存在;在竞争较为缓和的情况下,两种方式能在市场中共存.最后本文提出从调节交通方式竞争强度和改变不同类型居民出行比例两个方面来平衡两种方式间的竞争,以此优化城市客运走廊中交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将社会发展指数纳入综合交通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等分析方法,以中国30个省区为研究对象,测度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并研究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空间非均衡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前期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后期呈缩小态势;中国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总体差异较大,区域内差异东部最小,中部次之,西部最大,东-中区域间差异与东-西区域间差异相差不大,但演化趋势此消彼长,中-西区域间差异始终居于最低位,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区域差异的根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客流量预测是城市交通枢纽管理的基础,准确的客流量估计为交通枢纽的运力调整,管理预案的设计提供基础.目前对客流量预测的研究较多,但现有模型并未考虑节假日效应对枢纽客流量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多元季节性时间序列(SARIMAX) 原理,建立考虑节假日效应的城市交通枢纽客流量预测模型,并以上海虹桥2 号航站楼站轨道交通客流量数据为基础,对该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预测.标定结果显示,在春节期间,该站点客流量将有明显的下降,而在其他法定节假日期间流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比对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客运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虽然,国家已经组织并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但支撑行业发展的标准规范尚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市客运专业领域范围内的基础性、通用性国家标准,如术语、分类、基础性技术导则等,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对本标准的研究,并按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程序,起草完成了本国家标准的文本和编制说明,进入报批阶段。该标准由七个部分组成,适用于城市客运专业领域,涉及到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水上旅游、城市客运轮渡以及缆车索道等不同客运方式领域的通用性、基础性名词术语。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城市客运行业学术交流,促进城市客运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承担方式,近年来在大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轨道交通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5号线进行乘客问卷调查,掌握乘客到离轨道交通系统的方式选择规律及客流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结论主要有:选择步行方式换乘客流量是最大的,客流主要来自直接服务区,选择常规公交换乘轨道交通的比例次之,选择小汽车出行的人一般都是驾车到有条件的车站进行P+R换乘. 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系统在规划设计上尽可能根据站点的吸引范围及区域特征实现地面公交、自行车、步行、出租车、私家车等与地铁的近距离换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排放问题愈发严重,已经 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政策手段有效治理城市交通运输污染排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 发展和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各个要素因果关系的基础 上,将城市交通能耗与排放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私家车、公共交通、物流与货运、交通基础设 施、能源消耗与排放等7个子系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城市交通减排治理决策模型,以哈尔 滨市为例进行策略仿真。在对模型进行方程设置、参数估计和有效性检验之后,利用Vensim软件 仿真模拟不同交通减排治理策略实施效果,并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策略组合实现城市交通碳达峰 目标,为碳达峰下城市交通减排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