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在西南交大两校区校园交通车和119路公交的出行调查中发现,出行者对交通方式偏好和评价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并通过谨慎控制调查对偏好反转现象的存在进行了实证.在齐当别的视角下建立起选择支属性的维度判断体系进行匹配心理实验,检验结果发现匹配任务与偏好显著相关,齐当别理论能够对偏好反转现象进行解释.第2次实验通过改变任务顺序和选择支整体期望,验证了齐当别理论可对偏好进行预测,偏好选择是齐当别过程,而不是多维度整合过程.第3次实验通过2组风险场景下的对照,发现概率的引入并不必然提高决策度量水平,偏好反转现象也并非由于个体偏好真实发生了变化,而是由于偏好和评价是不同的策略过程,属性维度差的不同判断结果导致了偏好与评价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考虑停车收费定价对私家车出行者、停车场运营者、交通管理者三方停车参与者的影响,本文基于Stackelberg博弈构建了三方参与者共同决策的停车收费定价模型。引入效用理论分析三方参与者在停车收费定价中的行为特征,分别建立私家车出行者停车行为选择模型、停车场运营者运营利润模型和交通管理者社会负效用模型。针对三方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三方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引入停放饱和度和道路饱和度作为新的停车收费定价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三方博弈下的停车收费定价模型并设计求解算法,并用咸阳市两个公共停车场的实测数据对停车收费定价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当算例中的两个公共停车场收费费率分别为4.5元/h和3.9元/h时,停车需求为303个,私家车出行者的总出行成本之和为12 999.41元,总运营利润之和为6 902.17元,公共停车场的停放饱和度与期望值差距之和最小为0.35,周边道路的饱和度与期望值差距之和最小为1.51,为三方博弈下各利益主体间利益矛盾最小的停车收费定价方案。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定价模型可为公共停车场综合考虑三方主体需求制定停车收费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得出传统快递与高铁快递合作的最优定价策略,分析主导权及市场需求波动对其影响,根据双方构成供应链的特点,基于两种随机市场需求函数分别构建了高铁快递和传统快递主导下的Stackelberg 博弈模型,分别得到高铁快递的最优协议运价策略和传统快递的最优协议运量和市场运价策略,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得到结论,决策权的分散导致总利润降低;高铁快递掌握主导权可以增加自身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传统快递在合作中获得利润大于高铁快递获得利润,但不一定大于其非合作时的利润;市场需求波动增大,会导致双方的利润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5.
将"无节制使用私家车出行"视为一种社会困境,将通勤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考虑社会互动效应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分析集体行为的多重均衡状态.利用阈值理论分析集体行为实现均衡转移的临界值,进而对消除劣势均衡所应出台的政策干预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在进行出行选择时,个体之间存在着强社会互动;通过政策干预使个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效用增加量略大于0.695时,原本僵持在劣势均衡的公交出行比例(13.1%)会转移至多数人选择公交出行(72.3%)的优势均衡状态,从而缓解社会困境.研究结果对于交通管理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港口差异化服务对网络中竞争企业带来的影响,构建了基于MNL模型与博弈理论的整合公路运输服务下的港口定价双层规划博弈模型,通过改进的均衡求解数值算法求解Nash均衡.通过算例研究,分析了整合公路运输服务前后的市场变化、最优定价策略与服务路径选择策略,以及用户选择偏好系数对于均衡价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整合公路运输服务能有效提升企业策略的自由度及利润水平;纯价格决策对市场竞争力提升有限,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方;在本例中,用户对于价格因素越敏感,企业的价格策略越能获得成效;但价格策略空间有限,企业无法完全通过纯价格策略获得市场主导地位,通过开拓新服务,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取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发展趋向于多种策略的整合,在划分城市常规公交运营主体为普通公交运营者和豪华公交运营者基础上,提出公交价格联动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公交价格策略的演化趋势.模型包括两类公交价格策略实施主体、公交价格联动策略和独立策略构成的策略集合,以及采用不同策略的收益矩阵.以哈尔滨市公共交通系统为例,通过演化博弈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中不同价格策略收益大小关系,证明了不同价格策略局部演化稳定点的存在性,得出公交价格策略演化路径依赖于公交运营者采用价格策略的收益水平,而且与公交运营者选择价格策略比例的初始值相关.城市公交价格联动策略演化博弈分析,对公交管理者制定公交管理制度,以及运营者选择价格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综合分析线性需求和有限理性下联盟形成机制及联盟稳定性策略,构建充电桩服务商
和分时租赁汽车运营商组建的共享汽车服务链联盟。结果表明:组建共享汽车服务链联盟,合约
电价低于分散情况下的市场电价,对分时租赁汽车运营商边际利润产生不利影响,但服务链联盟
中各参与服务商总收益增加,整体服务链获得超额收益。线性需求下,分时租赁汽车服务链联盟
均衡利润受到价格敏感度的高度影响,不同决策模式下的联盟收益差额随价格敏感度增大而减
少。有限理性下,共享汽车服务链联盟的稳定性与联盟系统的初始状态直接相关,同时,受到不
同服务商在联盟前、后利润变化,偏离联盟机会主义行为获益及联盟罚金取值的影响。合理的联
盟合作奖惩机制是维持联盟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决策机理入手,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基于出行链构建了考虑回程因素的闭环通勤出行选择决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个体对去程与回程两次出行感知程度的两类影响因素,模拟了回程过程的3种不同情境,研究回程加入不同活动情境下对整个闭合通勤链出行选择决策的影响,并将考虑回程因素的决策结果与仅考虑单次出行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考虑回程因素的必要性.最后,以北京市典型通勤OD为例,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仅考虑去程时,小汽车方式优势凸显;而考虑回程因素时,回程过程中加入的不同活动将影响个体闭环出行链出行选择决策结果,小汽车将不再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优选择,定制公交的优势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居民就业范围的扩大,通勤出行距离不断增加,通勤时段逐渐延长,使通勤出行日益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居民的通勤出行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掌握通勤出行的规律,改善通勤出行的交通环境.本文首先从出行时间特征、出行距离,出行时耗、交通方式选择等方面对通勤出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通勤出行的评价体系,通过将logit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得到通勤出行方式的服务水平;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影响城市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致力于分析具有随机特性的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即随机弹性.使用具有较好收敛性的集计交通战略STM模型作为分析出行方式选择的工具,并根据对道路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作为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小汽车出行速度为随机变量并服从k阶爱尔朗分布.根据经济学的随机弹性理论,推导出小汽车出行速度对出行方式选择的随机弹性计算模型,利用北京市的实际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得出结论:交通政策指标(影响因素)的可靠度越高,政策目标对政策指标的弹性值越稳定、集中,即政策目标达到的可靠度越高,随机弹性分析模型可作为一种交通政策量化分析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开展了出行方式转换的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构建全目的和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MNL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定量分析了个体属性和交通方式属性对出行者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乘客感知的轨道交通全目的出行时耗负效用为相同时耗公交的91%,而通勤时耗负效用为全目的出行的1.89倍;轨道交通出行总时耗对分担率影响最显著,前者增减50%时,后者变动约10%;公交是轨道交通的主要竞争方式,当前者出行耗时提高50%时,后者分担率将增加6.8%;停车费小幅提高和出行时耗增加不能显著促使小汽车使用者转向轨道交通,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出行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公交出行选择行为、环保意识与出行习惯之间缺少定量分析交互作用的问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结合习惯驱动行为理论,构建公交出行选择行为结构方程基本模型A,增加环保意识的扩展模型B,以及涵盖环保意识和出行习惯的扩展模型C,对比分析公交出行选择行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将模型运用于重庆市实例分析,共回收有效问卷401份.结果表明:模型C的拟合效果及解释性最好,模型B其次;环保意识、出行习惯均对公交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低于行为意向和知觉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