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孔德顺  赵常  李泉  高相胜 《隧道建设》2020,40(9):1368-1373
为解决隧道内衬钢管运输和拼装施工工艺难度大、效率低、对接拼装精度差和预铺设轨道等问题,同时为适应快速发展中长距离输水管线铺设问题,结合现有内衬钢管运输方法、拼装施工工艺和河西支线工程特点,设计出内衬钢管运调一体机。设计的内衬钢管运调一体机可以免除铺设轨道,具有拆装方便、施工效率高、完全自动化和拼装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设计中对内衬钢管运调一体机的整体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关键部件和走行机构的动力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其内部结构和设计方案,确保内衬钢管运调一体机整体结构合理,运行安全稳定,将内衬钢管运调一体机应用到河西支线工程中,钢管运输平稳可靠,对接精度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为内衬钢管运调一体机的生产过程安全控制、质量控制、方案可行性、成本控制和运转控制稳定提供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杨高中路电力隧道工程为例,对大口径长距离深大隧道的曲线顶管对接施工的设备选型、对接施工关键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以及安全、质量方面的施工应急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3.
张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301-308,345
青草沙过江管工程是一条长距离大埋深的引水隧道工程。该文主要介绍了隧道工程针对长距离、高水压工况下的防水技术,其中包括了管片的防水结构设计、双道防水实验,以及施工过程中如何按照防水实验要求高质量完成隧道的施工,其中包括高精度管片拼装、隧道稳定性控制,以及一些辅助防水施工工艺及其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泉  陈真  杨义  齐如见  刘盛  房玉中 《隧道建设》2022,42(8):1491-1498
为解决矿山法施工铁路隧道二次衬砌拱顶易出现的空洞、厚度不足、裂缝、掉块等病害,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胡家沟隧道为依托,采用拱部预制衬砌替换现浇衬砌的方法,研究拱部衬砌预制工艺、高精度悬臂侧墙施工工艺、拱部预制衬砌运输及拼装施工工艺和拼装配套设备,并阐述装配式衬砌在施工中需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及对策,如采用高精度衬砌模板台车解决接头直线度的问题、采用全环通长定位筋解决悬臂侧墙钢筋骨架稳固的问题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型装配式衬砌拼装技术。经现场应用表明: 1)采用“拱部预制衬砌+侧墙现浇”的装配式衬砌施工技术是可行的,可以有效解决矿山法施工隧道拱部质量缺陷问题,提高拱部衬砌质量; 2)新型装配式衬砌采用“L”型榫接头及大球形接头,大球形接头较“L”型榫接头更易控制施工质量,更易于拼装; 3)通过采用拱部预制衬砌高精度定制钢模、高精度悬臂模板台车、悬臂侧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二次精调等关键技术,保证了接头施工精度,满足了拼装要求; 4)通过分析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监测数据,得出隧道衬砌结构内力的受力变形规律; 5)新型装配式衬砌施工技术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过程中结构稳定可靠,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大口径曲线顶管在地下管线工程中的使用日益频繁,针对大口径曲线顶管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结合潘广路~逸仙路电力隧道工程一标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简述DN3500大口径曲线顶管施工过程中进出洞、穿越河道与地铁、长距离顶进、曲线线形控制等几项关键施工技术,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矿山法施工时,隧道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脱空、厚度不足、掉块等质量缺陷,对此,提出采用“拱部预制衬砌+悬臂现浇边墙”的新型装配式衬砌结构,以保证悬臂现浇边墙满足拼装要求。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胡家沟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仿真+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悬臂边墙混凝土浇筑、边墙接头精度控制等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精度悬臂边墙施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荷载+结构法计算模型”计算分析,悬臂边墙具备结构自稳定性;2)通过采用刚度大强度高的悬臂模板台车对称分次浇筑、台车二次精调、全过程监测等措施,保证了悬臂边墙的高精度和施工稳定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暗埋段通过预制沉管海底对接,实现桥隧转换功能,亦是岛隧工程施工控制性节点。沉管隧道暗埋段位于伶仃洋海域,外海高盐高湿高腐蚀环境、人工岛内深基坑施工、结构耐久性河抗渗标准高,对工程施工和管理都是极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从技术角度剖析暗埋段施工时,节段差异沉降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结构和节段防渗3个方面阐述沉管隧道暗埋段施工中重难点的管控,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坡度长斜井有轨运输系统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 《隧道建设》2009,29(5):574-578
以龙厦铁路象山隧道3#斜井工程为依托,针对大坡度长距离有轨运输斜井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井底车坊布置解决工序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使斜井有轨和正洞无轨运输更好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合理设置抽排水系统,解决了斜井反坡排水的问题,达到安全快速的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9.
郭小华 《隧道建设》2009,29(3):275-279
为提高隧道结构的耐久性,改善受力状态,仰拱超前、一次性全幅施工,已经成为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为此,自行设计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移动快捷、轻便的片式仰拱栈桥在隧道施工现场愈来愈普遍。通过对Ⅰ20型钢制造的6m长片式仰拱栈桥进行结构验算,对其在隧道无轨运输的最大动载作用下的强度及刚度进行校核,了解该类仰拱栈桥在装碴车辆通过时的动态响应及安全状态,对同类隧道简易片式仰拱栈桥的结构强度验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安国际港务区港务西路立交桥总长1 076.83m,横跨绕城高速公路部分桥段采用单箱四室等高简支钢箱梁,分东、西2幅,跨长50m,钢箱梁重达816.2t。针对施工现场交通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小、钢箱梁重量大、立交桥跨度大等难点,钢箱梁采用分块加工、运输、吊装和安装的施工工艺施工,并对交通进行导改。单幅单跨钢箱梁划分8个吊装单元块,最大吊装重量65.6t,单元块加工成型后在工厂内进行试拼装,试拼装精度满足要求后采用平板车运输至现场,采用1台400t和1台110t汽车吊按先支座处后中间的顺序吊装(先吊装西半幅,再吊装东半幅),在7号墩和8号墩处的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格构柱形式,在绕城高速上的支撑体系采用满堂支架形式。实践表明,钢箱梁分块吊装和安装的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高了匹配精度和成桥线形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采用小模板拼装衬砌施工的隧道普遍存在错台这一问题,介绍能有效控制衬砌板间错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中通过改造模板结构,增加木楔与模板间受力面积,从而有效地将板间错台控制在2mm内,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为相关隧道二次村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为公铁两用全焊接整体节点钢桁梁桥,桥跨布置共分7联:6×(6×150m)+1×(5×150m)。上层公路桥面采用混凝土板块预制结构,现场整体浇筑;下层铁路桥面为横、纵梁板梁结构,横梁与钢桁梁下弦整体节点全熔透对接焊接,采用"整跨一体运架"方案施工。150m跨3D拼装与焊接施工场地选择在桥址陆地,杆件运输至拼装场后,首先在胎架上进行弦杆与节点的组拼与焊接(二拼),之后进行桁片的组拼与焊接(桁拼),桁片拼装结束后,在150m跨整孔大节段立体拼装前,采用起重设备完成由平位到立位的转换,最后完成150m跨3D拼装与焊接(立拼)。该拼装技术首次应用于此类大型全焊接钢桁梁桥,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3.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具有高水压、大回淤、结构超大跨和建设要求高等特点,为保证沉管隧道结构在建设与运营期内的安全和耐久性,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在世界上首次大规模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为推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沉管隧道在我国的发展,介绍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选型、横断面设计、纵向管节划分、特殊结构构造和钢壳详细构造等技术,管节钢壳制造、拼装和运输的创新工艺,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技术和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方法,总结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沉管隧道设计、智能制造以及施工关键技术。另外,结合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对钢壳混凝土抗剪连接件设计、钢板件连接构造和混凝土脱空检测方法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的建设,提出了地下道路隧道功能集约、建养一体的建设理念,介绍了道路隧道与铁路隧道共线设置的一体化统筹措施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中采用的预制结构拼装、冻结管顶管施工、长大隧道多维一体的疏散安全体系、泥浆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并提出了优化大直径盾构隧道建设的三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何毅 《隧道建设》2016,36(9):1085-1094
南昌红谷隧道过江段采用沉管法施工,隧址位于赣江中游,流速和水位落差大。为解决两岸大型围堰填筑、异地双干坞管节预制、复杂河道水文条件下管节浮运、对接以及管节基础处理效果检测等方面存在的施工难题,采用“充砂长管袋+塑性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的组合结构与堰内基坑钢管堵头桩“干割除”方法,实现围堰快速施工和防渗抗洪的要求;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养护、温控技术以及管节预制关键设备选型和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确保管节制作的质量和速度;采用江河中大流速下管节浮运的专用装置、合理的管节拖轮浮运船舶编队方法和多功能GPS-RTK综合监测系统,确保超长距离管节浮运安全;采用可视化监测、水下探摸和管节接头水密控制技术,实现高水差下管节准确对接;采用冲击映像法和潜水员探摸相结合的方法,对沉管基础灌砂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与综合评价。实践表明,红谷隧道施工形成的一系列新工艺与新技术,能有效解决施工中的难题、降低安全质量风险、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并对今后的沉管隧道工程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拱桥缆索吊装斜拉扣挂系统分离式塔架施工周期长、用钢量大和以圆钢管作为立柱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大、运输困难、施工成本高等问题,以杆件和节点应力、整体位移、整体和局部稳定性作为控制条件,设计提出了一种以H型钢作为立柱新型主扣合一式缆索吊装系统塔架。H型钢具有翼缘宽、侧向刚度大、力学性能好、抗弯能力强等优点,为充分利用H型钢平行翼缘,该塔架杆件间采用节点板连接,方便拼接组合,重复利用率高;通过对新型塔架整体和局部计算和实际工程校验,该新型塔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且整体结构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可大量节省施工成本。该新型塔架可在桥梁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贵州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钢桁架主梁采用大吨位缆索吊吊装施工,吊装节段长16m,最大悬臂拼装长度400m,长悬臂拼装状态的精度控制和调整都十分困难,轴线偏差精度高,对施工控制是极大挑战。本文系统介绍山区800m大跨度钢桁架斜拉桥钢桁梁的钢混过渡段、标准梁段、合龙段、正交异性钢桥面的误差控制技术,为山区钢桁梁-混凝土的混合式斜拉桥施工提炼一套可供借鉴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齐梦学 《隧道建设》2017,37(11):1475-1482
TBM施工运输主要有2种方式:1)采用长距离连续皮带机出渣、有轨运输方式运送施工材料;2)短距离有轨运输出渣并运送施工材料。近年来也有少量项目采用多功能胶轮车(MSV)运送施工材料。为了研究MSV在TBM施工运输中的适用条件,结合MSV的结构特点,从道路适应性与速度、运输能力与适用范围、空间适应性以及操控性能等方面分析其技术可行性,从设备配置及采购、周转材料及安拆、运行方面对比分析其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1)针对TBM施工材料运输,当隧道纵坡较大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优先选用MSV方式运输;2)在缓坡隧道中,运距为11 km左右时有轨运输和MSV运送施工材料的综合成本基本相当,运距较小时MSV具有较大优势,运距较大时有轨运输的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9.
柳献  张宸  叶宇航  杨先华  魏立新 《隧道建设》2016,36(12):1428-1434
基于广州深层排水隧道,介绍了一种新型聚氯乙烯(PVC)内衬结构,可增强盾构排水隧道的防水和防蚀性能。当管片发生环内变形和环间错台时,盾构隧道接缝位置的PVC内衬处于不利受力状态,故针对PVC防水防蚀内衬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拉拔试验对PVC内衬与管体之间键的连接可靠性进行研究,通过纵缝压弯试验和环缝剪切试验分别对盾构管片发生环内变形和环间错台时PVC内衬本体和焊缝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能力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VC防水防蚀内衬具有与管片衬砌结构协同变形能力,其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380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肋为钢管混凝土主弦杆和箱形钢腹杆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和施工难点,提出了支架拼装并竖转合龙方案、单拱肋单元吊装与双拱肋单元整体吊装的"缆扣法"施工方案,通过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比选,采用单拱肋和双拱肋单元整体吊装相结合的"缆扣法"施工方案。重量超过缆索吊设计吊重的节段采用单拱肋分别吊装两侧的单肢拱肋,安装K撑和横撑,在空中形成设计节段;其余节段在拼装场形成设计节段,整体运输到缆索吊下方,整体吊装后与前一节段在空中对接,然后扣索,依次形成半拱,最后完成合龙,并灌注钢管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