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伟乐  金文良  夏丰勇 《公路》2022,(6):202-211
跨海隧道出入口光线亮度差异是导致其洞口发生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深圳至中山跨江隧道实例,采用设置减光棚的方式建立隧道洞口亮度过渡段,以降低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率。主要拟选用格栅减光棚和封闭式“透光板”减光棚两种形式,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效能分析,对两种不同的形式做出了方案比选,然后结合相应路面阳光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总结出透光板减光棚具有更优秀的减光效益,更符合跨海隧道进出口的减光要求,最后根据透光板减光棚的缺陷提出一些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深海隧道出入口减光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试验场地和试验条件的限制,通常难以建立1:1比例模型或同比例尺缩小模型,因此在保证原形与模型阻力相似的前提下,根据等效设计理论,在隧道通风模型中安装阻力格栅可以有效缩短隧道模型的长度。为了解决阻力格栅在通风模型中的选取和设置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进行试验测试,并将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的阻力格栅串联间距、串联数量以及格栅类型的变化对通风试验局部阻力的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阻力格栅后通风模型仍存在自模区,且阻力格栅的串联间距、组数、规格对模型进入自模区的临界风速几乎没有影响;当格栅间距大于3倍断面当量直径时,格栅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阻力格栅串联间距应不小于3倍模型当量直径;每组格栅局部阻力损失系数随格栅组数的增多而降低,降低的速率随着格栅组数的增多而减小;在选择阻力格栅时,格栅局部阻力系数要求较大时,可选择多孔板作为阻力格栅,并优先考虑方孔多孔板;当格栅局部阻力系数要求较小时,可选择铁丝网作为阻力格栅。研究成果可以为模型试验阻力格栅的选取和设置提供指导建议,同时介绍了阻力格栅在隧道通风模型试验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代东林  邹小春 《公路》2023,(4):232-237
针对隧道入口“黑洞效应”现象,提出将接近段靶标视距作为监测与评估的客观依据。在入口洞内等间距布设若干圆形靶标,洞外视觉最不利位置处设置高清摄像机采集靶标区域图像,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以图像特征、洞外亮度和观察距离为输入量的靶标可见度计算模型。根据靶标可见度求解实时的靶标视距,并结合行业标准对停车视距的相关要求,实现“黑洞效应”在线监测及其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最后以某高速公路运营隧道为例介绍了监测与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海英  毛明磊  何佳 《隧道建设》2022,42(4):621-629
为解决隧道内部照明过度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亮度折减系数K优化的隧道照明模糊PID控制算法。首先,利用Matlab软件对《公路隧道照明细则》中提出的亮度折减系数K采用线性拟合法进行优化计算,分别得到大车流量和小车流量基于实时车速的K值;接着,利用线性内插取值法计算实时车流量下K的优化取值,得到隧道内部各段实时车流量和车速下的按需照明亮度值;然后,将按需照明亮度偏差值及偏差值变化率作为输入变量,设计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对灯具进行调光控制,以实现隧道按需照明节能控制模式;最后,通过模拟仿真试验和现场试验证明: 基于亮度折减系数K优化后的隧道内部照明在满足照明需求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细则设定照明亮度值的控制模式,可使隧道照明耗电量降低约21.2%。  相似文献   

5.
从交通使用者对照明质量的要求出发,论述综合影响驾驶员视觉可靠性的小目标可见度评价指标,阐述小目标可见度的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基于高压钠灯和LED在1:1实体隧道环境下的小目标辨识试验研究,得出结论:在亮度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若以小目标可见度为评价指标,LED光源的照明视觉效果要优于HPS光源的视觉效果,因此要达到同等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隧道入口段照明设计而言,洞外亮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由于受隧道洞门形式和走向、太阳辐射强度和照射角度等因素的影响,洞外亮度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随着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故目前业界对隧道洞外亮度的时间变化特性缺乏相应的研究。结合不同隧道洞口朝向,分析几种典型天气下隧道洞外亮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其对于隧道入口段照明设计和运营控制以及洞外减光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何世永  李晓虎  刘琪  张悦  唐冉松  梁波 《公路》2023,(11):192-199
为研究隧道群内隧道间纵向间距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采用驾驶人实车试验方案,借助眼动仪和MP150生理仪采集了10名驾驶人的瞳孔面积以及心电信号数据,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表征不同隧道间纵向间距下隧道群中各相邻区段的生理负荷。结果表明:驾驶人的瞳孔面积变化率、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在隧道群中各区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驾驶人在第二隧道入口段瞳孔面积变化率最大,第一隧道中间段SDNN最大;在隧道群的第二隧道入口段和第一隧道出口段的生理负荷最大,其次是纵向间距段;第一隧道中间段的综合负荷较低。隧道群纵向间距在0~110 m驾驶人的综合生理负荷增加并达到最大,隧道群纵向间距在110~200 m,驾驶人的综合生理负荷降低,在150 m后变化趋近平缓。建议对于纵向间距小于150 m的隧道群,在隧道之间设置遮光棚,以减小驾驶人明暗适应带来的综合生理负荷。  相似文献   

8.
隧道照明是为了解决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但随着大量公路隧道建成通车,隧道照明所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提出对隧道洞口接近段采取必要的减光措施,可有效降低隧道入口段的人工照明亮度,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在隧道洞外减光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的洞外生态减光结构,其利用藤蔓进行减光,具有减光效果好、造价低、节约隧道照明用电的优点。通过新型减光结构的模型试验,对顶部不同空隙率的减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减光棚的重要参数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当减光棚顶部的藤蔓空隙率为10% 时,棚下路面照度与棚外路面照度的比值为0.30,基于人的视觉适应曲线,此空隙率的减光效果好。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实现隧道的绿色照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肖海涛 《路基工程》2023,(2):148-151
基于弹性理论,建立路堤荷载作用下多层加筋垫层力学模型,提出格栅拉力和多层加筋垫层复合模量计算方法,通过某工程实测数据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格栅层数、位置、铺设间距等因素对格栅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格栅层数的增多,总拉力和底层格栅拉力不断降低;随着底层格栅远离桩顶,格栅总拉力和底层格栅拉力逐渐增大,上层格栅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格栅总拉力和底层格栅拉力随着铺设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上层格栅拉力随着铺设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驾驶人在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出入口的视觉负荷变化特性和视觉舒适性,在上午9:00~10:00的平峰时段,天气良好且交通流影响较小的条件下,选取10名驾驶人于东湖隧道(全长10.6 km,限速60 km·h-1)以50~60 km·h-1的自由流车速开展实车试验。利用眼动仪、照度计等试验设备,采集驾驶人进出城市水下特长隧道过程中的瞳孔面积、照度值等试验数据。基于实车试验数据,研究进出隧道过程中驾驶人的瞳孔变动特性,并比较多种评价指标的差异性,选取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为评价指标,对东湖隧道出入口的视觉舒适度进行评价。基于瞳孔面积的变化特点构建了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与瞳孔面积的函数模型,具体分析了出入隧道过程中不同位置的视觉负荷。结合出入口处连续时间序列下光环境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出入口的视觉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进入隧道过程中驾驶人瞳孔面积的平均增长率较城市普通路段增大至246.561%并趋于稳定,对黑洞效应的适应时间为8.636 s;驶离隧道过程中较隧道内部路段平均增长率减小至62.631%并趋于稳定,对白洞效应的的适应时间为4.273 s;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与瞳孔面积呈正相关性,出入口位置的视觉负荷排序为入口洞内最大、出口洞内次之、入口洞外与出口洞外最小,各区段的视觉舒适性与之相反;研究发现出入口处的格栅式遮光棚可缓解光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助于驾驶人适应黑白洞效应、提升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隧道入口的长度和亮度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根据CIE88理论推导出了满足行车安全的隧道入口遮光棚长度、亮度的计算公式,为遮光棚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案例分析表明,遮光棚的应用与传统电光照明相比不仅具有节能减排作用,还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土工格栅加固高路堤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关于土工格栅加固路堤边坡抗震效应的研究甚少报道。文中结合512汶川大地震震害调查资料,运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友谊隧道出口处42 m高路堤在地震中基本保持完好状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工格栅的加固作用;此外,优质的砂岩填料对路堤稳定性的提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关于土工格栅抗震性能的分析,对高烈度地震区的路堤的抗震设计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遮光棚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洞口外或隧道群距离较近的洞口之间设置遮光棚可以起到遮光、节能等作用,符合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以广西隆百高速公路田林隧道群中遮光棚为工程实例,说明合理控制遮光棚的建设规模,因地制宜地进行遮光棚建筑、结构设计是遮光棚在公路隧道中应用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泵站进水口设置多台并列布置的固定格栅,其工程投资大、设备利用率不高的弊端,建议使用移动式格栅除污机,并对其结构形式、主要构件设计计算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移动式格栅除污机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的水处理事业增添了一项新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研究了前端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角度对于前舱冷却气流进气量的影响。主动进气格栅可以有效地降低整车风阻,但其对于前端开口面积的阻挡,会使前舱冷却气流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数值仿真法在造型固定的情况下,改变主动进气格栅叶片的角度,研究冷却气流进风量的变化和叶片角度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可以在相同的格栅开口下,获得更多的进气量。对比了不同角度下前舱流场的不同,分析了前舱进气流量增加的原因,为主动进气格栅的设计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申文军 《路基工程》2015,(2):222-225
京承铁路K115+900~K116+000左侧路堑边坡的低能级落石、坡面浅层溜坍病害,将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传统圬工支挡结构和柔性防护系统对边坡防治方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SNS高强度格栅系统及其主要结构布置参数,并据此确定了系统的防护形式和防护能级。格栅设置后,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确保了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隧道照明方法运营成本高和能耗高的问题,首先,采用遮光棚和太阳能LED照明对传统隧道照明方法进行优化设计;然后,结合视觉适应性对遮光棚的段落划分和透光率进行探讨,并结合遮光棚的经济性提出了遮光棚长度计算方法;最后,介绍了太阳能LED照明、蓄电池容量和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玻纤格栅土工材料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宽改建中的沥青罩面层 ,可有效防止反射裂缝 ,提高路面质量。该文结合具体工程 ,介绍其实施方案、施工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嘉峪关地区夏季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在对夏季高温期沥青路面的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分析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湿度等影响因素与路面温度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和路面深度为主要参数的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以相关系数、均方差和残差平方和等指标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套完整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基于多款纯电动汽车试验验证,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理论分析、高低温环境舱试验匹配等手段,完成了对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的正向开发,并结合纯电动车型热泵空调系统完成了整车能耗贡献量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表明,新开发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策略在常温、低温环境下均有较好的节能收益,高温环境下可及时响应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需求,同时具备平台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