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吕旦  贾连辉 《隧道建设》2023,43(1):151-160
为验证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凿井技术的可靠性,依托宁海抽水蓄能排风竖井工程,解析上排渣式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上排渣系统、开挖系统、姿态调整系统及井下动态实时监控系统等关键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应用表明: 1)在井壁上布置环向导水槽和优化掘进排渣参数,保证了竖井掘进机在凝灰岩含水地层的顺利通过; 2)采用前装刀设计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刀盘支地系统和刀具更换工装,实现了竖井掘进机前装刀的安全更换; 3)采用竖井掘进机独特的姿态调整方法,满足了井筒掘进的精度要求; 4)基于渣土称重和热成像原理,解决了粉尘环境下吊桶装渣的可视化作业; 5)采用基于UWB技术的竖井掘进机分层平面定位系统,实现了竖井作业区域内人员的实时定位。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钻爆法和钻井法在大深度和盲竖井施工中的局限和不足,研究并提出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机械化凿井工艺,即采用全断面钻进、机械式上排渣,实现一次性成井。首先,介绍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的设计理念,并对整机的开挖系统、出渣系统、支护系统、导向系统以及纠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整机的具体性能参数进行介绍; 然后,针对竖井掘进机施工应用时的始发井修建要求、设备组装顺序、调试步骤、井身段施工的具体工艺流程、拆机顺序等各工序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说明,并进一步总结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的工法优势及应用前景; 最后,基于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在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竖井施工中的工业试验,分析竖井掘进机的施工进度并阐述竖井掘进机穿越不良地层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竖井施工中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消耗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沉井潜入式竖井掘进机。该掘进机可以实现开挖、出渣、支护同步作业,自动、高效施工。针对沉井潜入式竖井掘进机的相关结构进行研究: 1)系统阐述沉井潜入式竖井掘进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基于受力特性和运动特性,分别对其工作装置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和运动学特性分析,构建其运动学分析简易模型; 3)采用有限元法对关键部件进行静强度分析,得到其对应的应力云图和变形量云图,验证关键部件在强度和刚度方面符合设计要求; 4)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其关键部件以及关键位置处进行运动学研究和动力学研究,得到其位移和受力曲线图。结果表明: 该竖井掘进机结构设计、力学特性分析以及运动学分析合理,有限元法和虚拟样机技术运用可行。  相似文献   

4.
贾连辉  吕旦  郑康泰  肖威  冯琳 《隧道建设》2020,40(11):1657-1663
为解决竖井掘进机施工过程中竖向排干渣的难题,提出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上排渣技术。首先,介绍上排渣系统的技术原理和排渣能力;然后,针对岩渣粒径控制技术、刮板输送机刮渣技术、刮渣盲区清渣技术、斗式提升机转渣技术进行研究;最后,进行不同推力和转速等多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结果表明: 上排渣技术可行,岩渣粒径可控,排渣系统运转正常。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上排渣技术,为竖井掘进机机械化连续排渣提供了一种可行可靠的方法,有利于促进竖井掘进施工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GPS/DR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通常采用地图匹配算法来修正定位误差.文中采用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导航定位数据校正算法,对经联合卡尔曼滤波输出的GPS/DR的定位数据进行校正.通过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小误差,提高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改善其对航线跟踪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传统矿山法竖井施工面临着涌水、地热和地应力等危险性问题,钻井法对地层的适应性较差,沉井法受开挖深度的限制。为解决竖井施工效率低、环境恶劣、安全性低和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隧道掘进机技术及矿山法竖井施工工艺,研发设计一种集开挖、出渣和支护平行作业的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根据目前竖井施工的支护方式,取消后配套改用吊盘结构,采用多地层同步清渣的破岩系统、多机构联合排渣技术、环形支撑推进系统、专用导向系统和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等多项创新性设计。该研制成果已在厂区基坑内完成关键系统的功能试验,可实现掘进、出渣同步作业,试验成井井壁质量较好,为竖井全断面施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工法,有助于竖井施工的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强 《世界桥梁》2004,(Z1):53-56
在外海沉桩施工中,因无法采用传统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来进行远离海岸的测量定位,而开发、应用了以先进的GPS定位技术为手段,以保证定位精度和提高作业效率为目的的海上GPS沉桩定位系统,解决了远离岸线、大规模的沉桩施工技术难题并获得成功,为跨海大桥及类似工程在海上沉桩施工中应用GPS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GPSOne技术在智能车载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传统车载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和GPSOne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应用GPSOne技术的智能车载定位系统设计方案,并阐述了其定位过程及注意事项。同传统的定位系统相比,该方案具有系统成本低、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通信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公路行业面临的大直径竖井建设缺乏相关规范支撑和竖井主要采用复合式衬砌及单行掘砌作业带来的工序复杂、建井速度慢、缺乏相应施工机械配套和安全性较差等难题,通过吸收煤矿深大竖井主流支护与掘砌技术,结合公路运营情况考虑送风井与排风井分设或通过中隔墙合设的布置方式,在公路行业现有支护与掘砌技术的基础上,对米仓山隧道通风竖井进行多方案研究,最终选定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单井布置方案,并采用该方案安全快速地建成净直径9 m、深431.8 m的深大竖井。工程实践表明: 1)在同等通风面积下双井工程量要小于单井工程量,但由于其配套施工设备造价高,单井造价要低于双井造价; 2)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在进度和施工安全等方面优于复合式衬砌及掘砌单行作业方式,可作为公路深大竖井建井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大竖井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撑和为规范的修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车辆定位技术有多种,无线定位是车辆定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可以实现ZigBee的测距功能。由于RSSI存在测量误差,从而产生测距误差,经过误差传递进一步影响到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两参考点的组合定位算法,并对不同参考点组合方式下的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灵活配置参考点的数量,改变定位算法,组合方式可以明显改善平面区域内各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GNSS自动化监测和传统路基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北斗融合多源传感器技术的铁路软基稳定性监测系统的架构及实现路径,并以北斗融合静力水准在软基沉降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 表明:北斗融合静力水准沉降监测系统为路基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时空信息基准,可满足铁路路基从建设到运营全生命周期对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12.
贺泊宁 《隧道建设》2019,39(5):761-765
为满足隧道施工中双护盾硬岩隧道掘进机位姿的测量需求,研发一种能够提高其数据准确度的双护盾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感光靶、激光靶、激光发射器、全站仪、棱镜等硬件,并研究双护盾导向系统设计、测量算法的实现、激光位置检测装置误差修正算法。为验证整个算法的正确性以及软件的稳定性,进行CAD模拟和软硬件联合调试,并利用全站仪进行模拟测量。结果显示: 采用该算法计算的坐标与全站仪测量的真实坐标相比,误差在5 mm以内,可满足隧道掘进机施工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赵晓锋  盖琛  张豪祺 《隧道建设》2018,38(5):873-878
在运用模板台车进行隧道全断面二次衬砌施工中,模板台车初始位置的定位和浇筑过程中对空洞的判断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2个难点。模板台车定位通常采用悬挂铅坠和全站仪相结合的人工测量方法,但垂线对正的方式存在较大误差,定位过程繁琐且非常依赖施工经验;传统空洞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并具有一定危险性,补浆时会损坏拱顶浇筑结构。为改善这些问题,针对定位和空洞判断,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介绍相应的施工方案。该控制系统同时具备激光定位和空洞监控功能,利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对模板台车进行定位,采用电极液位传感器对是否存在空洞进行监控。此外,该系统还配套开发相关信息化软件,具备视频监控、同步数据等功能,实现人机交互及模板台车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
李鹏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2):186-189,192
为确保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钢管柱施工质量和经济性,依托贵阳地铁某号线一期工程中曹司站钢管柱定位施工背景,采用钢套管内人工定位方法,分别从定位方法比选、技术控制要点、施工重难点控制措施、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通过该工程145根钢管柱人工定位结果来看,钢管柱实际定位进度平均为1.7根/天,工期节约15天;实际施工费用为4.3万元/根,降低工程成本平均为1.6万元/根。研究结论:该工程选择钢套管内人工定位钢管柱是相对合理的,技术经济成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其他类似工程钢管柱定位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假牌、套牌车辆对社会安全和交通运输行业的秩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寻找快速有效的假套牌车辆识别方法十分必要.研究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的假套牌车辆识别方法.对同一处基站的RFID系统和视频抓拍识别系统采集的车辆车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疑似假套牌车辆.然后对多基站检测信息联合比对,相比于单基站,降低了疑似假套牌车辆的数量.选取南京市主干道上6个基站的检测数据作为实例,检测结果发现,通过5处基站检测的假套牌车辆比通过2处基站检测的假套牌车辆减少了210辆,降低了假套牌车辆的误检率.对建立的疑似假套牌车辆数据库验证分析,其正确率达到94.5%.相比较传统的方法,其具有覆盖范围大、不受时间限制、反应迅速等优势,可为交警部门查处假套牌车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崔巍  傅新军  陈相  支超 《桥梁建设》2020,50(2):111-116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88 m的双塔双索面高低塔箱桁组合梁斜拉桥,该桥2号墩桥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拉索锚固体系与平行钢丝环向预应力锚固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锚固。为提高测量精度,精确定位钢锚梁,在分析钢锚梁定位精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主桥施工控制网优化;在自然环境“零”状态、外部荷载“零”状态下对塔柱变形进行监测,获取施工误差引起的塔柱变形量,用于修正钢锚梁定位坐标;采用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三角高程差分法、侧边交会法相结合的办法将施工控制网高程、平面坐标传递至塔柱待施工段基准点,获取塔柱待施工段基准点在施工控制网投影面的三维坐标,采用相对设站法完成钢锚梁高精度、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室内交通无法利用GPS进行定位的问题,针对室内普遍存在并且均匀分布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研究了基于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高精度室内视觉定位算法.以计算当前位置距离地图中最近的1个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地点的位姿为目标,利用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颜色特性进行颜色阈值分割.结合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与支持向量机(SVM)检测候选框中是否含有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然后用加速鲁棒特征(SURF)全局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利用最邻近(KNN)方法选取全局特征距离最小的K个地点作为候选定位结果.用SURF局部特征进行特征匹配,选取局部特征匹配数目最多的1个地点作为图像级定位结果,并计算当前位置在地图中的位姿.通过在地下停车场和大型办公楼进行实地测试,图像级定位的准确率在96% 以上,平均定位误差在0.6 m以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了室内定位精度的需求,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ecise and reliable positioning method for solving common problems, such as a navigation satellite’s signal occlusion in an urban canyon and the positioning error due to a limited number of visible navigation satellites. This is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the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 and a vision system. In general, the navigation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has a fatal weakness in that it can not calculate a position coordinate when its signal is occluded by some obstacle. For this reason, positioning by using the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 can not be used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Therefore, we propose as a method to integrate both the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 and the vision system. Some target objects that have accurate position coordinates, for example, in an outdoor shaded area like an urban canyon, are installed into the vision system. When the vision system recognizes a target object it loads the accurate coordinate of that target object. Then, it measures the distance by using the disparity from the camera sensor to the target object. These distance and object coordinate data are used for positioning with the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s data. This integrated system can be used for the positioning solution where the user is in unfavorable condition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of integrated system and the numerical test perform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iable and stable positioning can be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the vision system to the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